“包子哥”王安泰:用“匠心”烹飪有溫度的美食

“包子哥”王安泰:用“匠心”烹飪有溫度的美食

“包子哥”王安泰:用“匠心”烹飪有溫度的美食

文/李川 黃維

一個55克重、手掌心大小的包子,“包子哥”王安泰能捏出46個大小均勻、整體美觀的褶,看過的人無不嘖嘖稱奇。

“00後”王安泰出生於海南一個普通人家,10歲時,家庭突遭變故,只能靠領取最低生活保障維持生活。孝順懂事的他一直希望自己快點長大,扛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減輕父母壓力,王安泰讀初中時就開始在節假日期間做兼職賺取學費。兼職過程中,他接觸到了烹飪。從炒菜到燒烤、從油炸到沙拉,王安泰對各種烹飪方法有了初步瞭解。

做兼職並不是長久之計,對未來的發展王安泰早有計劃:“初中畢業時,我也想過哪個職業、行業更適合自己。透過之前兼職的一些接觸,我對烹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決心報考專業學校進行系統學習,並用掙來的錢報了補習班,終日埋頭苦讀。2019年,王安泰考入海南省農業學校,開始

學習

烹飪專業。在主攻門類上,王安泰最早選擇的是雕刻方向。

“雕刻就是在蘿蔔等食材上雕出花、草、魚、蝦、鳥等造型,提升菜品的檔次。”王安泰說,雕刻最難的是

造型

要逼真。

刻苦好學的王安泰入學僅3個月就在學校組織的烹飪比賽中斬獲二等獎。然而,練習雕刻的成本太高,這讓家裡並不富裕的王安泰不得不放棄。

第一學期結束時,經過深思熟慮,王安泰將主攻方向改成了成本相對較低的麵點。

由於進麵點組的時間較晚,王安泰深知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為儘快提升麵點專業知識,除了一週一節的麵點實訓課,他每天中午和每個週末都“耗”在實訓室練習,累了就在凳子上休息。夏天的烹飪實訓室悶熱難耐,但王安泰從未想過放棄。偌大的實訓室裡,王安泰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揉麵、發酵、調餡、捏褶……每次練習結束,他都會將心得記錄下來,“思考最多的就是尋找突破點,怎麼能變得更好一點”。上自習課時,他就把麵糰帶到教室,連在宿舍休息的零碎時間都不放過。

“包子哥”王安泰:用“匠心”烹飪有溫度的美食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安泰的技藝越來越精湛,在校級“包子王”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包子哥”的外號也隨之叫響。因表現出色,學校決定由他代表學校參加省級烹飪技能麵點比賽,這是學校第一次把省級比賽名額給予一年級學生。

倍感壓力的王安泰制定了更嚴苛的訓練計劃。刪掉手機遊戲、下載教學資料、記錄練習成果、不斷把新想法融入作品,研究如何讓包子在外形和口感上更勝一籌……思路阻塞時,他就坐在實訓樓前吹吹風,有靈感後立馬跑回實操間付諸實踐。“1籠10個包子要做到大小、色澤勻稱,如同複製一般。平時要求做28個褶即可,但要想在省級比賽拿高分至少要捏40個褶子,這對於老師來說難度也非常的大。除了大量練習,幾乎沒有別的辦法。”王安泰的老師黃蕊說。

如何攻克從28個褶子到40個的難關?王安泰的答案是每天練習14個小時。從每天包120個到150個再到200個,每個包子都嚴格按照省級比賽的高標準製作,每一個褶子都烙下了王安泰的心血與刻苦。再一次獨自堅守烹飪間,高昂的鬥志支撐起高強度的訓練,王安泰和他的包子正在悄然蛻變。

2020年,海南省烹飪技能大賽麵點專案比賽如期舉行。王安泰沉著應對,拿下烹飪中式麵點專案三等獎,同時獲得了中級中式麵點師資格證。“對我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經歷,讓我以更好的心態、更多的經驗面對往後的烹飪技能比賽。”這次比賽不僅堅定了王安泰對未來的信心,還讓他獲得了提前免試進入大專院校的資格。

回到學校的王安泰並未就此滿足。他堅持自己的“孤獨”旅程,練習把皮兒擀得更勻稱、面揉得更筋道、色澤調得更飽滿、褶捏得更美觀……

“包子哥”王安泰:用“匠心”烹飪有溫度的美食

2021年,在海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第一屆自貿港技能大賽烹飪行業技能競賽上,王安泰再次斬獲佳績。

今年,王安泰前往三亞實習,但他並未選擇自己擅長的中式麵點。在酒店後廚的西點餅房,王安泰正在製作芝士、慕斯、泡芙、馬卡龍等甜點,他希望藉此擴充套件自己的領域,掌握更多的烹飪技藝。如今,王安泰有了更加堅定的目標:在錘鍊技藝中不斷成長,用“匠心”烹飪出有溫度的美食。

終審:

呂通義

審校:楊 茗 劉朱嬰

編輯:劉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