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馨祥醬園是新浦老街知名的醬菜園,位於德康食雜店的東首,也即後來民主路上新華書店的隔壁,與劉一麟的“益齡”醫院相對。這裡離老火車站不遠,其南面的市化路上是工人電影院和工人文化宮,北面不遠的隴西巷內有市區最高檔的浴池“第一池”。每當路過馨祥醬園,那醬菜的鮮香,好遠便能聞到,令人垂涎。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馨祥是個老字號醬園店,那80塊銀圓潤筆費的“馨祥”兩字,黑漆底金字木牌匾額,是由民國青島著名書法家王序所寫,正楷字型,蒼勁挺拔,端莊厚重,彰顯店家文墨氣息。

店內掛有木板長聯,上書“什錦小菜”、“三伏秋油”、“小磨麻油”、“香淋滴醋”,也為王序所書。走進店堂,木質櫃檯,櫃架上自制醬菜罐頭、紅、白玫瑰露酒、金波酒、竹葉青、木瓜露、延年益壽酒等琳琅滿目。而醬油、醬菜都在櫃檯後的各式醬缸裡。1942年馨祥醬園的“壽星牌”醬油及醬菜在青島展覽並獲獎。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沈雲沛倡導的隴海鐵路東延,海州開港,吸引著外地客商到新浦尋找商機。1925年江浙戰爭結束,白寶山由海州鎮守使升任海州護軍使,江蘇督軍齊燮又任命其為江蘇海疆防守總司令,算是得勝而歸,新浦商家祈盼不再戰爭,能安心做著生意,市面開始繁忙。

遠在邳縣官湖鎮源祥湧槽坊做生意的山東沂水人邱仲宜,聞知新浦是水陸要衝,蘇北魯南物資集散之地。隴海鐵路即將通車,冀州人張質軒早已捷足先登,與沈雲沛管家趙理齋合作開起“甡慶公”茶莊。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1925年春天,邱仲宜帶上槽坊的楊雨亭到新浦察看,二人在新浦、板浦、大浦考察,發現新浦已替代海州、青口,成為海贛沭灌商貿中心,若官湖的源祥湧槽坊在新浦開設槽坊分店,可在阿湖以東收購糧食,用火車運至大浦後裝船運往上海,省時方便又節省費用。

此事被窯灣鎮趙信隆醬園得知,趙老闆瞭解新浦還沒有專業醬園,只有幾家食品雜貨店帶賣少量的醬貨,建議最好在新浦開家醬園,他們有技術,願意合夥投資風險也小。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在尋找地皮時邱仲宜看中了劉雨蓀的沿街草房,佔地約有三畝。清末大海東退,新浦鹽田荒蕪,富安劉氏族人紛紛到新浦圈地搭建茅屋,從事糧食及土產生意,因而自然形成的大街初期多為茅草房。

1924年鴉片商人郭海山建起海昌書寓及中央旅社,也即海昌裡,是為海昌路前身,其東面盡是茅草房。邱仲宜與劉雨蓀商定,先付地皮租金800元,醬園建成八年後產權歸劉氏所有。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馨祥醬園投資銀圓兩萬,源祥湧佔60%,官湖源興湧、窯灣趙信隆、新浦劉雨蓀及源祥湧的上層同仁共佔40%。建起營業房5間,後院廠房27間,僱傭員工30多人,於1926年春季正式營業,經理王厚之。馨祥醬園沿用窯灣鎮趙信隆醬園技術,手工製作,有40多個品種,吸引青島、鄭州等地客商前來批發、訂貨。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馨祥醬園僅醬油就有八、九個品種,原抽麵醬油、三伏秋油是店裡名品,遠近聞名。自制醬菜罐頭在省內行業比賽中獲獎,還有各式醬菜:什錦菜、包椒、包瓜、甜醬的螺絲、甜醬燜瓜、磨茄、醬萵苣、醬萵苣皮、醬杏仁、醬生芽、醬蘆筍、甜醬生薑片等。那醬大頭菜更是受到普通人家的歡迎。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令人難忘的是什錦小菜,將醃製成的大頭菜、萵苣苔、地螺絲,用清水浸泡,淡去鹽分晾乾,大頭菜切成白果形,燜瓜萵苣苔切成小方丁,螺絲每個分為3至4段,花生仁、杏仁、桃仁去皮分瓣、瓜仁、拌入薑絲、其幹、青梅、橘餅、紅絲等,裝在布袋內放進原麵醬裡,醬制十天。什錦小菜呈琥珀色,晶瑩透亮,青梅紅絲,白色的花生米、瓜仁,清爽美觀,味香甜脆,鮮味適口,是老街人早晚餐小菜佳品。

「新浦老街」馨祥醬園的什錦醬菜香甜鮮脆令人難忘

1931年劉雨蓀將房產以8000元賣給馨樣。1932年楊雨亭來新浦,替換葉延廷擔任經理,1947年11月,其子楊筱亭辭去濰縣協成棧店員,到新浦協助父親管理馨祥醬園,時馨祥醬園為當地最大的醬園,並在墟溝設立分店。時間過去96個年頭,當初的馨祥醬園在1996年的民主路改建中拆除,什錦小菜伴隨著馨祥各式醬菜消失,唯有那鮮美的味道至今還留在舌尖。

市橋人家原創馬鑑堯,歡迎分享,謝絕轉載。

圖片1、2、5、6、7馬鑑堯攝,餘自網路。

參閱:

新浦馨祥醬園

楊曉亭

,連雲港市政協文史資料第二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