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尋根溯源,一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情結。而懷念故土,也是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留下的習慣。時間飛逝,千年時光如白馬過隙,古代先祖們的生活也難尋蹤跡,但中國民族內心根深蒂固的“尋根”之情總驅使著人們前往代表中華文化源頭的古鎮古城,好似重返故土,能接觸到古人生活的殘影,感受到厚重歷史的慰藉。

武功古城,地處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西北,是炎帝后裔姜姓的封地,4000多年前,我國農業始祖的后稷就在這裡誕生,教民稼穡,開創了中華民族農耕文明新的輝煌,這裡也成為中華民族農耕之源。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人文古蹟:

教稼臺,是中國開天闢地的第一所農學院所,也是全國唯一一處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它被列為關中四大名臺之首,並被載入全國名勝大辭典,為武功八景之一。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教稼臺院內,一尊右手握鋤、左手擁物的農業先祖后稷雕像坐落正中。后稷行走天下,傳授技藝,檢視莊稼,督促農事,發明了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的犁具和牛耕技術;總結出了一整套農事活動經驗,被人們奉為農神,尊為農業始祖。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城隍廟重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嘉慶、道光年間重修。結構獨具明代建築風格,是一組集歷史、人物、文化、風水、傳說完整的古建築群體,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城隍廟的三座大殿皆闊五楹,房脊屋面飾以黃色琉璃構件,裝飾以龍圖騰為主圖案,到處蛟龍飛騰,雕樑畫棟,說不出的精美威嚴。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姜嫄墓位於陝西武功老城南側小華山上,以紀念姜嫄而建,是武功縣最早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姜嫄踩巨人足跡而生下后稷,后稷教人務農,成為中國的農耕始祖,也是周人的祖先。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報本寺,原為唐高祖李淵在隋朝任職岐州刺史時在武功所置三宅之一。李世民登基後,為報生母太穆皇后養育之恩,將原來在武功的老宅改建為寺廟賜名“乘本寺”。後來唐宣宗將其擴建後,改名為“報本寺”。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蘇武墓位於武功古城北郊,是民族忠魂、大漢名臣蘇武的長眠之地,始建於西漢,直至現代,數經修葺和毀壞,僅存墓冢和石碑三通。背依青山,前繞綠水,寧靜莊重。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而在其旁修建的蘇武紀念館,就是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典範所建的。紀念館裡詳細地介紹了蘇武生平,每年清明節前後在這裡舉行蘇武祭奠活動。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民俗風情

武功縣在每年農曆11月初七舉辦河灘會,依歷史河灘古會打造成現代物資交流盛會。河灘會是我國農業始祖后稷開發的最早的古代農業示範基地,也是儲存至今最大的的紀念后稷農業物資盛會。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武功社火一般在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全聚集在一起看社火表演。彩旗方陣、鑼鼓好隊的引領和走龍舞獅、旱船竹馬、高蹺秧歌的伴襯下,更呈現出一片昇平祥和、萬民同樂的美好景象。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特色美食

武功古城旗花面是一種麵食,麵條細而長,以大肉、雞肉婉湯,蛋餅、黃花、蔥白為佐料,酸味出頭,是當地群眾的一種傳統食品是一種當地群眾非常喜歡的麵食。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倪家大鍋盔,來源於古代士兵在作戰中應急,把麵粉調料和為面片放在頭盔上燒製,祖先以此為原理研製而成。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泡兒油糕,油糕表面有一層薄薄的蓬鬆的酥脆,裡面是甜甜的,超級好吃,雖然名氣不大,但味道確實很好!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

武功古城蘸水面面白薄筋光,湯汪蒜辣香, 湯麵分盆裝,越嚼越覺香。

探尋你不曾瞭解的中華農都——武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