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補救,補救措施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 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效力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的合同。那麼效力待定合同能否補救呢?效力待定合同的補救措施有哪些呢?

網友諮詢:效力待定合同怎麼辦,如何處理?

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補救,補救措施有哪些?

北京市中銀(濟南)律師事務所亓豔蓉律師解答:

補救措施如下:

一、限制行為能力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合同有效,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二、無權代理合同,經被代理人追認,合同有效。

三、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經權利人追認或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合同有效。

合同效力待定,是指合同成立以後,因存在不足以認定合同有效的瑕疵,致使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合同效力暫不確定,由有追認權的當事人進行補正或有撤銷權的當事人進行撤銷,再視具體情況確定合同是否有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均屬效力待定。

《合同法》第48條第1款,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亓豔蓉律師解析:

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認定:

第一、行為人實施了無權代理行為,即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

第二、相對人依據一定事實,相信或認為行為人具有代理權,在此基礎上才與行為人簽訂合同。相對人所依據的事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被代理人的行為,如被代理人知道行為人以本人的名義簽訂合同而不作否認表示二是相對人有正當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如行為人持單位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等情況;

第三、相對人主觀為善意且無過失。標準是相對人不知道行為人沒有相應代理權,如果相對人明知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為無權代理人仍然與其訂立合同,不構成表見代理,是無權人理,由此給被代理人造成的損失,由相對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第四、無權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與相對人簽訂的合同具備有效合同的一般條件,本身不具有無效、被撤銷的內容。否則,該合同應按無效、可撤銷的合同處理。《合同法》第49條規定的“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就是表見代理的規定。

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

1、無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合同。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除可以訂立某些與其年齡相適應的細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對其他合同,必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訂立。

2、限制行為能力人締結的合同。

我國法律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實施某些與年齡、智力、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行為,其他民事活動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徵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後實施。在民法通則中,這類主體所為行為被列為無效民事行為,合同法對此作了補正,將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合同確定為效力待定合同。

3、無代理權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締結的合同。

無權代理指欠缺代理權的代理,主要有四種情況:

(1)根本無代理權;

(2)授權行為無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權範圍進行的代理;

(4)代理權消滅後的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