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隨想——《傷寒論》“讀書-臨證”(6)

醫學人文隨想——《傷寒論》“讀書-臨證”(6)

寒邪

與大青龍湯

百病寒為先,俗話說: “十病九寒” 。寒邪是中醫病因之一。寒是冬季主氣。寒邪致病多在冬季,但其他季節亦可見。有內寒與外寒的區別。外寒是外界的寒氣侵犯人體而發生疾病的病邪,傷於肌表,稱為“傷寒”,直中臟腑的則稱中寒,也可與他邪合併致病為風寒、寒溼等。內寒則是人體機能衰退,陽氣不足而致的病證。內、外寒不同,但可相互影響。如陽虛內寒之人,易感外寒;而外寒侵入,易傷陽氣,引起內寒。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由於寒邪束表,衛陽鬱遏,因而,具有惡寒、發熱、無汗的特點。如果寒邪直中,傷及脾胃,則運納升降失常,以致吐瀉清稀、脘腹冷痛;如果脾肺受寒,則宣降運化失職,表現為咳喘氣短、痰涎清稀或有水腫等症;如果寒傷脾腎,則溫運氣化失職,表現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腫腹水等症。寒邪是不會轉變性質的,寒邪侵襲人體後一般都會出現發熱現象,發熱程度大小取決於病邪與人體正氣抗爭結果,壯實之人可出現發熱與大汗,虛弱之人可不發熱出汗,出現“蜷臥、欲寐”即倦怠,嗜睡。麻黃又謂青龍,大青龍湯用麻黃六兩,通腠理(體表和皮下、肌間隙)以透鬱熱;小青龍湯用麻黃三兩,開鬼門(毛孔)以散水氣,藥量之多寡,君臣佐使之分佈,猶如排兵佈陣,大有學問。石膏減熱,細辛通經;杏仁為降,五味子為斂;用草木金石之性,糾血肉有情之偏。宋代歐陽修《秋聲賦》雲:“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這段話讀起來頗有意趣,勸誡世人順遂自然,其中天人合一,值得參悟。

王偉濤,陳正光

2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