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奪皇位,功勳卓越的大妃,淪為了殉葬品

殉葬指用試著生前使用的器物、牲畜或人與傭同死者葬入墓穴的一種野蠻的,滅絕人性的陋習。殉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殉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而殉葬與陪葬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以某種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後以葬於墓中,有自願或強迫兩種形式。不管哪種形式都是滅絕人性的。

為爭奪皇位,功勳卓越的大妃,淪為了殉葬品

殉葬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僕被隨同埋葬,伴隨著俑、財物、器具等一同埋葬。尤其是帝王們,他們死後會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豔妾都送到墳墓中去。龍山文化時期(約五千年以前)就出現人殉,商朝男女貴族墓葬有大量的人殉,可沒有夫妻合葬、妻婦殉夫的現象。殉葬往往成為奴隸制或封建王朝壓迫百姓的手段。

殉葬,這一野蠻的喪葬形式多見於奴隸社會。然而在文明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直到17世紀的滿洲貴族中,活人殉葬卻大為流行。讓小編真的是不理解。不僅滿清皇宮貴族式這樣的,甚至平民百姓也有夫死妻殉的事例。這一制度的流行,是當是清朝統治階級提倡的結果。每當有殉葬事例發生,報到於朝廷,朝廷會發布旌表詔令,大大助長了殉葬風氣的流行。

為爭奪皇位,功勳卓越的大妃,淪為了殉葬品

努爾哈赤的大妃、多爾袞之母阿巴亥的殉葬,就是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殉葬的。當時她年僅37歲,同時殉葬的還有兩個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札。但就大妃而言,因為她身份高她,所以她是極不符合殉葬的條件。自從大福晉富察氏被休離後,努爾哈赤把後宮的大權就交給了大妃阿巴亥,阿巴亥也就成了主宰大汗後宮的六宮之主。案例為主殉葬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女人,怎麼也輪不到阿巴亥。

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育了3個皇子,這對太祖努爾哈赤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帝王最怕後繼無人,倘后妃能給他生育了皇子,應當是最大的功勞。3個皇子分別是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四子多爾袞和皇十五子多鐸,都立有戰功,在清初歷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為爭奪皇位,功勳卓越的大妃,淪為了殉葬品

其實阿巴亥的孩子還都很尚小,需要撫養。大妃死時,其子多爾袞15歲,而多鐸只有13歲,阿濟格已經21歲長大成人。皇太極等人主持的這場大妃殉葬,可以說真的是處心積慮。

皇太極等人的理由並不充分,因為努爾哈赤是不可能下這樣的聖旨的。努爾哈赤臨死前,緊急召見了十分寵愛的大妃前去迎駕,說明還是十分信任她的。諸位王侯大臣命她殉葬,其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利益和政治上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大妃及三個皇子的勢力會危及皇太極的權威。大妃聰明機智,很有雄心,將來把兒子培養成人,在她的指揮下,勢力會更為強大。

為爭奪皇位,功勳卓越的大妃,淪為了殉葬品

其次,努爾哈赤臨終時,只有大妃陪伴在旁邊。努爾哈赤若口傳遺旨,對諸皇子或封,或貶,或賞,或罰,或誅,只有大妃知道。不除掉她,諸王貝勒睡不安寧。

所以,太祖於八月十一日崩,八月十二日卯時代善等議立皇太極,不到兩個鐘頭,到辰時,大妃被逼自盡。這實際上是代善、皇太極等人策動的突然政變。

小編想想,真是悲哀,為努爾哈赤真的是奉獻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