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統籌策劃/羊城晚報記者 陳驍鵬 馬勇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海嬋 通訊員 龍門宣

圖/黃克鋒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羊城晚報《惠州文脈》12月17日版面圖

每座城市,幾乎都有一座古城,惠州龍門也不例外。最早於明弘治九年(1496年)龍門置縣時,作為縣治所在地,龍門古城臨河據險,圍著七個山岡修築城池,“七星映鬥”文化流傳,龍門“星城”別稱由此而來。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清咸豐元年《龍門縣誌》龍門縣城內外全圖

歷經數百年風雨,龍門古城飽經滄桑,逐漸被現代城鎮化建設包圍,不少老街坊備感遺憾。近期,《龍門古城保護規劃》啟動實施,計劃將古城打造成“文化古城”“市民公園”“城市客廳”。“古城首先是本地居民的古城,其次才是廣大遊客的古城!”有關專家強調,龍門古城的保護髮展要讓當地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實在福利。

目前,當地以“管控”為核心,踏出古城保護的第一步。龍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接下來將修復提升龍門古城的人文景觀,打造多元融合的龍門古城文旅景區。正如當地一名文化學者所言,邁出第一步很重要,期待一步步的努力,讓古城煥彩蝶變!

古城繁華熱鬧依舊 居民期待還原風貌

說起古城最具特色的景觀,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七星山岡,這是龍門古城選址和龍門得名的重要淵源。日前,記者走訪了七星山公園(二期)。它位於七星岡之璣岡一側,沿著順勢就彎的山道向上,兩邊樹木林立,道路乾淨整潔。途中,可見不少居民或在椅上話家常,或在亭下鍛鍊,或靜坐看夕陽,古城舒適“慢生活”刻在骨子裡。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七星閣充滿文化氣息,是古城又一地標建築

站在璣岡山頂上,從七星閣向外眺望,四周群山起伏環抱,“母親河”西林河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古城景色一覽無遺。稍顯遺憾的是,不少高大的民居依山而建,散落在各山坡和坡谷間,綠色植被面積不斷萎縮。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站在七星閣,可看到護城河靜靜流淌

下山沿著環城西路走,如果不是豎立在一旁的文保單位標識,很容易錯過這一段約200米的古城牆遺址。古城牆高約3米,城磚長寬高不一,稜角被打磨平鈍,仔細看還保留著昔日的巍峨樣貌。城牆上,青苔從青磚牆縫中拱出,有的磚縫中頑強長出植物,四周蔓延著綠意。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古城牆遺址約200米

漫步古城,濃厚的煙火氣更是迎面而來。熙攘的人群,叫賣的喊聲以及車水馬龍的交通,共同升騰起濃濃的市井氣息。谷行街、廟前街、席街、龍江街、餅街、賣籮街……這些行業街就像從歷史延伸至今的脈絡,較完好地保留古城的格局風貌。在縱橫交錯的老街巷中,還零星散佈著古建築老宅。兩層磚木結構的傳統建築古典雅緻,鏤空雕花精美,外觀看來儲存較好,讓古城變得更有歷史韻味。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古城市井氣息濃重,十分熱鬧

外地人走在城中,彷彿步入迷宮,不知道下個拐角是香火旺盛的宗祠、古色古香的建築還是熙熙攘攘的集市。本地人對腳下這一方土地則如數家珍。“以前這些街道都是很興旺的!”今年60歲的譚叔兩手在空中比劃、指點起來,語氣略顯急促地說道,“從我父親開始,我家就在這裡做生意,賣蘿街就是整條街都是賣籮,後面餅街就是賣餅的,幾十家的叫賣聲,可熱鬧了……”說起古城,譚叔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份熱鬧勁、那些吆喝聲,還有老街坊之間的談笑互動。這些都讓他對這座古城的感情日愈深厚,“現在老了,不想走了,也離不開了!”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古城街道縱橫交錯

“00後”鍾雨自小在古城長大,對“七星映鬥”的故事只是“隱約有些印象”,但也說不上來,與她同行的小夥伴更是一頭霧水。鍾雨說,如果能夠恢復以前的古城風貌,就可以讓年輕一代瞭解家鄉的人文歷史,她對龍門古城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三級五類”管控 未來提升景觀品質

根據《龍門古城保護規劃》,古城範圍西至風景河,北至谷行街,南至西林河,東至賣籮街、木匠街,總面積共計33。93萬平方米,一級保護範圍以七星岡山岡本體保護為主,分三個片區,總面積共計13。97萬平方米;二級保護範圍以龍門古城範圍為參考,除去一級保護範圍,面積共計15。55萬平方米;三級保護範圍以古城周邊連片老街為參考,包括高街、席街、龍江街、餅街、賣籮街、木匠街等區域,面積共計4。41萬平方米。

古城保護,民心所向。近幾十年來,龍門古城逐漸被現代城鎮化建設淹沒覆蓋,建築越來越高,樓房越來越密,交通越來越堵。“整體呈現出了‘三低’的典型特徵。”龍門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李小明解釋道,即古城呈現低認知度,格局破碎,古城名片未形成;低人本度,空間品質不高,公共空間不足;低生態度,周邊建設無序,山水難以顯露,“遊客來了,卻無處可去,更談不上留住”。

面對這些問題,龍門做起了“減法”:科學合理地進行古城片區的保護,並分批次實現部分建築功能的逐步退出,既緩解古城交通和人口壓力,又留下居民的“煙火氣”。“現階段古城防止大拆大建,只考慮留改拆。”李小明告訴記者。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古城民風樸實,居民生活悠閒

據介紹,目前主要已形成“三級五類”的管控圖則,將古城細分為39個管控單元。在對古城建築現狀摸查的基礎上,劃定保護分割槽,明確各個分割槽的管控要求,同時考慮建築所有權屬,確定拆改留的管控要求。

規劃指出,在特性管控要求方面,對於核心保護區,強調對山體本體的保護;在私有權屬用地,強調各級範圍後續是否允許新建、改擴建及其具體要求;在公共權屬用地,強調企事業單位逐步退出,建築拆除或者功能置換。在共性管控要求方面,文保單位、歷史建築以保護專項規劃要求進行管控;禁止從事房地產開發活動。

現階段,古城保護以“管控”為核心,對重點山水空間進行控制,防止其受到城鎮化的進一步蠶食。針對“三低”問題,龍門將透過重構古城格局,凸顯山水與文化特色;梳理置入開敞空間、增強片區活力;建立古城保護管控依據,管控古城城市風貌。龍門古城片區將建設成為“獨具風韻的文化古城”“顯山露水的市民公園”“開放共享的城市客廳”。具體而言,圍繞“文化古城”,做精龍江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圍繞“市民公園”,修復七星映鬥、增江繞城的山水格局;圍繞“城市客廳”,構建愉悅龍門的遊賞空間,打造多元融合的山地古城文旅區,形成錯落有致的山城景觀。

這是一項長久而艱鉅的任務,涉及數萬居民。李小明坦言:“目前編制規劃只是第一步,後續將立足優勢,突出主題特色,逐步修復提升龍門古城的人文景觀,打造多元融合的龍門古城文旅景區。讓廣大遊客來到龍門,瞭解龍門歷史。同時本地居民知道古城原貌,讓人民群眾記得住鄉愁。”

規劃一出,也引起熱議。“以後古城恢復了,前來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老百姓也能得到實惠!”譚叔在古城經營雲吞店,話裡行間流露出滿滿的期待。“一定不要拆這些老屋,老人家對這些很有感情,”路過一旁的麥阿姨忍不住插話,她在這裡住了30多年,一路見證了古城的變化,希望未來古城繼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發展越來越好,“以後如果政府有需要,老街坊們肯定是會積極配合的!”

“古城首先是本地居民的古城”

龍門古城,反映當地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特色,也寄託著人們的鄉愁與記憶。在重視文化和迴歸傳統的背景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將成為城鎮發展的重要資源。把握髮展大勢,《龍門古城保護規劃》出臺並實施,加快了打造多元融合的龍門古城文旅景區的步伐。那麼,在整體保護過程中,應該如何把握好精度、尺度與溫度?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古城居民“慢生活”

“古城首先是本地居民的古城,其次才是廣大遊客的古城!”華南理工大學旅遊管理系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古城整體保護中,要注意讓當地社群參與到古城系列規劃、政策決策中,還要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古城創新創業行動,讓當地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古城保護和發展的實在福利。

吳志才認為,古城保護需要遵循“三個共生”原則:居民生活與遊客體驗共生,踐行“主客共享”,讓“幸福居民、快樂遊客”成為古城的靚麗風景線;社群更新與景區發展共生,統籌好社群更新與古城文旅發展的有機融合,創新龍門古城歷史文化與城市社群現代生活景觀、生活方式的跨界融合,實現“城景一體”;在地文化與新興業態共生,注重在地文化的挖掘與活化,引入新興文旅業態,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

本次規劃提出將以七星岡為抓手進行古城保護,實現靠山水又見山水、見山水更親山水的美好願景。吳志才表示,要恢復原貌這一特色景觀,需要從重塑、造景、找魂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重塑,深入梳理七星岡的生態與人文格局,協調控制周邊民居建築,逐步恢復七星岡的歷史格局;二是造景,加強公共文化、休閒空間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及休閒遊憩基礎設施,提升生活與休閒品質;三是找魂,加強地方民俗文化傳承與活化,將文化內涵融入到風貌建設與提升中,引導非遺展示、文化藝術、研學教育等業態自然生長。

龍門古城保護已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該如何走出高質量的改造發展之路?吳志才提出,龍門古城是鮮活的古城,既要有煙火味又有現代氣息。首先,要打造“宜居”古城,推進社群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宜居品質。其次,“古城的靈魂與生命力在於歷史文化,打好這張牌,方能啟用古城的生命力。”吳志才建議,要打造“宜文”古城,挖掘好龍門古城歷史,保護好文脈基因,使其逐步成為龍門縣對外形象展示的文化視窗。同時,要打造“宜遊”古城,活化利用在地文化,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夯實好文化旅遊產業承載力和市場吸引力。最後,要打造“宜創”古城,推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培育好文化創意產業。

【文脈故事】

“七星映鬥”引文人吟詠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海嬋

龍門於明弘治九年置縣。設縣後,城池之設是頭等大事。中國古代城市選址原則有選擇適中的地理位置、考慮可持續發展因素、考慮自然景觀及生態因素、考慮設險防衛需要、考慮水源及交通問題而選擇水陸交通要衝等。

七星岡在城內平原突起,大小相連,猶如天上七星。七星岡周遭多田疇、少村落。更為獨特的是,七星岡南面是奔流的增江,西北面有小河,可防可守,也是水路要害之地。

【惠州文脈·風物】龍門打造多元融合古城文旅景區

《廣東廣州府輿圖》之《龍門縣圖》

圍著七個山岡修築城池,龍門人創造性地用北斗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之名,分別將這七個山岡命名為樞精岡、璇岡、璣岡、權星岡、衡岡、闓陽岡、搖光岡。圍繞七個山岡建城,鑄就龍門古城城河山嶺融合共生的城址環境。這在國內的古城建設中,都較為少見。“七星映鬥”為古八景之首,龍門因此得“星城”之別稱。

對龍門“七星映鬥”這一景觀,歷代文人墨客吟詠不斷。300多年前,明末清初大家屈大均化身遊俠,在嶺南山川中恣意行走。他來到龍門山川大地,在《廣東新語》中書寫七星岡:“龍門縣有崇岡環之,岡從平地特起,大小相聯若七星,其頂皆圓,名曰七星岡。岡之外,自高明、鐵崗以迄天嶺、聖磜諸峰,由北而西,西而復北,而東而南,為山千萬,皆如樓臺屏障,森列無際,而七星岡其堂奧几席也。”

清康熙六年《龍門縣誌》卷三山川篇《龍門山經》也雲:“東西南北之中,有七星巖,岑巒突起圓頂如星者七,臨河以受縣而縣設焉。”梳理這些史料能發現,古代龍門人是以七星岡為中心和座標,去環顧和觀察境內萬山。

清康熙年間歲貢、龍門人戴桓英詩詠之:“七星分列燦銀河,謫下凡間共結窩。累累珠連同拱立,雙雙璧合自森羅。天開地軸成形巧,地映天文毓秀多。錯落江干環雉垛,龍門勝概有誰過。”

如今,龍門縣檔案局收藏著一幅繪於清康熙年間、距今300餘年的“廣東廣州府輿圖”之“龍門縣圖”,該圖原件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龍門縣檔案局多年前從廣州將其複製過來,名曰 “龍門山川圖”,成為“鎮館之寶”,龍門古城與山水在圖中一覽無遺。

責編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