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金期貨連遭兩大股東“拋棄”,怎麼回事?

招金期貨連遭兩大股東“拋棄”,怎麼回事?

近年來,期貨公司變更股權結構屢見不鮮,招金期貨的股權變更事宜目前便正在進行中。

6月7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登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網站看到,招金集團旗下招金金銀擬轉讓招金期貨49。96%國有股權,轉讓完成後,招金集團方面將完全退出招金期貨。

此前的5月,淄博金控剛與新華錦達成合作意向,擬收購新華錦持有的招金期貨20。04%股權。

那麼,招金期貨未來將會在誰的麾下?此次淄博國資會否繼續出手?

接盤方之一為國企

招金期貨於1993年成立。根據天眼查資訊,招金期貨目前有三位股東:大股東山東招金金銀精煉有限公司(下稱“招金金銀”)是山東招金集團的子公司,持有招金期貨49。96%的股份;二股東岜山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0%;第三大股東山東新華錦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錦”)持有20。04%的股份。

招金期貨連遭兩大股東“拋棄”,怎麼回事?

記者注意到,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官網上,招金期貨49。96%國有股權被掛牌轉讓,轉讓底價為17311。14萬元,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支付。目前該專案仍處於徵集意向投資方階段,並將於7月2日結束掛牌。

招金期貨連遭兩大股東“拋棄”,怎麼回事?

資產評估情況顯示,該部分股權的評估值為15647。47萬元,轉讓後將導致企業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轉移。

不止招金金銀,第三大股東新華錦也轉讓所持股權,轉讓進度則更快。6月1日,新華錦釋出轉讓公告,擬以6943。86萬元的交易價格出售其持有的20。04%招金期貨股權。交易方為淄博市財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淄博金控”),由淄博市財政局100%控股。

對於轉讓原因,新華錦稱,為進一步聚焦國際貿易主營業務,最佳化公司業務結構,降低管理風險。至於影響,在5月20日的公告中,新華錦表示,將與公司主業關聯度不高的資產進行處置,有利於公司集中優勢促進主營業務發展,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從主要財務指標上看,2020年招金期貨營業收入為11508。38萬元,淨利潤為1083。06萬元。今年一季度,招金期貨營業收入為1203。06萬元,淨利潤為155。5萬元。

股權變更潮起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期貨公司變更了股權結構。

1月20日,證監會發文核准了大連良運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股權變更。變更前,大通證券、良運集團、華鑫信託分別持有該期貨公司51%、30%和19%的股權。變更後,江蘇德力化纖有限公司100%控股該公司。接著,3月,“大連良運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更名為“恆力期貨有限公司”。

2月2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核准新晟期貨有限公司變更股權的批覆。批覆顯示,大股東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51%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了佛山市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而變更後,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仍持有

新晟

期貨49%的股權。

此外,還有更多期貨公司的股權變更正在審批中。海通期貨於今年3月申請的《期貨公司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或者有關聯關係的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增加到5%以上》,已進入“接受書面回覆”階段。同時,乾坤期貨、晟鑫期貨、浙江新世紀期貨的《期貨公司變更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的申請均在走審批流程。

是否有利未來發展

那麼,股權變更對於期貨公司而言,有何影響?

“資金的湧入、交易規模的大幅增長,對於期貨機構而言,無疑是個重大利好。但期貨公司的經營若要持續改善,必須向專業化、機構化出發,大力發展創新業務,憑藉專業化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從而發展到一個新水平。”獨立經濟學家、中企資本聯盟主席杜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杜猛補充道,近年來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利用期貨及衍生品工具進行產品設計,並在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當中進行風險對沖,進一步擴大了市場的規模,這是經營的主攻方向。所以,股東轉讓股份的積極性很高,股權轉讓行為越來越多。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可以從四個層面解讀期貨公司的股權變更:

一是政策層面,經過前些年的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或民營類金融機構蘊含了相當大的風險,給整個國家金融秩序增加了一定的風險。近幾年來,政府有意對民營機構金融機構或類金融機構限制或壓縮,民營金融機構或類金融機構的政策環境惡化。

二是業務層面,2017年以來的去槓桿,讓過去的風險暴露,無論是資金、資產還是具體業務機會和業務能力都在減少和減弱,民營機構的自我造血和自我經營能力大大削弱,很多機構生存步履維艱甚至難以維持。

三是股東層面,民營機構的股東原來寄希望這些金融業務能支援自己的主營業務,另一方面還能美化其財務報表,但現實發展沒有朝他們想要的方向發展,甚至給實控人或股東增加負擔,而且可能會帶來更大拖累,這些業務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毒”資產。

四是市場層面,面對政策層面的惡化和業務能力的減弱,民營機構實控人或股東有意剝離這些“毒”資產,多選擇向國企投誠或尋求國企幫助庇護。如招金期貨之類變更股權就不難理解了。

“這些期貨機構股權變更可能更多意義是實控人或股東的一種‘斷臂求生’,是否有利於期貨機構業務本身發展尚需觀察。”王赤坤指出。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期貨、期權品種增多,部分金融機構便想透過收購的方式持有期貨牌照。至於股權變更對於期貨公司自身業務發展是否利好,那要看新任股東的能力了。比如,若是控股股東為一家實力雄厚、自身業務發展較好的金融機構,也會帶來旗下期貨公司的業務量增加,發展進入上升期。”

國際金融報記者:何思

股民福利來了!送您十大金股!點選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