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彎清流美畫卷 瀏陽中和鎮以水環境治理涵養民生福祉

綠色,是瀏陽市中和鎮的底色;生態,是瀏陽市中和鎮的命脈。

走進瀏陽市中和鎮,令人陶醉的湛藍天空,蒼翠連綿的百畝山林,飛鳥翔集的南川河畔……碧水清波繞中和,一彎清流美畫卷,一個山美水美鄉村呈現在人們眼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瀏陽市中和鎮始終堅持“兩山”理論不動搖,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積極消除“身邊的汙染”,讓水留下來、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讓“綠水青山生態美”成為民生福祉,探索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生之路。

鐵腕治汙 全力守護一江碧水

日前,一條好訊息傳到了中和鎮——雅山村丁字橋監測點水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結果為Ⅱ類。至此,該鎮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成效初顯。

今年2月以來,為扭轉空氣汙染、水質下降的被動局面,中和鎮強力推進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引導養殖戶有序完成清欄退養,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攻堅戰全面打響。

分組包戶、單點破局——3個工作小組、27名鎮村幹部分包16戶養殖戶。摸清底數、講清政策、限期清欄,“三清”工作法貫穿始終;“黨員戶子要帶頭”“親屬也是切入點”,多番勸說打破養殖戶抱團共進退的僵局,退養協議簽訂率達100%。

控增量、去存量——抓住源頭、嚴控新增,搭建平臺、上戶收購,最大限度維護養殖戶基本經濟利益,讓生豬出欄不再難。

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分組、定人、包戶制定“任務日清單”,工作進度“一日一統計、一日一通報”,層層傳導、實時通報、壓實責任,汙染治理有序推進。

鎮村幹部多個晝夜的來回奔忙,上百次的實地考察,無數次的汗水滴落……該片區養殖戶全部完成清欄退養,“碧水清流潤沃土”終成現實。

靶向治療 不讓汙水“跑冒滴漏”

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是中和鎮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

“黑臭在水裡,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前段時間,一輛輛工程車停留在中和鎮的各個路口,工作人員正在檢測汙水管網的“健康問題”,仔細檢視管道是否存在破損、淤積等情況。“跑冒滴漏”的汙水不僅會影響河道水環境和地下水水質,河水、地下水也會“見縫插針”,反滲進汙水管道內“搗亂”,從而影響汙水處理廠進水濃度。

汙水管網維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只有全面摸底調查,找準隱患點才能逐個擊破。為進一步加快生活汙水收集、處理步伐,從源頭上抓好水環境治理,全方位築牢鎮域內水生態保護屏障,中和鎮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汙水管網排查整治行動。

排查小組對集鎮雨汙排水管網、雨汙井口、暗渠等進行了一次“健康體檢”,發現汙水排水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變形、錯位、漏滲等問題,井口存在著淤堵的“故障”。

整治小組則“對症下藥”,堅持問題導向、急用先行的原則,分批分片區實施專項整治工程,分段分班進行清淤、維護、開挖、分流等整治工作,確保汙水管網正常排汙。

細“治”入微 人工溼地為河水加上“濾芯”

如果說汙水管網是水環境的“毛細血管”,那麼人工溼地就是水環境的“神經末梢”。

在中和鎮雅山村丁字片有一小塊空地,綠草蒼蒼的小路,柵欄圍著草坪,如果不是一塊豎立的宣傳牌,都無法令人將汙水處理點和這裡聯絡起來。這片精心打造的人工溼地,主要用於收集處理附近230戶居民產生的生活汙水。汙水經過“格柵池——調節池——泥渣池——預處理接觸厭氧——人工溼地”多道工序淨化後化為清水,實現達標排放。

“人工溼地是一種模擬大自然的生態處理方式。我們將具有淨水能力的專業填料材料按一定比例構成基質,並栽種了美人蕉等具有淨水能力的植物,當汙水流過溼地時,植物根系和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能夠吸附、去除汙染物,讓汙水得到淨化。”該專案負責人介紹。

人工溼地讓生活汙水“變身”清流,潺潺流向田野和遠方。“接下來,我們將引導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提高全鎮居民對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的責任感和參與度,進一步凝聚治水合力,推動水生態保護由‘政府治水’向‘全民護水’轉變。”瀏陽市中和鎮主要負責人說。(陶斯佳 張鵬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