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或成為北約遏制中國的“東亞之翼”?

北約峰會日前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日本和韓國領導人首次出席北約峰會,引人注目。北約明明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何要將觸角伸向亞太地區?日韓這兩個非北約成員國又為何要走近這個全球最大的軍事同盟?它們將與北約走得多近?

眾所周知,北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為遏制蘇聯,聯合歐洲國家組建的軍事同盟,其成員也大部分是歐洲國家。隨著蘇聯解體,北約這個冷戰產物也本應成為歷史。然而,這個軍事同盟不僅仍然存在,而且還在不斷擴大規模。北約拉攏日韓,就有將活動範圍擴大到亞太地區,在美國主導下對抗中俄的意味:此次峰會期間北約推出新的戰略構想,首次提到中國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中國正在走近。我們必須應對挑戰(北約)成員國利益、安全保障和價值觀的動向。”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何談挑戰?

北約凸顯所謂“中國威脅”的背後其實有美國等個別國家的政治私利。美國將中國視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且從不掩飾遏制中國的意圖。北約在美國的主導下,自然已淪為美國維持霸權的工具。藉助這個全球最大的軍事同盟,美國可以更好地推行其霸權政策。透過將北約“亞太化”,美國試圖重塑中國的戰略環境,以此制衡中國的發展。

而日韓作為美國的“亞太夥伴”,一方面要緊跟美國的腳步;另一方面,它們向北約靠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在此次北約峰會召開之前,日韓和北約的距離就已在不斷縮短。今年4月,日本外相林芳正赴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外長會,成為第一個參加這一會議的日本外相。5月5日,韓國國家情報院表示,韓國作為正式會員加入北約聯合網路防禦示範中心(ccdcoe),並由此成為首個加入該機構的亞洲國家。6月7日,日本防衛省武官最高領導、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在東京與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布·鮑爾舉行會談,雙方一致認為,日本與北約要進一步強化合作。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峰會上呼籲北約把注意力轉向亞洲。對日本來說,它期望透過與北約的頻頻互動來補強自己在軍事上的薄弱環節,實現其“大國野心”。日本雖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作為二戰戰敗國,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它始終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正常國家”。一直以來,日本發展進攻性武器、提高防衛費,還有部分政客試圖破壞和平憲法,從而想讓日本擺脫戰敗國的帽子,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就在今年4月,日本自民黨面向政府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長期指標《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檔案提出建議,建議中要求日本政府將“對敵方基地攻擊能力”改名為“反擊能力”,還要求將日本防衛費提高至目前的兩倍,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佔比2%以上。岸田文雄近日也表示,要徹底增強日本的防衛能力,增加防衛費支出。日本作為戰敗國不僅不反思歷史,還要向全球最大的軍事同盟靠攏,充當北約的“急先鋒”,此舉只會加劇亞洲緊張局勢,不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韓國或將藉助此次北約峰會討論朝核問題,同時藉此平臺拓寬全球夥伴關係,提高國際地位。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尹錫悅將在北約發表講話,其中將呼籲北約繼續為實現朝鮮無核化予以合作。同時,尹錫悅將借出席北約峰會之機與北約加強戰略合作,下半年締結合作夥伴關係。峰會期間,雙方將從“一攬子安全”層面探討韓國同北約成員國在經濟、技術、人權領域的合作事項。報道稱,尹錫悅將在多場雙邊會談中謀求與歐洲夥伴對接韓國的“印太戰略”。韓國還爭取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常設駐北約代表團。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一直就是“麻煩製造者”,它始終未放棄搞陣營對抗的冷戰思維。在全球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中,我們總能看到北約國家的身影。在20多年的時間裡,北約進行了五次東擴,直抵俄羅斯家門口,毫不顧忌俄羅斯的安全感受,可以說它對俄烏衝突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今,北約要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還不夠,難道還要東擴到亞太嗎?日韓作為亞太地區主要國家應該努力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但它們卻反其道而行之,接近北約,這隻會給亞太地區和它們自身帶來負面影響。

亞太不需要北約。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說,北約應該做的是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製造“敵人”的做法,不要在搞亂歐洲之後,企圖再搞亂亞洲,搞亂全世界。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李林蔚

本文作者:參考訊息網 逐日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日韓或成為北約遏制中國的“東亞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