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學場館解決“三點半”難題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胡宇齊

用好科學場館解決“三點半”難題

“北京市有很多優質資源,比如科技館、文化館、歷史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我覺得這些資源可以利用起來,豐富同學們下午三點半之後的生活。”在剛剛落幕的北京市兩會上,李永樂委員的提案,為解決“三點半”難題提供了一個好思路。

所謂“三點半”難題,是指孩子放學與家長下班存在“時間差”。特別是對於一些下班晚、通勤遠又無人幫襯的雙職工家庭來說,準點接回孩子、安排課後時間,確實是每個工作日都要面對的現實困擾。在“雙減”政策實施後,大量不規範的輔導班、託管班銷聲匿跡,而大量學校的“課後延時服務”還沒有跟上趟,“孩子去哪兒”的矛盾仍然突出。著眼於此,這位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又身兼科普“網紅”身份的委員,結合本地資源稟賦開啟思路想辦法,頗有建設性。

同時,這一思路也飽含雙贏智慧。若真能落地實現,不失為各大科技文化場館的一條突圍之路。這些年來,各類場館都在主動求變,有的開放夜場,為城市點亮文化燈盞;有的發力文創,以萌態可掬或高雅精緻出圈;還有的推出精品專題展,吸引公眾爭相“打卡”文化地標。但著眼現實,北京科普教育基地數量雖多,卻有些“冷熱不均”,家長常帶孩子去的多是大型的科技館、天文館,一些中小型科學文化場館哪怕週末也少有人問津。從這個角度看,為“三點半”提供另一種開啟方式,又何嘗不是科技文化場館親近公眾的捷徑?期待在中小學校與科技文化場館的跨界聯動中,碰撞出精彩火花。

“思路一變天地寬”。破解“三點半”難題,學校與家庭能夠調動的資源有限,如若只侷限於此破題求解,那麼能探的路子少不說,相關各方也會承壓較大。可如果將目光放到社群、乃至社會,就大不一樣了。在美國,課後教育服務被作為一項社會福利事業,形成了“教育部門為主導、社群為載體、家長配合”的模式;日本的“放學後兒童計劃”,遵循“國家主導、都道府縣推進、市町村主體、學校與教師配合、家長參與、社會支援”的原則。養育孩子從來就不只是家事,也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大事,唯有更多方面動起來,共同參與、各自分擔,才能尋找到最優解。

今天的教育決定國家的未來。在豐富充實的“三點半後”生活裡,那些鮮活的知識、切身的體驗,終將積澱為深厚沃土,幫助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拔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