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2018年9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爆出了一個新聞,一個雙耳失聰的女孩,將要來這裡攻讀博士學位。兩個月前,她剛剛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獲得吉林大學的碩士學位。

訊息傳來,全院師生的心理都比較受觸動,大家覺得難以置信,這條道路,對她來說將會很難吧。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失聰,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耳聾。

我國目前有1。2億人存在聽力障礙,其中聽力語言殘疾者達2780萬人。

每年我國新增3萬聾兒,其中有5-10%為藥物性耳聾患者。

這些耳聾患者,通常只能上聾啞學校。客觀地說,他們未來的前途非常渺茫,上大學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

即使上大學,也是聾啞人大學,大學名字面前總要冠以特殊的名字,這種學歷很少為社會用人單位真正承認。比如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大學、吉林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等等。

可是這個女孩,上的是常人能上的大學,還到金字塔的頂端學府——清華大學讀博,這也太勵志了吧,簡直是不可思議。

前不久,這位女孩被評為“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在十位獲獎者中,她是最年輕的一位,今年剛剛30歲。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她是誰,她是如何從無聲的世界突出重圍,走上成功之路的?

讓我們把目光回到30年前,沿著她成長的足跡,找尋答案。

1992年出生,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莽山瑤族鄉永安村一個瑤族家庭,一個女孩出生了。

她的出生給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也帶來了無限希望。女孩家住郴州市宜章縣,這裡的人觀念還比較落後,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

還好,女孩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他們腦子裡沒有一點舊觀念,把女兒的出生當做上天給他們的禮物。

他們光給孩子取名字就花了幾天的時間,總想給女兒取一個最動聽的名字。

最終,他們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給女兒取名夢南。母親姓江,孩子隨母姓,夢裡的江南,多麼富有詩意,又充滿生機。

按照當地的習慣,孩子出生第九天,親戚朋友都來看望孩子。

父母大擺酒席,興高采烈地與來賓共同慶祝。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有人在背後竊竊私語:“還以為是個男孩呢,生個女孩還這麼高調。”

夢南的母親江文革聽說了,不以為然地說:“女孩怎麼了,只要好好培養,一樣有出息。”

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孩子還沒有出生就開始胎教。女兒出生後,顯得格外聰明,好像能聽懂大人的話,當她啼哭的時候,只要一唱歌,她就會停止哭泣,手舞足蹈。

四個月的時候,她就能分辨聲音地“好壞”。比如有噪音的時候,她就會煩躁,聽到媽媽的聲音,或者音樂響起的時候,她不但會開心得“活蹦亂跳”,還會笑出聲來。

突然有一天,媽媽發現,女兒似乎對聲音失去了感覺,她急忙帶著哭腔丈夫趙長軍:“長軍,你快來,孩子怎麼聽不見了!

趙長軍有點不相信:“怎麼會?”

當他來到女兒的搖車前,待了一會後,也著急了。

無論是搖動手鈴,還是開啟音樂,甚至是拍手,孩子都沒有一點反應,迷茫地看著他們。這下子夫妻倆都慌神了,抱起孩子直奔縣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說:”孩子最近這段時間生過病嗎?吃的什麼藥?“

母親江文革說:”兩週前,孩子感冒咳嗽,一個村醫給孩子開了幾天藥,好像有克拉黴素、羅紅黴素什麼來著。“

醫生表情凝重地說:”孩子現在很可能患的是中毒性耳聾,你們趕緊去大醫院檢查一下吧,別耽誤了孩子的病情。“

聽了醫生的話,夫妻倆二話沒說,打車直奔郴州市醫院。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檢查之後,醫生說了一番話,夫妻倆聽了如五雷轟頂:“你們的女兒診斷結果為極重度的神經性耳聾。確切地說,右耳完全失聰,左耳只能聽到110分貝以上的聲音。100分貝是什麼概念?螺旋槳直升機的聲音在110分貝左右。這意味著,孩子幾乎已經完全失聰。”

“大夫,您一定要治好孩子的耳朵,她是我們的命。”

“你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目前來說,國際上都沒有什麼特效藥,你們對此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夫妻倆不知道是如何跌跌撞撞回到家裡的,也不知道那段時間是如何渾渾噩噩過來的。

總之,只要回到家裡,江文革都是以淚洗面,無法接受事實。

還是丈夫更堅強一點,他勸說妻子:“眼睛哭瞎了也沒用,我們還是要行動起來,不但不能讓孩子廢了,還要讓孩子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

“對,要讓孩子最優秀!”江文革也擦乾了眼淚。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一般來說,遇到失聰的子女,父母都是將他們送到特殊教育學校,學習手語。一旦按照這個方向去培養,就意味著孩子將永遠失去語言能力,江夢南的父母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因此,父母決定教女兒學習發音和唇語,而不是通常我們看到的手語。

正是這個前瞻性的決定,才讓江夢南的人生之路更加開闊,為她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學唇語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無論是教的人還是學的人,都需要有很強的領悟力,需要天衣無縫的配合力,沒有驚人的毅力是無法掌握的。

什麼是唇語,就是看著別人的說話時嘴唇的動作,來解讀別人說話的內容,是一種很難的技巧,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

理論上來說,聽覺辨別力越低的人,對唇語的依賴越強,也越容易學會。但是對於江夢南爸媽來說,如何教是個難題,他們雖然都是教師,但是對於唇語他們卻是門外漢,也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可借鑑。

為此,他們開始上網,查抄有關資料。

他們很快發現網上的資訊魚龍混雜、不夠專業,他們只好不停奔波於幾個大型圖書館中,試圖找到更為專業的教授方法。

同事和朋友,也被他們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利用一一切機會給他們尋找資料。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父母下了工夫,小夢南也非常用心。剛開始的時候,小夢男跟著父母學習唇語,只有動作沒發出聲音,因為她感受不到。

後來,父母就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然後“啊啊啊”地發聲。小夢南感受到了父母喉嚨的震動,她很快就理解父母的用意,知道想要發出聲音,是要經過自己的喉嚨運動。

於是她也摸一下自己的喉嚨,“啊啊啊”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後來,父母就把她抱到鏡子前,模仿講座裡的人的口型,然後再看著自己的口型,一遍又一遍地矯正。

有時候,學會一個字母,要學習上千遍,甚至上萬遍。

即使這樣,小夢南也不氣餒。

開始的時候,小夢南發不出正確的聲音時也會苦惱、著急,每每掉下眼淚。

這時,父母就會馬上對她進行鼓勵,要麼對她豎起大拇指,要麼給她想吃的東西和想要的玩具。

得到了鼓勵之後,小夢南信心倍增,更有興趣,積極性更高了。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當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的時候,陪伴小夢南的是一面鏡子,每天她有至少5個小時站在鏡子面前對口型、發聲。

三歲那年,小夢南正在屋裡玩耍,同事也帶著小朋友來了,這時候小朋友喊出了“媽媽”,小夢南也怯生生地喊出她人生第一句“媽媽”。

江文革聽見了,抱起女兒使勁地在她臉蛋上親吻,淚水模糊了視線。

在父母愛的鼓勵下,在不向命運屈服的拼搏中,江夢南從字、詞開始學起,之後逐漸學習到日常用語,透過不懈努力,終於基本掌握了“聽”和“說”的技能。

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想要不落伍,跟上同齡人的步伐,還有很多路要走。

為了達到目的,父母輪流教女兒學習,每天練習唇語的時間不低於4個小時,節假日也是如此,未間斷。

對於父母的付出,小夢南完全理解,所以她非常配合。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有時候真困了,夏天的時候她拿起冰塊放到自己的臉上,冬天的時候,她穿著單衣站到寒風中吹一會,讓自己保持清醒,集中注意力。

正是這種堅持,讓她學會了開口說話,跟學生和老師能夠正常交流,也能在普通學校基本“聽懂”老師講課。

老師面對的是全班學生,不可能只為夢南一個人講課,速度太慢了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如此一來,夢南就不能從容地“聽”完老師講的全部內容。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江夢南只好付出比同學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努力,才讓自己不落伍。下課鈴響過之後,同學們都像小鳥兒飛出去玩耍,夢南卻拿起書走到了黑板跟前,仔細看老師的板書,努力理解老師講的內容。

常言道,付出總有回報,汗水的澆灌終於換來了累累碩果,小學畢業後,江夢南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郴州市六中。

拿到通知書,父母雙雙將女兒舉得高高的,舉過了頭頂,他們心裡高懸的石頭終於落地,再也不擔心女兒會跟不上同齡人的步伐了。

2010年,江夢南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她再次給了父母一個驚喜,分數超過一本分數線。

對於這個失聰的孩子來說,已經是很難得的好成績了,因此父母十分滿意。可是夢南卻做了一個出乎他們意料的決定——重新復讀。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她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好,要再復讀一年,給父母、也給自己的人生交出一個更滿意的答卷。對她的選擇,同學們難以理解,覺得對於像她這樣一個失聰的女孩子來說,考出這樣的成績已經極其了不起,何必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江夢南淡淡一笑說:“沒有壓力,哪有動力,我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復讀的一年裡,除了假期,夢南只回了三次家,其餘時間都在學校,體重也掉了9斤。

第二年,夢南以615分的成績被吉林大學錄取,學習藥學專業。

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學校,吉大的“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聞名遐邇。能考上這樣的學校,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

但是江夢南對父母說:“沒有實現目標,我的目標是上清華。”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在吉大完成了讀完了碩士之後,她毅然決定參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考試。

2018年,喜訊再次傳來,江夢南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

今年,即將完成博士學業的江夢南,入選了《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一個年輕的女孩入選,這在《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還不多見,因此江夢南備受關注。得知江夢南的傳奇經歷,到場的嘉賓無不為她的事蹟感動,頒獎者也對她讚不絕口,說她太厲害。

江夢南靦腆一笑說:”不是我厲害,而是我有個厲害的爸媽,如果說我高大的話,那是因為踩在了他們的肩膀上。我很驕傲,也很自豪 !”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頒獎會上,江夢南還說:“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信念,我心中的信念就是熱愛生活,回報社會。”

說到回報社會,就不能不說江夢南的專業選擇。報考吉林大學的時候,她報的是藥學專業,這個專業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江夢南這樣的失聰學生。

為什麼她要知難而上?很多人對此不解。

江夢南迴答說:“首先,我不想當弱者,有夢就要成真。其次,我有過不幸,讓父母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勞動,也留下不少淚水,我要揭開更多的生命科學之謎,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讓悲劇不再上演。”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因為聽力上的缺陷,江夢南費了很多周折,她的執著感動了吉林大學的領導和教授,終於圓了學醫夢。

報考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專業的時候,聽力難題已經解決了——2018年9月,江夢南植入了人工耳蝸,平生第一次能聽到聲音了。

手術室外,她和父母相擁而泣。

之後的江夢南,漸漸會擺脫對讀唇的依賴,可以和身邊的朋友無障礙交流,可以隨時閉上眼睛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唱歌。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機會去參與一些學術交流的會議,為更多人解除病痛。

“感動中國”的失聰女孩江夢南,靠唇語到清華讀博:我不做弱者

江夢南說:“相比很多殘疾兒童,我是個幸運兒,但是我心中一直燃燒著一團火,那就是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那些“同病”者做點事。”

每次暑假和寒假,她在回家之前都要到各地的聾啞學校去,給他們唱歌跳舞,帶去歡聲笑語。

一個平凡的女孩,一個不幸的女孩,卻用自己的毅力創造了人間奇蹟,畫出了最美的畫卷,感動了中國。

祝福江夢南,但願她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