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辣評 破解基層看病難 網際網路思維可以有

今年春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廖正銀再次回到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雙古鎮的老家過年,一波又一波聞訊而來的鄉親找他看片問診,有人甚至特意從成都趕來。廖正銀對記者說,去年“回鄉看診”的影片走紅後,慕名前來的鄉鄰較以往更多了,“作為醫生,讓患者受益,是我們的初心。相信很多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會像我一樣主動為自己的家鄉作出貢獻。”

其實,不僅僅是去年和今年,對廖正銀來說,“回鄉義務看診”這件事已經堅持了近三十年。能受到如此大的關注,廖正銀認為自己只是碰巧做了代表:“現在基層的醫療裝置在不斷完善,缺乏的就是一些專業的人才指導。我相信很多醫生也會像我一樣,回家後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儘可能去幫助他人。讓患者受益,是每個醫生的初心。人人伸出一雙手,社會就會更加美好。”

小馬飛刀記得美國著名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上這樣寫道,“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話概括了醫學救死扶傷的職責,成為醫生們所遵從的行醫準則,表達了一個道德高尚的醫生對待病人的心態,以及一種理性的謙卑、職業的操守和醫學人文的樸素境界。我們常說醫者仁心仁術,何為仁心仁術,實際上講的是醫學人文精神。醫學不是一門純技術學科,而是延伸人類情感、富有人文精神的服務。可以說,技術與人文是醫學的兩翼,技術構成了醫學的軀幹,人文詮釋醫學的靈魂,二者兼備才稱得上仁心仁術。仁心大愛,涵育良醫。古代醫學家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醫生對患者有發自內心的尊重意識,才會很自然地“要愛自己的病人”,這是樸實的人文行醫理念,是能夠引起共鳴的高尚醫德。如此,才能做一個醫德高尚、醫術精良的“大醫”“良醫”。

但是假期總會結束。如何破解基層看病難的問題依舊是個問題。這幾年,基層醫療機構的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房子沒人,有裝置不會用,有人又沒資質,有資質的卻千方百計想離開’。基層鬧“醫荒”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專業醫學人才“引不進來”,二是基層醫療人才“留不下來”。兩年前,半月談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以數量荒、專業荒、梯隊荒、結構荒為特徵的“醫荒”現象在部分縣鄉兩級醫院凸顯,直接拉低了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獲得感。缺醫少護之下,醫療強基層、分級診療等醫改舉措隨之萎縮。

怎麼辦?小馬飛刀以為,網際網路時代了,不一定非要“留住人”,或許還可以鼓勵“流動人”。比如說,“共享醫療”,透過線上問診、醫護上門、網際網路多點執業、醫療設施分享等方式,讓大城市大醫院醫療力量加速流動起來,適時支援基層醫療機構。只有打破更多瓶頸,繼續深化改革,調動大醫院名醫“下沉”的積極性,消除制度性障礙,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實現充分市場化流動,我們才會像共享單車一樣去享受共享醫療帶來的便利。

小馬飛刀

編輯:劉怡麟

釋出於: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