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如何“當家”?民主黨派委員展開了“頭腦風暴”!

轉自:人民政協報

1月12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廣東過去以製造業起家,也必將依靠製造業當家贏得未來,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樑’。”廣東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旗幟鮮明地提出“製造業立省”,大力實施製造業“強核、立柱、強鏈、最佳化佈局、品質、培土”六大工程。在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各民主黨派省委會圍繞“製造業當家”展開“頭腦風暴”,僅在1月13日舉行的大會發言中就有4篇與之有關。

陳偉東委員代表民建廣東省委會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中以《堅持製造業當家不動搖,為製造強國建設貢獻廣東力量》獻上精彩一策。陳偉東建議,積極營造大力支援製造業發展的社會氛圍,制訂出臺進一步推動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檔案;破除因行政區域或部門職能造成割裂的產業模式,強化產業叢集間的橫向互動,形成立體式的叢集軍團作戰模式;發揮多種所有制資本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家積極性;打造立體式製造業人才體系。

俞祝良委員代表民盟廣東省委會指出,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的新形勢下,透過補鏈、強鏈、建鏈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尤為重要。他建議,立足產業前沿,注入資金、科技、品牌、網際網路等元素“強鏈”,在高階晶片製造、共性支撐軟體研發等方面下大力氣抓緊“補鏈”,透過最佳化營商環境、引進領軍人才吸引企業集聚,推動產業規模逐步壯大“建鏈”。此外,還要圍繞產業鏈供應鏈開展精準招商,做好產業鏈供應鏈合理佈局。

致公黨廣東省委會提交集體提案指出,推動廣東省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將為全面走在前列打下堅實基礎。建議政府做好數字化改造的“推廣人”、產業空間的“協調人”、夾心層企業發展的“助力人”、示範產品的“購買人”、基礎研究的“引導人”、先進服務業的“中間人”。

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十分關注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建議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特色園區,發揮集聚效應;加快推動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多維度協同構建“平臺+數字車間+中央工廠+示範園區+產業叢集”的數字化轉型支撐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

民革廣東省委會指出,在以存量開發為主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成為解決產業用地緊張、推進“工業上樓”的重要手段和路徑。建議充分發揮國資國企優勢,打造“工業上樓”示範樣本;推動建立“工業上樓”技術標準體系,規範建設運營;完善“工改工”共享共贏機制,鼓勵多方參與;加大對“工業上樓”的政策支援,激發主體活力。

製造業要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樑”,擔負起當家的責任,光體量大是不夠的,還要體格強壯,有力氣解決被人“卡脖子”的問題。

“我省要進一步發揮科技領軍企業的創新引領作用,努力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楊小紅委員代表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會作大會發言。建議堅持問題導向,在核心技術攻關中由企業“唱主角”;突出龍頭牽引,支援企業在產業鏈躍遷中“挑大樑”;加大政策支援,最佳化企業全週期創新發展“生態圈”;弘揚創新精神,支援企業家在新時代發展中“立潮頭”。

針對廣東省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部分產業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新興產業面臨工程師數量不足等問題,來自民進廣東省委會的梁永生委員在大會發言中提出,努力培養造就更多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技術創新能力強、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建議繼續加強理工科高校和理工重點學科建設,引導高校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最佳化學科專業佈局,打破傳統工程人才培養重“專業能力”、輕“實踐能力、協同能力”的培養模式,依託企業資源構建“工程問題源自生產、培養方案聯合定製、育人資源企業反哺,優秀人才定向輸送”的工程人才培養閉環模式。

記者:林儀 揭春雁

版面編輯:羅韋

新媒體編輯:莫愁

稽核:周佳佳

製造業如何“當家”?民主黨派委員展開了“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