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面癱法彙集

首先要區別是核上癱還是核下癱,

要點在於額紋是否消失:未消失者是核上癱,額紋消失是核下癱

。我們治療的絕大部分面癱是周圍性的。大約一半的病人在48小時之內面肌癱瘓達到高峰,所有病例在5天之內達到極限,急性期為7天左右,80%病例在數週或1~2個月內恢復。

有學者將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分為三期:急性期、恢復期與後遺症期。

分期對於把握治病的時機、取穴、選針、手法的運用等都有著重要指導作用。

毫針法

1.取穴:

翳風、風池、合谷、太沖。

2.針法:

先針翳風、風池穴,繼針合谷,再針太沖。

3.釋義:

一般周圍性面癱患者大多在翳風、風池有壓痛,毫針刺以瀉法,以引邪外出;繼則針對側合谷,配同側太沖以瀉法。《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有“穴法相應三十七穴”中:風池應合谷,翳風應合谷。故先取翳風、風池,後針合谷,則加強了祛除頭面部風邪的力量。“太沖瀉口喎於立正”,與合谷相配,則氣血雙調、升降相因,通經活絡之力大增。

患側面頰部火罐法

朔州針灸名醫徐白之子徐軍先生傳授治面癱拔火罐法:用玻璃罐閃火法,在患側面頰部以“顴”為中心拔火罐,將半側面部肌肉緊緊吸聚到一起。留罐5分鐘左右,期間注意觀察面板顏色改變情況,以免吸力過大或時間太久而發生水皰。起罐後,嘴角偏斜的症狀即有所改善。此法適宜於早期面癱患者。

肩胛骨內緣挑割法

山陰城內康老醫生擅用肩胛骨內緣挑割法治療面癱而聞名遐邇。他認為發病後早期不宜在面部針灸,發病3個月內絕大多數可治癒。其法簡單而有效:沿患側肩胛骨內緣,從上角往下找壓痛點,用圓利針刺入皮下,挑出白色纖維絲,再用刀割斷,所有痛點都挑割。筆者改用 鋒鉤針鉤割痛點,其機理、效果相同,而操作更簡便。

口腔黏膜按摩、劃割法

1.內頰車穴(口腔黏膜)鑱針劃割法

新九針創始人師懷堂老師經驗:用鑱針劃割內頰車穴(口腔頰黏膜)。第1次治療雙側均劃割,以後劃患側即可。針法:縱向劃割4~5下,見血即可,不宜太深,以免損傷大血管。每週2次。

2.口腔黏膜按摩、鬆解法

山西省針灸研究所楊恩來老師經驗:戴消毒手套,將食指、中指放進患者口中,拇指在外對按,仔細觸控口頰黏膜,尋找痛性硬結。找到後,用拇指與食指、中指對搓揉按,由輕到重,直至硬結變軟或疼痛消失。如遇到硬結難以揉開者,可用鋒鉤針鉤割,或用小針刀切開鬆解。

竹牙籤彈刺內迎香法

朔州有一老中醫,擅用竹籤彈刺內迎香治療面癱,方圓百里皆知其名。1991年筆者學得此法,屢試屢效,尤其對不能鼓腮者,針後即不漏氣。1999年在江陰市中醫院治療某患近2個月的面癱,用竹牙籤彈刺後,即可將患腮高高鼓起。中醫認識:考其所刺經絡穴位,手陽明大腸之經脈,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迎香為其最後一穴,為手足陽明之會,是治療口眼歪斜的要穴。

內迎香與迎香隔一鼻翼而脈氣相同,故可愈歪僻之症。西醫解釋:鼻黏膜有豐富的三叉神經末梢及嗅覺感受器,與延腦的面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迷走神經等神經核有複雜的神經聯絡。因此,

刺激鼻黏膜可反射性地影響上述腦神經,尤其是迷走神經的功能。

例如:鼻黏膜反射治療可調節胃的分泌與運動功能而治療胃部疾患等。

陽白三透法

一般面部肌肉比額肌恢復要快,額紋恢復較慢者,可用一穴三透法,

此乃河曲縣一老中醫經驗:從陽白分別透向攢竹、魚腰、絲竹空三穴。

出針後在陽白穴上拔一火罐。

寰枕樞複合體紊亂矯正法

頸椎病,尤其是上頸段寰枕關節和寰樞關節紊亂對面癱的發病和治療也有影響。面神經血供與椎動脈關係密切,寰枕關節、寰樞關節紊亂時,最容易引起第三段椎動脈發生動力學改變,造成椎動脈供血不足而影響面神經的血運。所以要注意寰樞、寰枕關節的檢查,如壓痛、錯位等。

用針刀切割鬆解第二頸椎棘突兩側和上緣,以鬆解頭下斜肌和頭後大直肌起點,或鬆解第一頸椎橫突頭上斜肌的起點,繼用手法矯正紊亂的寰枕關節和寰樞關節,以緩解枕下三角對椎動脈的擠壓,改善椎動脈供血,有助於缺血性面神經功能的恢復。許多病人在針刀手法後就會感覺到面部輕鬆。

頰扇埋線法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陸健老師頰扇埋線法:透過植入人體的羊腸線對經絡腧穴溫和持久的刺激,以啟用經氣、促進功能恢復。

方法:

將羊腸線埋入頰車穴,三根線分別埋向地倉、顴髎、下關三個不同的方向,一針透三穴,呈扇形,故名“頰扇”。20-30天治療1次,對於那些不能每天針灸或為了鞏固療效者,可以選用本法。

驗案舉例

患者,男,27歲,1995年12月6日初診。右側面癱7天,右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鼻唇溝平坦,嘴角偏向左側,鼓腮漏氣,右翳風穴壓痛。診為Bell麻痺。

治療:

毫針瀉右側風池、翳風,左合谷,雙地倉(瀉健側,補患側)。每日1次。針5天后眼瞼閉合、嘴不漏氣。針7天后額紋出現,鼻唇溝出現,嘴角略歪。10天后基本痊癒。

本文來源:中國民間療法2011年9月第19卷第9期

針灸治療面癱

作者/王居易

病案

李某,男,68歲,2009年12月3日初診。

主訴:左面麻痺6天。

症候:初起左項(太陽經)僵硬,繼則左目不適,流淚,再而左面部麻痺,左側項、頜、目下及耳痛,面麻木。左目閉合不全,額紋變淺,鼓腮不能,口向右歪。苔白膩而滑。脈右弦滑,左沉滑。餘正常。

經絡診察:太陽經、手太陰經、手陽明經異常。

辨經:病在太陽經、陽明經。

選經:太陽經、陽明經。

選穴:至陰(放血),針刺左側的天柱、通天、腕骨、合谷、偏歷諸穴。

二診:頭痛、流淚已輕。唯頭頂、面頰、下頜脹木感。左少澤放血,針左天柱、左合谷、左養老、左足三里。

三診:病在太陽經、少陽經。雙少澤、關衝放血12滴。針左完骨、左攢竹、左偏歷、左足三里、左手三里。

四診:陣發性左側太陽穴痛,雙面頰麻木,左足趾麻。針風池、手足三里、玉枕、天柱、承漿、左鼻竇上、內地倉透頰車、偏歷。

五診:左側頭仍陣發性脹痛,餘症已減。同前診方案,減風池、左偏歷,加至陰、左溫溜、左大迎。

六診至十診:面麻已明顯好轉。配穴基本相同,以天柱、四關為主穴。隨症有加減。

療效:經10次針灸治療痊癒。

醫案解讀

患者以前曾得過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口僻),經治療痊癒。今年又患此病,但出現在面部另一側。遇到面癱患者,要先了解具體病情和病史,然後仔細觀察癱瘓部位,比較患側和健側。

要求患者:①皺眉,觀察兩眉之間的皺紋;②抬眉,觀察前額皺紋;③閉目,觀察是否可閉目和眼睛的皺紋;④聳鼻,觀察鼻唇溝;⑤撅嘴,觀察口唇溝,口的歪斜程度;⑥鼓氣,觀察鼻唇溝歪斜的程度;⑦閉嘴,觀察是否漏氣。患側一般無皺紋或皺紋不明顯。觀察皺紋可幫助醫生了解治療過程中的進展情況。因此每次治療前先察皺紋,記錄是否有變化。

本案進行經絡診察以患側的經絡為主。但需檢查雙側經絡才可以幫助準確辨經。重點要檢查頭項的經絡,尤其是乳突部是否疼痛或手下是否有異常感。

乳突疼痛最常見於天柱、風池、完骨等腧穴,但也能在玉枕、腦空、瘈脈、風府、大椎等處出現,必須仔細觸控,若發現異常疼痛,則先針這些部位的腧穴,而不針面部的穴位。乳突炎性疼痛緩解之後再治面癱後遺症。此患者左天柱異常,說明仍在急性期。

在經絡診察中發現太陽經和陽明經異常。太陽經主開,主一身之表,承接化解寒邪。此患者由於疲勞過度,太陽經陽氣虛,風寒邪侵入,寒邪凝滯,太陽經不暢導致口僻、頭項痛、耳痛等症。陽明經循行於面部,陽明經筋的鬆弛與口僻有直接聯絡(口眼歪斜)。《靈樞•經筋》寫道:“足陽明經筋:足陽明之筋……上頸,上挾口,合於頄,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其病:卒口僻(口角歪斜),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陽明經主闔,外邪先侵入太陽經,繼則導致陽明經的鬱熱於內,引起口僻症狀。

患者的太陽經和陽明經異常,取腕骨和合谷可促進兩條經絡的原氣執行,溫陽解表、疏通本經。腕骨穴位可變動,因此要仔細觸控。腕骨為手太陽經的原穴,可溫陽益氣,可治與太陽經有關的面神經麻痺症狀。合谷為手陽明經的原穴,陽明經在三陽主闔,多氣多血,行氣作用強,它的作用較廣,能溫陽解表,溫陽益氣。配偏歷可把本經的原氣宣發於本經的絡脈,通達到更廣泛的部位。

二診耳痛、項痛、頭痛等急性症狀已減輕但仍未痊癒,故在井穴少澤放血。患者亦有頭脹木,乳突部仍有炎症,則取天柱加玉枕散太陽風邪,昇陽氣。養老為手太陽經的郄穴,能調節本經經氣,可清頭明目,治項背痛。

三診之後急性症狀基本減輕。面麻、乳突部炎症亦減輕,則可取面部腧穴。區域性選穴以皺紋檢查與其他症狀決定。先治療最明顯和較重的後遺症,先取鼻竇上(治鼻竇旁麻)、承漿(治口歪斜)、內地倉透頰車。重新察經絡,三陽經皆異常。配合谷、溫溜、天柱、腕骨、束骨、太沖治療,太沖為足厥陰經的原穴,厥陰經在三陰主闔,主陰血,可使全身氣血輸布開,從而調理經絡,治血虛導致的面麻、手指麻。十診之後,症狀消失,笑容自然。(編者按:因篇幅所限,原文所附其他3個病案略)

針灸治療面癱的體會

本文4位患者都有周圍神經面癱,但病因、發病的時間不同,因此治療方法不同。

第一例李某的病以太陽經為主伴陽明經異常;第二例徐某以少陽經和陽明經異常為主,而且是由於帶狀皰疹導致的;第三例金某以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異常為主;第四例王某以陽明經、少陽經異常為主,累及厥陰經。這說明經絡診察非常重要。

第一,病變早期,患部準確的辨經選經是治療關鍵。

在發病前期,有乳突部疼痛時,應仔細察乳突部的經絡。若太陽經異常,一般天柱穴有異常反應,玉枕穴也偶有反應。若患者太陽經並少陽經異常,必須仔細察乳突部的太陽經與少陽經,比較兩條經的異常,完骨、風池、天柱、瘈脈、玉枕或腦空是否有異常;個別在督脈的風府、大椎會有反應,都要仔細摸。

治療急性乳突炎症時以患側乳突部的腧穴為主,禁用面部腧穴。也可考慮在太陽經井穴放血,引陽通絡。若有虛象可加患側太陽經的原穴,為溫補解表。若有異常反應可考慮取太陽經頭頂部腧穴,取患側通天、曲差等。由於屬風寒引發的病,則可加灸大椎,散寒解表。炎症消失或減輕之後可取面部腧穴。

乳突部是面神經核的起點。面神經核由於受風寒或風熱後導致發炎,說明有充血。很多慢性面神經麻痺的後遺症是由於接診醫生忽視乳突發炎情況,造成面神經的營養障礙,使面神經核發生變性,從而導致面神經不可恢復。乳突部的疼痛對醫生認識面神經麻痺的病機,特別是對早期病機的認識有很大幫助。

因此面神經麻痺早期要充分注意乳突部位發炎的存在和消失,發病時間越短恢復時間越快。發病時間越長,恢復越困難。先治急性炎症,供應面神經營養;當疼痛消失或緩解,可以取區域性穴位。不要急於在區域性取穴治療。

第二,對面神經麻痺的認識不要侷限在陽明經,要區分病因、病機和治療時期(時機)。

面神經麻痺一般分兩大類。

1。中樞性面神經麻痺。屬腦血管病、腦出血、偏癱之類的病。腦血管病獲得控制或好轉以後能自我恢復,可取通裡、照海,通腦絡。

2。周圍性面神經麻痺。針灸醫生常見的屬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大約佔95%以上。

病因基本分兩種:風寒和風熱。一種是在疲勞狀態下受到風寒而發病,另外一種由感受風熱導致。

在治療時先要細緻診察經絡,為辨經,為確認病位、病機提供重要依據。也要分早期或恢復期。“急則治其標”,由於早期邪重, 應該先祛邪——散寒或清熱;早期先治乳突部疼痛。恢復期乳突部疼痛消失以後可治區域性面神經麻痺。

風寒外邪大多侵襲太陽經,與太陽經的走向和屬性有關。太陽主開,主一身之表,能承接六氣的刺激,化解和防止寒邪的侵襲。太陽經若陽虛,不能固表,易受風寒,寒邪凝固本經之氣血,則導致頭痛、面癱。風寒型面神經麻痺能牽連少陽經。當太陽經閉結之後少陽經的疏洩能力也易減弱,病變部位仍在太陽經,因此必須保護此經,防止復感外邪。

風熱導致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常為病毒感染,以陽明經為主。風熱之毒引發陽明經熱鬱於內,但亦能包括少陽經、太陽經異常。早期有患側乳突脹痛,故取患側反應最敏感的腧穴,如天柱、風池、玉枕、腦空等。早期禁針面部,但可淺刺額部腧穴,如患側頭維、頷厭等。早期也可考慮在患側商陽放血以清熱解毒,針患側合谷、曲池、足三里。患側足三里也可施血罐。恢復期以取面部腧穴為主。

本文摘自《王居易針灸醫案講習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居易

一、避實就虛——治療面癱

包先生面癱2日,來看診時,左側面部完全不能動。同時面部浮腫很嚴重,觸診耳後翳風、風池穴(面神經穿出的部位)非常敏感。因為正值發病早期,外邪勢力還很大,我決定先在四肢部進行治療,以疏散面部鬱積的邪氣。

根據經絡診察發現陽明經受邪為主,治療選用了開四關,曲池、偏歷、豐隆等穴,頭部只用了翳風、風池疏解外風。行針時,針感傳導還比較順暢。起針時,病人非常不解地問:“大夫,我是面癱,您怎麼不治我的臉呢?”言語中帶著失望,我看出了他的擔心,就坐下來詳細給他解釋。

病人當天穿著綠軍褲,我就說:“看您的氣質和穿著,應該是部隊上的吧。”他點點頭,但是表情更加詫異,可能心說這治病跟部隊有關係嗎?我繼續說道:

“打仗時,如果敵人來勢洶洶,裝備精良,這仗該怎麼打呢?是硬碰硬衝上去迎面痛擊呢?還是先避其鋒芒,聲東擊西,消散敵人的兵力呢?”

我看病人認真在聽,就用更加確定的口氣繼續說:“您現在正是病變初期,面部是主戰場,邪氣瘀結嚴重,面部腫脹,耳後壓痛也這麼明顯,如果這時再在面部施針,就會聚集經絡中的氣血,加重面部的瘀結,這樣做極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這位患者不愧是軍人,一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心悅誠服地說:“了不起呀,王老師,您治病居然能夠用到兵法,不簡單!”我笑了笑:“中醫的智慧還深著呢,我還只是剛入門而已。”初診結束時,包先生已經感到面部腫脹消減了很多,非常高興跟我約下一次的治療時間,我交代他要注意面部的保暖,不要喝酒熬夜,也不要過多刺激,他頻頻點頭接受。

三天後,包先生按照約定的時間來複診,一看他的面部嚇了我一跳,這可不是好轉的變化,而是面部潰爛,起了很多膿皰,腫脹也比第一次更加厲害,左側眼裂不僅增大,而且還不停流淚。看到這種情況,我表情嚴肅起來,詢問原因。

包先生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釋:“真是抱歉,王老師,我沒有聽您的話。我工作很忙,得了病也得堅持上班,

很多朋友知道我生病了,都給我介紹各種偏方,盛情難卻,我就試了試。”原來他用白附子搗爛和醋調和外敷了四個小時。期間感覺面部疼痛,他以為是祛病的好現象,就強忍著,秘書在旁邊勸他,也不肯放棄,等摘下來後臉就爛了,而且眼睛面部腫脹嚴重,不斷流眼淚,這一下不僅第一次針灸治療的效果消失殆盡,病情還加重了許多。

他不好意思地跟我認錯:“這下我是真的明白您的意思了,您說得太對了,開始我還幻想治病須用猛藥,結果我這臉就被打成這個爛樣子。我保證今後絕不瞎試了,就按您的方法治。”

我看著他的爛臉,真像是打了一場惡仗,一派慘烈,只好用溫養陽氣的方法替他收拾殘局。之後患者完全發自內心配合治療。因為他身居要職,無法休息,但是在頻繁出差的空檔時期堅持約診治療,也堅持按照我交代的方法進行面部艾灸。三診時面部的病毒邪氣就消散許多,乳突部位的壓痛明顯減輕,這時我才開始給他進行面部的針刺治療。

這個嚴重的病例在五診後完全治癒,速度非常迅捷。

清朝徐靈胎先生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短小精闢的醫論《用藥如用兵論》,其中明確指出用藥之法就是用兵之法,兩者非常相似。在具體的治病策略中就有:“病方進,則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氣所以老其師。”與我在此案初期所立治法完全一致,其實在治病的過程中,這種兵法思想無處不在,欲做良醫真需要研究一下兵法,如徐靈胎先生在此文最後所言:“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

二、擒賊先擒王——火針消瘊,只扎大的,小的會自動脫落

火針古稱“燔針”“焠刺”,《黃帝內經》中多次講述了火針的應用,後來的《傷寒雜病論》中亦多處論及火針治療引起的壞證,後因患者懼怕,醫生亦有所忌憚,逐漸少見於現代臨床。《針灸聚英·火針》甚至論火針“須有屠兒心,劊子手,方可行針”,聽起來似乎更加恐懼。

筆者使用火針完全是因為在臨床治病所需而逐漸摸索的,每遇滯痼頑疾或老寒肢體麻痺之症,使用毫針幾乎沒有針感,效果僅如隔靴搔癢,令人沮喪。每讀《靈樞•官針》針法,心中都會嘖嘖稱讚,希望自己也能逐漸掌握這些針法,火針便是我逐漸在自己身上嘗試,再用於臨證而越來越鍾愛的一種特殊針法。

2014年在山西太原開會時偶遇師懷堂先生的門人,從那裡訂購到師氏純手工打造的一套燔龍火針,愛不釋手。便隨身攜帶,以便隨時應用。多年以來筆者隨身攜帶的火針大多被用來針刺疣瘊類病症。可是又有一點令人啼笑皆非,治療此類病雖多,卻總是沒有留下典型的對比照片,因為針灸時忘記拍照,想起來時病症已然成了過去完成時!

有一天給學生上課時談及此事,見我言談間帶著遺憾,學生小A舉手笑曰:“老師,這有何難,我這雙手長滿了瘊子,您儘可以拿來做試驗!”我仔細檢視,發現他的雙手真有大大小小十多個瘊子,因為課間時間有限,又不能耽誤教學任務,我遂選擇了其中兩個比較大的頂部有開花狀的瘊子施以火針,針罷便繼續上課。

一週後又來給這個班上課,想起治瘊子的事,整班的學生都很興奮,因為當時火針扎過的兩個大瘊子已經萎縮脫落,仔細檢查瘊子的底盤處還是有一些硬結,小A笑著說:“老師,告訴您一個不幸的訊息,您又忘記拍照了!”,全班鬨然而笑。小A同學很愛抖機靈,轉了轉眼珠又道:“老師,沒關係我這裡還有一些小瘊子,等它們長大了,您還可以繼續做實驗!”

這件事情過去了兩個月,到期末的時候小A同學突然跟我說:“老師我忘記跟您彙報一個更不幸的訊息了,我手上的小瘊子也全都沒有了!”此言聽罷令我十分驚訝,追問事情經過,

原來那兩個大瘊子脫落之後,又過了一兩週雙手大大小小十多個瘊子竟也逐漸萎縮,半月後盡數脫落,再無蹤影。

我仔細檢查小A的雙手,畢竟是年輕人,雙手光潔如絲綢般細滑,竟無絲毫印記。我想起過去曾聽過瘊子分公母之說,說明這類疣瘊的病毒的確可以播散,而且母瘊不僅播散,還是其他瘊子營養生長的來源,治療時只需辨認清楚疣瘊的源頭,散落者其實不必盡數治療。

火針治療疣瘊類疾病的機理,很多醫生認為類似外科手術,由火針代替手術刀剷除病患,筆者認為不盡然。

疣瘊之類生長於面板表層,從經絡理論分析屬於絡脈病候,《靈樞•經脈》手太陽別絡主病就有“實則生疣”的記載。

雖然病變在經絡皮部毛絡,但是依然有經絡氣血迴圈,屬於經絡氣化的重要範疇,只是區域較為侷限,火針施針後可見所針之處周圍面板直徑一兩寸許區域面板泛紅,患者亦感覺有明顯熱感向四周波及,恰好可以說明面板絡脈的氣化範圍。

同時,筆者在治療此類病變時,往往只用單頭火針,刺及疣瘊根部即可,小者一針,大者也限於三針之內,等待自然脫落。可見火針是切斷了疣瘊病毒的生長鏈,改變周圍面板絡脈的氣血迴圈,使毒邪消散,尤其是治療學生小A的案例,更加驗證了這一點。此後我在治療此類病變時,不再盡數針刺,而只是選擇其中較大者治療,主要病變的源頭消除之後,散落的較小病患自然消退,所謂擒賊先擒王,兵法之道亦是治病之法。

我在臨證還常用於治療各種風痺麻木、骨折疼痛、皰疹病毒等病症,常有“奪關斬將”之力。

使用火針最為突出的感受是它除痺消瘀的強大力量。古人云:火鬱發之。其實火針最大的效力恐怕就是使毫針攜帶了火的威力,可以一次性消散經絡中頑痰、火毒、瘀結,發散之力極大,很多骨折後的痛點會在火針治療後立即消失。前些時候聽到黃金昶老師講針灸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觀察,黃老師還將火針運用到腫瘤治療,消瘤除瘀,深為佩服!

本文選自《經絡醫學研習錄·醫話故事》,作者/王紅民,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周圍性面癱

作者/程寶書,王啟才

西安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黃琳娜主任醫師在針灸臨床中以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每收良效。

【操作】

先用溫水或酒精棉球將患側面部下關、牽正穴周圍擦洗乾淨,然後將制馬錢子、細辛、白芥子等製成的藥膏敷於穴處,外用膠布固定,貼敷6~8小時之後,用消毒的幹棉球蘸溫水輕輕揩去藥物,擦乾後再敷藥。每日換藥1次,共治療20天。

本療法對周圍性面癱急性期治療效果尤其明顯,早期使用,則見效快,若病程長,則療效差。治療期間,患者每日應自行按摩患側面部2~3次,每次5~10分鐘,並多做蹙額、抬眉、閉眼、鼓腮、示齒和吹口哨等面部運動。對膠布過敏者,可改用膚疾寧膏或用繃帶固定貼敷藥物。孕婦、幼兒慎用。

【體會】

本治法針對病因,採用馬錢子、細辛、白芥子等中藥組成的藥膏,貼敷於患側面部,具有通經絡、活氣血、祛風邪,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本治法將穴位貼敷療法與經絡、腧穴理論相結合,除了發揮經皮給藥系統的優勢外,還有經絡、腧穴的獨特作用。腧穴作為臟腑氣血匯聚之處,對藥物具有儲存和放大作用,當藥物經過經絡、腧穴的吸收、傳輸和利用的同時,兩者相互激發、相互協同而產生的整體效應,可以取得在通常情況下單純用藥或針灸所不能達到的療效。

黃醫師在臨床中觀察到:面神經損傷位置對預後的影響十分重要。莖乳孔以外的面神經水腫、變性壞死多不明顯,病情較輕,穴位貼敷療法療效佳;而面神經管內的面神經缺血、水腫、受壓比較明顯,以致髓鞘或軸突變性,病情多屬重型,恢復慢,預後差,後遺症多,穴位貼敷療法療效差。因此,黃醫師認為對面神經管外的面神經損傷,以中藥穴位貼敷為最佳治療方案;而對於面神經管內的面神經損傷,則宜採用綜合治療方法。

本文摘自《當代百名針灸名家臨床絕學》,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作者/程寶書,王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