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的中風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如何預防?

大河健康報記者 張保富

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

中風,學名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腦卒中目前是中國居民致死、致殘的第一大病因。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患病率1700/10萬、出血性腦卒中患病率為306/10萬。

“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專案”資料顯示,中國40歲及以上人群的腦卒中人口標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

由此測算,中國40歲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為1704萬,這龐大的群體無疑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為何中風如此“瘋狂”?什麼方法可以預防?有哪些快速辨別中風的方法?

93%的中風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如何預防?

圖文無關

60歲患者小病拖成大病

劉女士今年快60歲了,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平時對健康不太關注,隔三差五需要吃藥。

5月20日早上,劉女士剛起床時出現左側肢體輕微無力,但她沒有在意,一直到第二天症狀加重才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神經內科就診。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小小的”肢體輕微無力竟是中風。由於劉女士錯過了最佳溶栓時機,相應治療手段已較為侷限。

“其實我感到非常難過,劉阿姨如果瞭解相關知識,第一時間來到醫院就診,就不會有太多後遺症了。”該院神經內科主治醫生馬蘊青告訴記者,她平時也經常到基層做一些科普工作,近幾年市民對腦卒中的認識有提高,但不是每一位患者都明白相關問題的嚴重性。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醫院在急診科設有腦卒中綠色通道,這條生命通道也讓無數家庭避免了悲劇發生。

93%的中風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如何預防?

卒中綠色通道,先救治,後繳費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快、傳染病死亡率的降低和經濟體轉型過程中血管危險因素的流行,中風的發病率隨之升高。

馬蘊青表示,整體而言,亞洲人群腦卒中是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主,西方人群是以心源性栓塞為主。腦卒中的病因以TOAST分型為主,包括大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動脈閉塞等多種病因。

對於缺血性腦卒中,早期及時治療非常關鍵。她介紹了以下不同發病時間患者就診的救治方法:

一旦患者疑似腦卒中,需立即進入卒中綠色通道:先救治,後繳費;檢查、取藥優先。

(1)流程是醫生會立即為患者進行心電圖、血常規、血糖和頭部CT檢查。

對符合靜脈溶栓或取栓標準的患者,簡潔明瞭與患者和/或家屬溝通後進行治療。

國家腦防委要求卒中中心從患者進入醫院到靜脈溶栓開始用藥的時間(Door to needle Time,DNT)在60分鐘以內,取栓患者從進入醫院到穿刺成功的時間(Door to puncture time,DPT)要求在90分鐘以內。

無溶栓或取栓條件的醫院需儘快將患者轉入有條件的卒中中心。

(2)靜脈溶栓治療是最為有效的恢復腦血流的措施。

在發病4。5h內有適應證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rt-PA)(阿替普酶)、6h內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

(3)急診血管內手術治療。

它包括橋接、機械取栓、血管成形和支架術,用於大血管病變患者,透過血栓抽吸、支架取栓等方式實現血管再通。

可與溶栓治療聯用,發病6h內的患者,可行橋接(先溶栓後血管內治療)/血管內取栓治療;發病6-24h內的患者,經過多模影像評估,符合適應證的患者可行血管內治療。

(4)內科藥物治療。

若超過溶栓時間窗,可以應用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新型的包括替格瑞洛、西洛他唑或者吲哚布芬等)、降脂藥物(就是常見的他汀類藥物,現在新型的有單克隆抗體依洛尤依洛尤單抗注射液)以及一些改善迴圈、增加灌注的藥物。這部分會根據病因的不同而有所調整。

(5)康復訓練。

在病情穩定後應儘早進行康復鍛鍊,以期獲得最佳的功能恢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中國有93%的患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馬蘊青告訴記者,腦卒中的典型症狀體現在運動、語言、感覺等多個方面。

腦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極強的時間依賴性,急性期腦卒中患者若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對於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療可以使13%的患者迅速痊癒,20%的患者顯著改善;取栓可以使50%的患者病情改善,但溶栓和取栓都有嚴格的時間窗,

每延誤1分鐘,就會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

我國目前缺血性卒中溶栓率僅為7%,93%的患者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由於腦卒中治療的時間依賴性,所以中風症狀的快速識別非常重要。

中風的快速識別,有以下幾個方法:

中風1-2-0三步識別法。“1”

是指“看到1張臉(口角歪)”,

“2”

是指“查兩隻胳膊(一側不能抬)”,

“0”

是指“聆(零)聽語言(說話不清楚、大舌頭)”。

若發現異常,應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

93%的中風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如何預防?

FAST快速評估。“F”(Face)臉部:

讓患者微笑一下,如果微笑時面部不對稱,提示患者面癱;

“A”(Arm)手臂:

讓患者雙手平舉,如果10s內一側肢體下落,提示肢體癱瘓;

“S”(Speech)語言:

讓患者說一句較長的話,如果不理解、說話有困難或者找不到詞,提示語言障礙;

“T”(Time)時間:

上述症狀為疑似卒中,請立即撥打120。

BEFAST快速識別。

這種識別方法是在FAST基礎上增加了平衡障礙和視力障礙,以免遺漏後迴圈梗死的患者。

“B”-Balance是指平衡:

平衡或協調能力喪失,突然出現行走不穩;

“E”-Eyes是指眼睛:

突發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

“F”、“A ”、“S”、“T”同上。

後迴圈梗死的識別。

後迴圈梗死可能危及生命,但臨床針對後迴圈梗死的評估方式不多,尤其當患者表現為孤立性眩暈(無神經系統定位症狀和體徵)時診斷困難。

透過對眩暈、複視、吞嚥困難、平衡障礙和聽覺症狀的詳細問診,以及進行Horner徵、眼震、頭脈衝試驗、眼偏斜等檢查幫助早期診斷。

中風一級預防在於控制危險因素

中風該怎麼預防?

馬蘊青從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兩個層面做了闡述。

中風的一級預防(就是沒有腦卒中的患者預防)

,主要是控制一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房顫動、無症狀性頸部動脈粥樣硬化、生活方式(吸菸、飲酒、運動、肥胖、膳食)、偏頭痛、睡眠呼吸障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這個層面的預防強調的是居民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治療和控制已有的疾病,做到防微杜漸。

中風的二級預防(已經患有腦卒中的患者預防再發)

,首先要控制血脂,2021年美國卒中二級預防指南提出降脂目標為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其次是控制好血壓,建議將血壓控制在低於130/80mmHg;然後是積極進行抗栓治療,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療,這個需要根據卒中的病因來選擇。

目前,抗血小板藥物仍以阿司匹林為主,部分非心源性梗死可選擇短期應用兩種以上抗血小板藥物,心源性卒中多數需要應用抗凝藥物。

其他的一些血管危險因素也需要控制,這部分同一級預防策略。

溫馨提示:用藥請謹遵醫囑。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