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講透“發熱”這件大事

發熱是臨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外感、內傷都有發熱的可能,但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所以不能單純以發熱為治療的根據,必須結合其他的證候,具體分析,才能作出適當的處理。

發熱既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為什麼要單獨提出探討?

正因為它是一種常見的證候,而且具有重要的鑑別診斷意義,又因為它的牽涉範圍比較廣泛,如能深刻理解,對治療是有重大意義的。

01

中醫對體溫正常的認識

所謂體溫正常,即機體產熱與散熱功能正常。

按中醫理論來說:體溫屬衛氣功能的一部分,衛氣來源於津液。《靈樞·本髒》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面板、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脾胃論》說:“五臟受氣於六腑,六腑受氣於胃,胃氣和平,營氣上升,始生溫熱。”

這都說明體內的衛氣,是由營養物質氣化而來,敷布於體表肌肉,以控制汗腺開合等方式,維護著體溫的正常。

體溫的變化與內臟功能密切相關,它的產生與敷布有賴脾、胃和三焦的功能,它的調節則依賴心、腎兩髒的功能活動。

脾胃有生化津液之功能,三焦有宣通津液的作用,又是體液執行的途徑。津與液有時是混稱的,但在體內的作用又有區別。津因清而稀,故可隨三焦之氣與衛氣出入於分肉腠理之間,起滋潤肌膚的作用;故津與衛氣是相依相存的。液因濁而稠,不能隨氣往返於肌膚之間,而流行於筋骨關節之中,起著滑利關節、濡養空竅等作用;故液不與衛氣發生直接關係。

飲食所化的水谷精微,一部分化生氣血,用以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並在氣化過程中,產生熱量,溫暖全身;另一部分貯藏於腎中備用,當機體活動量增加時,則動用腎中貯存的精微,以補充能量的消耗。

機體活動量增加時,氣血活動亦旺盛,精微氣化亦多,所以人體熱量增加。這時引起心陽和衛氣的亢奮,於是在心陽蒸動下,衛氣的活動加強,毛孔開放,肌腠放鬆,而排出汗液,以達散熱的目的。心陽管制排汗,以調節體溫,故有“汗為心液”之說,也說明體溫調節,主要靠心腎兩髒。

但是,體溫的恆定,還要取決於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和人體與外界環境間的陰陽平衡,這兩種平衡又是彼此影響,相互制約的,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這種平衡的實現,主要靠機體的調節機能。如外界陽氣盛(溫度高),體內產熱就少,消耗精微相對也少,另一面散溫多,出汗多,而尿則少;如外界陰氣盛(溫度低),體內產熱就多,精微消耗相對也多,另一面散溫少,出汗亦少,而尿則多。

這說明內因與外因取得統一,體溫亦可保持正常。以上所述是體溫正常的生理情況。

02

中醫對體溫反常的認識

人體適應外界的寒熱變化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氣溫變化太快或太劇烈,超過了人體的適應機能時,就將失去寒熱平衡的關係,而發生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多有發熱中醫稱為“外感熱病”。

當然,體內適應功能不強,是很關鍵的。故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說。如果人體內某些臟腑功能失調,影響到營衛、氣血的不調或不足,也會產生髮熱,中醫稱為“內傷發熱”。

以上就是體溫反常的病理現象。

03

中醫對發熱的分型

中醫將發熱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

其主要特徵是:外感發熱多是急驟產生,內傷發熱多是徐緩產生;外感發熱多是熱度較高,內傷發熱多是熱象不劇;外感發熱多是短暫的,內傷發熱多是持續的。

下面著重討論外感發熱的型別。

外感為六淫所傷。六淫分陰陽,寒與溼屬陰邪,又稱寒邪;風暑燥火屬陽邪,又叫溫邪。凡感受寒邪者,謂之傷寒;感受溫邪者,謂之溫病。素體陽盛陰虛者,感邪後從熱化;素體陽虛陰盛者,感邪後多從寒化。

這說明外邪在人身上的表現與體質是有關係的。

1。 傷寒病熱型分為三種:

太陽病:發熱惡寒。

陽明病:發熱,不惡寒、反惡熱。

少陽病:寒熱往來。

2。 溫病熱型分為四種:

衛分:發熱,微惡寒。

氣分:發熱,不惡寒、反惡熱。

營分:高熱而夜甚。

血分:晝降夜高。

以上所有發熱,雖有分型,但都是正邪鬥爭的反映,醫者根據其表現於外的熱型,來研究其病理本質,故熱型只能作為鑑別診斷的一項依據,而非全部。

04

中醫對發熱病機的認識

人體對於氣候的變化,具有調節之機能,從冬至夏,寒來暑往,人體為適應環境,或開放毛竅以洩汗,或收縮肌膚以保溫,所以保持其常溫,不使外邪侵入。故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之語。

若其調節機能有所障礙,則雖遇六氣輕微之變,亦可致病。是以六淫為感冒之誘因,而誘因之得以成立,在於調節機能,未能應變之咎。故此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中醫對於傷寒,說是邪從皮毛而入;對於溫病,說是邪從口鼻而入。

所謂從皮毛而入,是由於寒為陰邪、寒性收斂,寒邪傷人之後,使人毛孔閉塞,不能發汗及散溫,體內溫熱無法外洩,致衛氣集於肌表,故現肌膚髮熱。

此時體外溫度不變,體內溫度增高,相形之下,感到體外溫度偏低,灼熱益甚,越覺肌表寒冷,故病人慾加衣禦寒。

解決這種矛盾,只有用辛溫之藥,使毛孔開放,裡熱外透,這種方法叫作解表。毛孔能恢復正常散溫、就不發熱了。

所謂溫邪從口鼻而入,這是從“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說法而來。因為發熱之後,並不惡寒,或時有汗出。這說明不是毛孔閉塞。

溫邪性熱,傷人之後,多有口乾、咽痛、咳嗽等症狀,口乾、咽痛、咳嗽都是溫邪犯肺所致。肺主皮毛,肺中鬱熱,從毛孔散出,故有汗出,但肺熱未除,溫熱散出以後,還繼續產生,所以有一面發熱,一面出汗的症狀。因為溫病多有肺系的疾患現象,故說邪從口鼻而入肺。

解決這矛盾,就是要一面清肺熱,一面散溫,故要用辛涼之藥,肺熱一平,就不發熱了。

05

中醫對發熱的治療原則

我們知道,發熱不是一種病,而是某一種病的一種症狀,故不能單純為除熱而除熱,應當找出它的病因,病因一除,發熱也就解決了。

但是病因有的雖然相同,而在不同體質的人體上,反映出的病情也不一樣。中醫治病,主要是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由於人體有偏虛、偏實、偏寒、偏熱的不同,因此調整的方法也就多樣化了。

常見的退熱方法有:

辛溫退熱法:如麻黃湯、香蘇飲等。

辛涼退熱法:如銀翹散、桑菊飲等。

清氣退熱法:如白虎湯等。

和解退熱法:如小柴胡湯等。

攻下退熱法:如小承氣湯等。

清營解毒退熱法:如清營湯、清宮湯等。

清熱化溼退熱法:如三仁湯、三石湯等。

表裡雙解退熱法:如三黃石膏湯,防風通聖散等。

以上只是舉其大概,由此可以看出,中醫治療原則,在於調整人體氣血、陰陽、臟腑功能的失調。退熱之法,名為退熱,實系去其病因,一切疾病,莫不如此。

總之,退熱要全面瞭解發熱的原因,然後針對主要原因去治療,所以才有上述各種不同的退熱方法。

現在有許多發熱病,雖然用科學儀器或檢驗找出病源,但中醫還是要根據整體來辨證施治,這就是中醫學的特點。

06

寫在後面

發熱既然不是一個病,而是一個症狀,也就不能以發熱為治療的唯一依據,所以對於發熱,必須全盤瞭解,才有方向可尋。

但發熱仍不失其重要性,因為作為人體內的正邪鬥爭,從發熱的情況,可以作為疾病進退的判斷,這就是對於發熱探討的意義。

一篇文章講透“發熱”這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