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在陝西最不缺的就是帝王的陵寢,帝王在世是九五至尊,過世後也是排場十足。我們離開禮泉縣,往北沒多遠就來到了這座唐太宗的昭陵,這座帝王陵號稱中華最大的帝陵。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僅昭陵陵園佔地面積2萬公頃,周長達60多公里,周圍的陪葬墓就多達200餘座,這些陪葬墓也都是我們熟悉的人物,諸如程咬金、尉遲敬德、秦瓊、魏徵等都是唐太宗一朝的皇室貴胄、公卿將相。陪葬墓數目之多,是歷代帝王陵寢之冠。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俯瞰整座昭陵,以山為陵,這座山就是九嵏山,嵏字是山樑的意思,九條山樑彙集於此,就有了九嵏山這個名字。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昭陵九嵕山地處渭北平原,山底海拔 570 米左右,山後又有群山拱衛,涇水又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左右兩側眾山羅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而浩蕩的渭水又東西橫穿關中平原,還從古長安城下穿過,形成了“渭水貫都”的奇妙景觀。所以,封建堪輿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曆代帝陵之最佳者。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也有碑文記載:原話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即便如此,帝王的墓穴勢必會吸引很多盜墓者,唐昭陵也未能倖免,在昭陵的兩側就有一些明顯的洞口,有學者認為這就是盜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專門去看看關於昭陵有沒有被盜的探討。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整個昭陵加上週圍的陪葬墓,從建設開始一直持續了107年,讓我最好奇的還是秦瓊墓。秦瓊墓在昭陵向南大約10公里的袁家村。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古人坐北朝南,秦瓊墓的位置正好算是南大門,看來李世民即使過世還是想讓秦叔寶當自己的門神。秦瓊是唐代開國元勳,其實據唐史記載秦瓊的地位並不是很高,但隋唐演義描寫的秦瓊深入人心。時至今日秦瓊依然出現在老百姓的年畫中給人們精神上的寄託。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相傳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經常夜不能寐,做噩夢,很是困擾,但每次秦瓊和尉遲恭來到宮裡時這種症狀就好了。李世民想讓秦瓊尉遲恭把守宮禁,可二人身為將軍顯然不合適。他就命宮中的畫匠畫出二人帖在宮門口,這也就是門神的由來。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秦瓊在公元638年病逝,李世民下令把秦瓊葬在昭陵南方十公里的地方,寓意也是在自己過世後依舊為自己把守南大門。秦瓊墓這裡掛滿了人們求的平安符,可見秦瓊正面的影響深入人心。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秦瓊墓所在地就是袁家村,上世紀70年代以前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因為地勢不平又不靠近河流,農業發展落後。點燈沒油、耕地無牛,無論如何我們也想不到這裡如今發展成陝西旅遊第一村,這裡經歷了什麼樣的蛻變?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其實袁家村也是一座古村,早在北宋建隆二年,袁氏避戰亂遷至此地,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距今已經有近1100年的歷史。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為了解決貧困,到了1970年,在郭裕祿的帶領下,人們挖坡填溝,平整土地,打井積肥,把原本靠天吃飯的坡地、小塊地變成了整齊且旱澇保收的水澆地,糧食畝產從1970年的160斤,逐年提高到1650斤,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戶戶有餘糧。貧困村成了農業發展的旗幟。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人們有幹勁了之後,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袁家村先後又建立了水泥廠、印刷廠、海綿廠等一系列自己的實體,在集體的領導下越來越富裕。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

新時代的到來讓傳統有汙染的企業都面臨轉型,袁家村仍舊能及時反應,做出正確的選擇,搭上旅遊這條快車,依靠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旅遊。如今的袁家村已經成了一個4A景區。把陝西的飲食文化彙集在一起,讓遊客來這裡就能深切地感受陝西的魅力。

來禮泉袁家村,體會關中風情,發現秦瓊墓和唐昭陵的巧妙位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