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 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法多

隨著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症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0%~15%的腰痛患者是因腰椎間盤突出症所致。

“腰一痛,麻煩就來了”

腰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腰動不了了”。

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腿部放電樣麻木或疼痛,以及腿腳無力或面板感覺異常。

所以,當出現以上症狀時,就預示著罹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可能性較高,需要儘快到正規醫院接受相關檢查和治療。

中醫的預防方

該病的預防方式可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01

緩解腰椎間盤的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調整用力姿勢和坐姿緩解椎間盤的壓力。

下蹲取物

在腰椎間盤退變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彎腰取物,最好採用屈髖,屈膝的下蹲姿勢,用雙手持物,然後直腰站起。

這樣,主要依靠臀大肌及股四頭肌的收縮力量,減少腰背肌用力,可明顯減輕對腰椎的壓力。

坐姿正確

在坐立位時,可以透過調整桌椅高度,保持上身直立坐姿,避免軀幹前傾或後仰,可以大幅降低對腰椎的負荷。

此外,適當減輕體重,也是減輕腰椎間盤壓力的重要途徑。

02

增強脊柱的穩定性

基於中醫“筋束骨”理論,可以適當進行腰背肌的功能鍛鍊,加強肌肉對脊椎的固定。

主要鍛鍊方式包括小燕飛、平板支撐、臀橋。

中醫養生 | 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法多

中醫養生 | 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法多

中醫養生 | 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法多

腰背肌的功能鍛鍊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先從低強度開始練習,慢慢增加每次練習所做的次數和時間。

需要注意,上述所有型別的功能鍛鍊均需要在硬板床上進行。

中醫的治療方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只有少部分需手術治療,大部分患者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明顯緩解或改善——

01

藥物治療

急性期或初期應以活血舒筋為主,可服用三七、丹參、牛膝等中藥活血化瘀、柔筋止痛。

慢性期或病程久者,體質多虛,治宜補養肝腎、宣痺活絡,可外加杜仲、補骨脂等中藥。

兼有風寒溼者,宜溫經通絡,輔以蒼朮、威靈仙、防風等中藥散寒除溼、通絡止痛。

02

手法按摩

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背部肌肉僵硬,且有明顯的壓痛點,透過手法可使患者腰背部肌肉放鬆、改善區域性微迴圈、促進區域性炎症因子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以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孫樹椿教授為代表的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的“中醫正骨療法”,其三搬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很好的療效。

03

針刺艾灸

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全身氣血執行的通道,具有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資訊的作用。

腰部匯聚了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帶脈等經絡。

因此,可透過針刺相應穴位,如腎俞、命門、委中等,達到疏經調絡、緩急止痛的目的。

此外,針刺阿是穴對治療該病也具有良好療效。

04

溫熨貼敷

對於腰部自覺有寒涼症狀的患者,透過予以區域性熱療促進腰部血液迴圈;此外,熱療過程中輔以藥物,如肉桂、吳茱萸、花椒等,可透過透皮吸收作用,達到抑制區域性無菌性炎症的目的。

05

藥膳調理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許多疾病的發生與正氣不足有關。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源,因此,固護脾胃在疾病的防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且腎主骨生髓,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防治中尤以補腎為要。

日常生活中,可在湯粥等熬製過程中,佐以枸杞子、山藥、熟地、紅棗、核桃肉、生薑等藥物,在調製口味的同時,也可達到補益腎氣、固護脾胃的作用,從而減輕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防治是一個系統規範的慢性過程,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不過,醫生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扮演的僅是輔助角色,更多地需要患者自己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延緩椎間盤退變、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

內容來源:中醫養生微信公眾號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誌社

通訊員:李玉欣 孫磊 王晶晶 秦沙沙 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