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這個時代是一個矛盾的時代。

有的姑娘總是嘮叨著要減肥要瘦,要保持完美的身材,儘管她們看上去已經非常的瘦削了,再瘦下去,還可能會出現問題。

也有的姑娘老說什麼不能讓他人定義自己的身材,即使肥胖帶來的不僅是美觀的問題,更甚至累及健康了,她們也無動於衷。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所以,該瘦到什麼程度,又該胖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好問題。

下面,蹤述君透過一個公式教你如何根據身高判斷自己的完美體型。

教你根據身高判斷你的完美體重

要想知道自己的身高對應的標準體重十分簡單,只需以下這一個公式:

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以一個身高150cm的女生為例,她的標準體重在45kg左右,所以那些身高150cm,但體重連40kg都不到的姑娘們,真的不急於減肥。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也有朋友會問到,自己的體重剛好超過這個標準體重6kg,是不是說明不正常呢?

未必,想要知道自己的體重是正常還是超重/偏輕,也需要一個公式:

體型=(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以一個身高150cm、體重40kg的女生為例,已知她的標準體重為45kg,那麼她的體型則為 -10%,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說明你的體重是正常的,如果這個數值低於10%為過輕,低於20%則是消瘦;相反,如果超過10%為超重;如果超過20%,就是肥胖了。

所以,大家不要隨意定義他人是肥胖,有可能她只是超重,並非到達肥胖的地步,因為一旦達到肥胖的程度,可能需要聯合一些醫學手段進行減重。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看到這裡,相信會有部分朋友提出質疑,為何會使用這個公式判斷,而不是用BMI判斷呢?

首先要說明,這個公式源於中國質檢出版社與中國標準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營養配餐設計與評價》,並非蹤述君胡編亂造;其次BMI是體質指數,的確可以用來判斷你的體型是否標準,但若是用於判斷你身高對應的完美體重,可能會過於麻煩。

這裡也給大家普及一下BMI公式: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²)

亞太地區成年人BMI正常值為18。5~23,>23屬於超重,25~30屬於肥胖,>30屬於極度肥胖,<18。5屬於消瘦。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大家在計算過程中,要直面自己的身高體重,畢竟也是自己運算,沒有必要欺騙自己。如果計算出來的數值不太正常,也不要麻痺自己,該運動的還是需動起來。

為什麼要控制體重?

為什麼在當下這個不要製造容貌焦慮的時代,蹤述君還是建議你得控制體重呢?

拋開美觀問題不談,標準的體重可是與你的健康密切相關。

一項發表在2019年權威雜誌JAMA的文章揭示了中國中年人體重增加與健康結局的關係,研究團隊評估了中國48377名女性(平均年齡47。8歲)和35989名年男性(平均年齡49。6歲)的體重與健康資料,結果發現:從成年早期到中期,每增加5kg體重,全因死亡率大於20%,晚年大機率會受心臟、血管類健康問題影響。然而,在體重指數為18。5至22。9這個標準體型範圍中,並沒有發現體重與健康風險的關聯。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也有另一項針對110多萬亞洲人長達9。2年的研究給予佐證,BMI在22。6到27。5之間的死亡率最低,而BMI大於35的死亡風險高達1。5倍,小於15的風險高達2。8倍,所以過瘦或過胖都不是一種健康的表現。

體重達到多少,更有利於健康?中國質檢出版社給出答案

兩個亞洲人群的體重指數與特定原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

綜述

時代在不斷變換,先是以瘦為美,後有人發現不是符合大眾的白瘦幼標準才為美。誠然,過瘦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放任自己胖下去也不好,那怎樣才好呢?符合健康標準才是最美的。

蹤述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文獻:

Jia G, Shu X O, Liu Y, et al。 Association of adult weight gain with major health outcomes among middle-aged Chinese persons with low body weight in early adulthood[J]。 JAMA network open, 2019, 2(12): e1917371-e1917371。

Zheng W, McLerran D F, Rolland 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death in more than 1 million Asian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8): 71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