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被外界稱為“計劃生育之父”的田雪原,已到了耄耋之年,在此前的幾十年內,他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直至2009年,時值計劃生育政策實行30年,他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人口政策回顧與展望》的文章,提醒決策者這一國策已到轉型之際。

此後,田雪原以最初作為計劃生育決策參與者的身份,逐步公開了當初制定計劃生育政策的歷史過程,且將之看做自己的“責任”。

對於自己被限定的身份,他告訴新浪《新聞極客》:“只不過在歷史階段當中,由於種種原因,參與了決策。”即使被加上種種罪名,也都無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對於自己的理論他也是如此。“我是站得住腳的,是問心無愧的,而且我認為我是完整的。問題出在哪兒?出在你沒有真正的這樣去踐行,那不是我一個理論工作者的責任。”

一、不是公開信變成基本國策

《新聞極客》: 計劃生育政策出臺時的大背景是什麼?

田雪原

:政策當然是針對問題來的。

新中國成立,最早一部分人提出中國要節制生育,後來出現了馬寅初的新人口論、社會學派的節制主義,中國老一代領導人也提出要節制人口。

都認為中國人口太多,勞動力過剩,解決不了就業、穿衣吃飯、發展等問題,因此要控制人口增長。

50到70年代,吃飯要糧票,買東西要工業券,短缺經濟,過剩人口。

就業也是,不能滿足充分就業。幹部下放勞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我們是反著歷史發展運動。

現代化要工業發達,所以一方面要發展經濟,另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增長。因此我覺得當年馬寅初提出新人口論是符合實際的。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新聞極客:不到兩年時間,公開信就變成了基本國策,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田雪原:

不是公開信變成基本國策,是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叫了基本國策。

其實內容還是原來的。你可以講執行力度大了,但政策還是這個政策。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二、田:“我向來不贊成只生一個孩子就是好”

《新聞極客》:政策制定中有沒有意見分歧?是否存在博弈的過程?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新聞極客》:你是政策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怎麼還會不贊成“只生一個孩子好”?

田雪原:

提倡只生一個孩子,我向來不認為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提倡生一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中國要大力控制人口增長,情況在那兒擺著呢。經濟要發展,人口下來一點才能比較平衡,因此我認為當時這樣做是應該的。

我贊成不贊成?還是贊成了,解決這個矛盾,是一個比較快的辦法。我們要是有其他辦法,就不一定選擇這個。

但是有其他的辦法麼?經濟上調控可以關停並轉,人口(調控)總不能讓一部分人先死了。

控制人口只能在出生率上做文章,其他的沒法做文章。控制生育率,提倡生育一個,是一個辦法,然而我不贊成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新聞極客》:不是最好的辦法?

田雪原:

不是最好辦法的含義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中國講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是普遍真理。

這種決策的負面影響是什麼,會不會引起智商下降、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人口性別比失衡?會不會出現四二一家庭結構?這肯定是會的,而且不容忽視。

如果單純為了控制人口,越少越好,那這些問題就會嚴重。

所以關鍵問題在於提倡生育一個孩子多長時間。如果時間很短,搞三年五載,可以,但效果會被慢慢抹平;搞長了,五十年、八十年,甚至有人提出來中國搞一個“無嬰年”,那是不行的。

最後提倡只生一個孩子既非權宜之計,也非永久之計,而是一定時間。就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二十五年左右,不超過三十年的時間。

把這一代人控制住以後,下一代再做父母人口數量就下來了,這樣一代一代下去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了。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三、政策轉型時間超出當初預定

《新聞極客》: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衡,勞動力不足等這些當初預料到的問題,現在已經顯現的很突出了,你想到有這麼嚴重嗎?

田雪原:

如果按照當初預定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三十年,問題不會太嚴重。

到了一代人之後,政策應該改變,認知這個轉變是非常重要的。

你不及時轉變,不按照當時的既定方針去辦,這個問題就不好了。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為此,應制定包括人口自身變動、人口與發展在內的全面發展的人口政策,逐步實現由人口數量控制為主向數量控制與質量提高、結構調整並重轉變,最終過渡到以質量提高和結構調整為主的人口政策。

2014年單獨二孩放開,是又過了五年。

我那裡面提出三條,第一叫雙獨生二,基本做到,第二叫一獨生二,第三叫限三生二。

現在提出了快六年了,還要不要限三呢?限三都不一定了,應該普遍可以生育兩個。

《新聞極客》:這個時間點在此前沒有被放大?

田雪原:

這個時間點當時是寫在報告裡了。

我受命以個人名義撰寫的《附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多長時間為宜》,提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是今後二三十年,主要是20世紀內的事情,進入21世紀以後生育率應該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避免人口年齡結構過度老齡化,超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能力。

但當時重點是控制人口增長,不一定把這些東西都擺明,怕你沖淡他。

四、當年就已預計到老齡化

《新聞極客》:說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但實際上影響的是兩代人。被控制住的這一代人他們的養老問題,以及下一代是否還願意多生都是有影響的。

田雪原:

控制一代人生育率,可以有效控制人口的代際增長,同時帶來的一些問題又不至於過於嚴重。

比如老齡化,搞一代人,下一代就可以生兩個了,甚至還要多一點,老齡化到下邊收了一點,到後邊又逐漸放開,這樣金字塔不會倒立過來。

還有勞動力,這一代可能少一點,中國不是勞動力過剩麼,少一點有利於就業。經濟發展起來以後,容量可以大一點,勞動力也不至於下降的很多,甚至可能回升,帶來的副作用不至於很嚴重。

兩害取其輕,兩利取其重。

老齡化,當初就認為這個問題肯定要出現並且做了預測,現在可以說基本在原來的預料當中。不過我認為當時對老齡化問題的闡發還不夠深入。

繼續生育政策不變,問題就會很嚴重。勞動力供給成了問題,社會負擔成了問題,整個社會節奏、活力出了問題,對經濟發展不利,這應該避免。

我不贊成人口生育率下降是政策的結果。

光政策就行了麼?那不行,得有一定基礎,社會經濟發展進步,觀念、教育這些方面才是基礎,在這些基礎上政策才發揮作用。

但我也不贊成否定,說政策沒有作用,生育率下降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結果,也不是這樣的。

經濟發展,孩子的成本—效益不一樣了。叫你生育三個四個,行麼?

《新聞極客》:人口增長變慢,社會發展很快,是不是良性趨勢?

田雪原

:孩子的成本—效益決定,經濟越發展,培養一個孩子需要的成本越高。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評說】計劃生育制定者田雪原:我問心無愧!

《新聞極客》:“計劃生育之父”這個外界的稱呼,你自己怎麼看待?

田雪原:

別人願意怎麼說怎麼說,我不管,我就是我。我只不過在歷史階段當中,由於種種原因,參與了決策。

觀點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有人)甚至於給我加上種種罪名,這都無所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的東西能不能站得住腳,有沒有影響,是正確還是不正確,都要經過實踐檢驗。

理論有個來龍去脈有邏輯性,你自己能夠自圓其說的有根據的,實事求是的,那就不管別人怎麼評價。

用但丁那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