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不是花花公子而是錚錚男兒

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九月,宋太祖趙匡胤由東西兩路發動了對南唐政權的戰爭。

此時的南唐,主人是元宗李璟的六子李煜(初名從嘉)已經窮途末路,孤立無援。環顧天下,963年荊南高氏政權與湖南周氏政權滅亡;965年後蜀滅亡;971年南漢滅亡。江南吳越依附北宋,此時也就只剩下南唐這一個唯一的割據政權。遠在北方的遼朝,鞭長莫及,愛莫能助。而南唐的管轄地域也只剩洪州、金陵等江南十九州島;軍隊毫無戰力,連成建制的騎兵都無法組建;經濟遭北宋封鎖,對外貿易不暢,甚至連銅錢都成為戰略物資,以鐵錢流通。

李煜,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其人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不過,由於他的筆下總是“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這樣的豔詞,給人以聲色犬馬的印象,所謂“風流秀曼,失人君之度”。

南唐後主李煜,不是花花公子而是錚錚男兒

但真實的歷史並不向後人所想的,面對北宋的虎狼之師,兵弱國貧的李煜堅守金陵一年之久,可算是北宋統一戰爭中除了有遼朝支援的北漢外最艱難的勝利。

北宋對南唐的攻擊,李煜對這個早已意料到的結局也並未慌亂,他一面繼續派使臣上貢“乞緩師”,一面定下了“堅壁以老宋師”的戰略。畢竟此時的南唐無騎兵,野戰非宋軍之敵,加之李煜當年面對後周便是沿江防範、堅壁清野而取得成功。而值得一提的是,李煜也並未因自己因堅壁清野之策退後周軍而產生路徑依賴。在嚴守長江的同時,也以洪州節度使朱令贇率15萬之眾為預備隊,既牽制長江上游宋軍,也可隨時支援各地。

作為南唐的帶路人,李煜的各項軍令都是他透過澄心堂親自下達。以至於將領出兵之際,“招討分兵署字”,卻“不知何往”,因戰前謀劃“皆出澄心堂”。後世如陸游著《南唐書》,說宋軍已經入境,而李煜“猶不知也”,是太過貶低李煜了。

對於宋軍伐南唐之戰,一般印象都是勢如破竹。其實雙方多有拉鋸,戰況激烈,在白鷺洲、武昌、池州等地,史書都記載宋軍大敗唐軍後時隔數月又再敗唐軍,可想而知宋唐兩軍是在反覆爭奪。

南唐後主李煜,不是花花公子而是錚錚男兒

戰爭中,南唐軍湧現了不少奮戰不屈的將士。袁州萍鄉制置使劉茂忠“親操奮擊”,擊敗宋軍。江南統軍使李雄父子八人死戰宋軍,全部殉難。甚至因李煜與其祖、父均禮遇佛教,江南寺廟也主動抗擊宋軍。“廬山圓通寺在馬耳峰下,江左之名剎也。南唐時賜田千頃,其從數百眾,養之極其豐厚。王師渡江,寺僧相率為前鋒以抗。”

宋軍在戰力強盛之下屢敗唐軍,最終形成了對金陵的包圍。但因作戰損耗和氣候原因,“秋暑軍多疫”、“南土暑熾,軍卒疫死”,宋軍已經有了“體士馬,為後圖”和“方議休兵”的想法。李煜堅壁清野的戰略幾乎獲得成功,只待朱令贇率部解圍,這次抗戰便算勝利了。

因此,宋軍兵臨城下時,李煜仍舉行了科舉考試。“是月,江南知貢舉,戶部員外郎伍喬放進士張確等三十人。”後世評價“王師已至城下,而貢舉猶不廢”是李煜“誠不知務者”,則是後見之明的上帝視角了。

然而,朱令贇率軍來援,打算火燒宋軍戰船,不料“適會北風反”,大火反而焚燒了唐軍戰船,導致唐軍崩潰,朱令贇被俘,南唐唯一的機動兵力喪失。如此一來,宋軍無後顧之憂,“百道攻城,晝夜不休”。金陵城中“米鬥萬錢,人病足弱,死者相枕籍”。

局勢無可挽回,李煜展現出帝王而非文人的一面,指揮部隊拼死守衛,還向契丹請求援兵。長達十個月的金陵攻防戰中,因為李煜作為國主堅決抵抗,南唐守軍相當頑強。將軍咼彥、馬承信、馬承俊“力戰而死”,各門守軍都堅守到最後一人一馬,戰死者均血汙不成人形,“諸將戰沒者,猶數十人”。

南唐後主李煜,不是花花公子而是錚錚男兒

公元975年11月,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金陵還是被攻破了。眾多忠於李煜的大臣如陳喬、鍾蒨、廖澄等均自殺殉主。而原本誓言“如其不獲,乃聚寶自焚,終不作他國之鬼”的李煜,卻未能踐諾,向宋軍投降了。

投降前後,李煜做了兩件事,一件很齷齪,一件很漂亮。齷齪的是他焚燬了父親李璟和自己數十年珍藏的圖書字畫,自己既不可得,便不如毀掉;漂亮的是在押送李煜北上之前,宋軍允許他帶上金銀財寶作為日後生活所需。而李煜說國都滅亡了,自己已經是一具行屍走肉,要更多的錢物還有何用?

被押解到北宋都城後,李煜強忍了兩年才被殺,那是因為南唐故土仍有人堅持抵抗:指揮使胡則與左軍招討使柯昶同守江州,在李煜投降四個月後仍堅守不屈。還有袁州刺史劉茂忠、吉州刺史申屠令堅在南唐亡國兩年後,仍堅守吉州、袁州等地不降。北宋留住李煜,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反抗。

隨著江南各地的抵抗都已失敗,公元978年8月13日,42歲的李煜在極度痛苦中被結束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