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亂世出英雄,也出思想家。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感很低的一個朝代。低到什麼程度呢?低到許多人只知有三國、不知有東西晉,只知有隋唐、不知有南北朝。這麼說吧,就算是知道,也就知道個朝代的大概,七七八八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是這近二百年的歷史不精彩麼?不是的,那為了什麼呢?因為亂。

不過,象春秋戰國也亂吶,存在感為啥比南北朝要高呢?這兩個亂世的君王就先不比了,比如楚莊王、齊恆公、秦穆公什麼的。只比春秋戰國之後,還帶出個一統全域、首創中央集權的秦始皇。

秦始皇的至尊級,不是南北朝後,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所能比肩的。即便再往後推,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厲害吧,他也照樣無法望秦始皇的項背。

為啥?因為秦始皇,有首創統一的,國家、集權政府、郡縣制、三公九卿制、文字、度量衡、貨幣、交通、車軌、禮制等方面的功績,無論是在國制、政制、官制還是在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秦朝都有太多的第一了。

這麼多的第一,合成了一個國家統一、各族共生的國基。儘管在日後,這個一統的國家,還是會分分合合、狼煙四起。但中華民族長存於世中的最主要的稟賦,“四海歸一”的初始向心力的記憶,已經有了;血濃於水的民族凝聚力的開山記憶,也有了。

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這麼個曠古爍今、大一統的首席實習機會,經“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手,賦於了我們的民族。這種機會的賦與,恐怕連唐太宗,立於秦之世也做不到,更遑論後世各代、總是在這統一向心力的記憶窠臼裡、拾遺補缺的明君賢帝了。

連帶的,在更後世的人們看來,是不是有了一種“後人栽樹、前朝乘涼”的逆向感覺出來了。況且,這個亂世,還出了那麼多的至尊級的思想家。這也是南北朝所比不了的。

所以,春秋戰國的存在惑,要比南北朝高很多。這皆始於始皇之功、益於百家之力。

亂世不好,是個人都知道。但亂有亂的別樣風采。

它比之於盛世,差了些發展的穩定性,卻多了些開放的相容性。各種思想,沒有太大的官方禁錮。南北朝雖不如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的奼紫嫣紅,但對儒學的反證,卻做得比別的亂世,要徹底得多(另三大亂世,三國、五胡亂華、民國)。

在儒學被破身之後,南北朝率先重啟了老莊的玄學,隨後,又深化了佛道兩教的文化,並以此牢牢掌控著,南北朝之南朝的思想總閥。

這段時期,儒家理論是被邊緣化的。也正因經此反證,儒家才有更霸氣的理由,以王者無敵之姿容,雍容淡泊地遠眺著後世的1500年。

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南北朝,植根於秦漢、承啟於三國、預演於西晉,經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方有東晉。這時,西晉已被夷狄(北方少數民族)所入侵,裂變成雞飛狗跳的16國,有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

亂啊,前後左右、東南西北、亂七八糟、亂打一氣,再加上亂屠漢人。

亂世命苦,這次輪到了北方,南方因為距離五胡兵火的遙遠,卻榮幸的接收了代表著先進思想和先進生產力的西晉世家百工。南方接受了這批”衣冠南渡”之後,在歷史上,首次超越了北方。

仰望歷史的星空,1500年之前的南北朝,曾以隱隱的暗示,昭示著今人。現在的南方,比北方要先進,而這是有上述的歷史緣由孕育期中的。

當然歷史的鐘擺,從來充滿了自偶然性到必然性之間,來回且懸擺、且變身的隨機性。

當時,南方是生機勃勃的南晉,蕭瑟的街道上,佇滿了失意躑躅、逃難的北朝世族,枯萎的百業中,充斥著異地謀生、避禍的西晉百工。就是因為這批失意彷徨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生產力的加盟,南方在愚鈍了好久之後,終於戰戰兢兢地掠地起飛了。

而北朝正在五胡(匈奴、鮮卑、羯、羌、氏)的粗陋的思想文化和粗糙的裂土而冶的壓制下,痛苦的、邊倒退邊呻吟。

終於,北魏的拓跋嗣,一統了移居北方各族少民的十六國(其實遠不止16國,說16國,是因其具有強大而有代表性而已),結束了這場對於漢族來說,空前絕後的人文災難。

當然,16國的建立,也不全都是壞處,至少,少民藉此走入了“融進中華民族”的起跳區。等到北周統一了南北,建立了隋朝。遷陡的少民,就算完全皈依了中華文化,融入了中華民族之中了。

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然後,北魏又亂了,分裂成西魏和東魏。這個時侯,南朝由宋、齊,已過渡到了梁。後來,東魏被北齊搞掉了,西魏被北周上位了。

北齊以鮮卑人為主,故力挺落後的舉國鮮卑化,以改造漢族鮮卑化為已任,政冶混亂、上下異欲;而北周因鮮卑人不佔主流,便務實地實行了胡漢融合、關中本位的政策。顯然,北周插上漢族文化的夢幻之翼後,金光閃閃的隋唐主力、代表著未來的關隴集團,要粉墨登場了。

漢族文化,反客為主地成為北周的決定性力量,縱然,此時的北周君王,還是個鮮卑人。

世人都說,落架的鳳凰不如雞。實際上,這是人們在看到鷹有時侯飛得比雞還要低之時,所導致的誤判。

中華文化,無可辯駁在少民國家裡,取得了統御主流的地位。落難的大哥,終究還是大哥;誰先請來了大哥主事,誰就是中國未來的霸主。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誰取得中原文化的真經,誰就是一統天下的帝王。這與軍事原則中的“得中原者得天下”,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此時,南朝梁已變成了南朝陳。陳宣帝本可趁北齊的衰落,順手滅了北齊。但是,陳宣帝的抱舊守成,以及梁統冶者,晚期過分地注重佛道的出世和無為而冶,以及儒家被肆意的邊緣化,加之軍方的強大和皇室的衰弱,漸漸強大的南方世族對北方遺老的嫌棄,反而在不經意之間,被鮮卑漢化的北周的一頓拳腳,打成了令人驚訝的南弱北強的格局。

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彼時,北周寬容的讓儒學在鮮卑漢化中崛起;彼時,北齊被北周搶在南朝陳下手之前滅掉。同時,連原來屬於南朝梁的地盤,也被北周撥拉去一半,南朝陳只繼承了一半的南朝梁的地盤。

好了,秋意蕭蕭的中原地面上,一對一的對決局面形成了。

北周對南朝陳。

581年,南朝陳被楊堅派部剿滅。實際上,一看地圖,就知道南朝陳非輸不可。地盤,只有北周的一半不到。陳的皇帝叫陳叔寶,他生活奢糜無度、冶國荒廢朝政、閒暇貪杯餐色。荒唐到議定國事,也置於美女張麗華之膝而共決之。朝野竟到了只知張美女,不知有陳後主的地步……。

有著極高文化素養的陳後主,作了一曲美侖美奐的“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讖詞之後,便真的,歸寂於楊堅的兵馬亂蹄之下。

怪不得杜牧長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為什麼,至尊的文人做不了至尊的皇帝呢?文化很重要,儒學也很重要,它們若鑲嵌於帝王之術中,便大放異彩;如若真叫文人去冶國,歷朝下場可悲的,比比皆是。

唉,儕儕君王之中,百無一用是書生啊!好了,泱泱一統的大隋朝建立了,亂糟糟的南北朝,落紅滿地歸寂中。

南北朝歷史的簡述,將你帶出那個時代的中國密室。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