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晚清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廣州、上海、福州、廈門等成為通商口岸,相繼開放。西方傳教士在各口岸甚至內地傳教遊歷,西方的資本、文化、商品、信仰、技術等伴隨著中國門戶的開放與擴大,大規模地湧入,學校、報刊、雜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國內的一些大中城市。

新興產業、新式教育和技術、新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新鮮事物,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激盪,傳統社會秩序的大分化、大改組和大變革在異質文化的衝擊下悲歌激進。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中國傳統社會以士、農、工、商為主的基本職業框架,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走在時代前列的知識分子,再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變亂時代社會政治的虛弱和統治階級的危機,激起了具有憂患意識與參政意識的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情結與變革政治的心態,傳統計程車人在伴隨著鴉片戰爭而來的,歐風美雨的衝擊下,發生著歷史大變局下特有的徘徊、思考與分化。

於是有人依舊專心科舉成名之路,有人跨入新式學堂,有人出國留學或成為外交人才,有人入仕為官,有人潛心學術,有人創辦實業,有人熱衷於教育,有人成為買辦,有人成為專業技術人才,有人致力於新軍或警務,有人投身於革命。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大部分傳統計程車大夫,在

19

世紀的西方文化傳播過程中,逐步接受了近代化知識,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而轉化為近代型知識分子,越來越多的人從傳統中轉變出來,融入時代潮流去支援和從事新式活動,傳統的人才結構及人才流向發生了根本變化。

正因如此,近代中國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維新變法、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立憲、革命等口號不斷湧現,洋務派、維新派、保皇派、立憲派、革命派等層出不窮。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1905

年,一紙詔書結束了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在天下人才自覺不自覺地、走上了不同的近代職業道路之時,進士,這些國家的高階知識分子和中堅力量,其流向也發生了極大變化,走上了更加寬廣的成才之路。

由於進士出身者一般文化素養都較好,事業起點也較高,做出成就者還是多數。一部分投身政界、軍界或工商界,名重一時,也有部分從事各種文化、教育、新聞、出版事業且業績不凡。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從職業角度來看,晚清進士主要有以下幾種流向:在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過程中,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一部分進士淡出官場,退隱鄉里。如徐從樞,咸豐

3

年中式,適逢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迅猛發展,未及出仕,隱於家;光緒

30

年進士雷恆、陳國化,民國後隱居不仕。

而大部分進士由於深受傳統儒家文化薰陶,以學而優則仕為價值取向,纏繞著一種強烈的從政情結,他們入仕為官,有的位極人臣。面對西方精良武器,和資本主義文化的雙重挑戰,一批士大夫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衝開閉關鎖國的牢籠,把視野投向國外,去考察風雲變幻的世界情形和尋求制御之方,在晚清的政治舞臺上大顯身手。尤為突出者。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如同治

2

年探花張之洞,位列封疆大吏,創辦近代工業和新式學堂,編練新式軍隊,修築鐵路,派遣留學生,成為名噪一時的洋務干將;光緒年間進士康有為、劉光第、楊深秀等講求西學,在全國各地創辦各種學會、社團和報刊,領導了轟轟烈烈的維新運動。

立憲派首腦人物譚延闓、湯壽潛等發動了三次立憲請願活動;當革命排滿風雲激盪之際,相當一部分進士如楊詠裳、楊兆麟、劉綿訓等加入同盟會,投身革命,選擇了暴力革命的方式。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辛亥革命後,熊希齡擁護袁世凱竊國,任財政總長和熱河都統,

1913

年與梁啟超、張謇等組,任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湯化龍曾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內務總長、眾議院議長;沈鈞儒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高法院院長。

清朝統治受到極大的威脅,鎮壓農民起義的重擔終落到了漢族地主手中。國危民難之際,在積極入世,關注社會現實,以治國平天下為價值取向的經世致用思潮的薰陶下,進士出身的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等投身於動盪的社會變局之中,白手起家建立湘、淮軍。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一大批有功名出身的人才進入湘、淮軍營,或成為幕僚,襄辦軍務,或成為干將,橫刀立馬,力挽狂瀾。如劉秉璋、何璟、沈葆楨、駱秉章、吳汝綸、吳嘉賓、李甲先、李宗羲、蕭世本、梅啟照、王家璧、李瀚章、李映棻、林發深等皆出身進士。文人立武勳,形成一股士紳軍人化的潮流,構成了晚清進士向軍界分流的開始。

爾後為抵擋列強的侵入,有識之士變革軍制,編練新式陸、海軍和派遣軍事留學生,如李鴻章致力於籌建北洋海軍,張之洞、劉坤一創辦自強軍,胡燏棻、袁世凱編練定武軍等。大批有志青年進入軍事學堂或者出國留學,在晚清軍隊的近代化建設過程中,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這都說明了在時代鉅變中傳統的科舉士人,對時局的把握和對自身的重新定位。

內憂外患的衝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使晚清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在中國早期近代化的揭幕時期,有少數具有遠見卓識、積極提倡向西方學習,導引中國走向世界的官僚士大夫,富於開拓精神,置個人的禍福榮辱於不顧,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遠渡重洋,在清末外交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875

年由於馬嘉理案件,清朝派郭嵩燾為正使、劉錫鴻為副使赴英辦理,隨後即常駐英國,這是清朝駐外使臣之始,之後,在德、美、日、法、俄等國也陸續派駐了使臣,在橫濱、漢城、紐約、舊金山等地設立了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