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帝王史(商)

商湯(商朝開國君主)

中國曆代帝王史(商)

商湯即成湯,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稱成、唐、大乙,宗周甲骨與西周金文稱成唐),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建立商朝後稱王在位12年。百歲而崩,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今河南商丘北面。

生平

在夏朝的諸侯方國中,商國自上甲滅有易以後,勢力逐漸發展壯大。農業和畝牧業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過渡到奴隸制。為了向外發展勢力,掠奪更多的奴隸和財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個商侯時,曾兩次遷徙,一次是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次是由殷又遷回商丘。到了主癸時,商國已是一個具有國王權力的大國諸侯了。

即位為君

主癸死後,由他的兒子湯繼位為商侯。湯又名履,古書中說:“湯有七名”。見於記載的有:湯、成湯、武湯、商湯、天乙、天乙湯。甲骨文中稱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稱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後人祭祀湯時所稱的廟號。在古書中還被尊稱作武王。

商湯繼主癸作諸侯時,夏朝的統治者是桀,他驕侈淫逸、寵用嬖臣、暴虐無道,對民眾及所屬方國部落進行殘酷的壓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與反對。夏朝的統治風雨飄搖,國勢漸衰。

夏桀初繼位時,曾有振興夏王朝的雄心和抱負,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眾諸侯畏懼而臣服。桀被不斷的軍事勝利衝昏了頭腦,他自比為太陽,開始變得暴戾無道。賢臣關龍逢多次進諫,桀甚為憤怒,將關龍逢處死。太史令終古把占卜的凶兆,哭泣著送給桀,桀不屑一顧。終古逃到商國,商湯大喜,將此事遍告諸侯,商湯就選擇了這個有利時機,開始做滅夏的準備。

商湯滅葛

葛國(今河南寧陵)是亳西面的一個方國,在夏王朝所屬的方國中並不算大。葛伯忠實於夏桀,是夏桀在東方地區諸侯國中的一個耳目。湯恐葛伯妨礙他滅夏,將他的活動報告給夏桀,就想爭取葛伯不再為夏桀效力,助商滅夏。葛伯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就連視為國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願執行了。湯得知葛伯已有很長時間沒有舉行過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詢問原因。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發達,有大量的牛羊,就說:“我們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許多牛羊,我們現在沒有牛羊,拿什麼祭祀呢?”商使回報給湯。

湯聽使者回報說葛伯之所以不舉行祭祀是沒有牲口,就派人挑選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給葛伯送去。葛伯見商湯相信他的謊言,居然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將牛羊全部殺來吃了,仍然不祭祀。湯得知葛伯又沒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詢問為什麼不祭祀?葛伯又說:“我們的田中種不出糧食來,沒有酒飯來作貢品,當然就舉行不了祭祀。”湯得知葛伯是不關心人民生產,只知享樂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幫助種莊稼。

葛國人民在葛伯這個昏君的統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當然更不能為亳毫人提供飯食。湯派商邊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飯,給幫助耕種的亳人吃,送酒飯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板的人來後,將酒飯搶走,還威脅說不給就要被殺死。有一次,一個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搶劫,竟被葛伯的人殺死。湯見葛伯是死心塌地的與商為敵,不能再用幫助的辦法來爭取。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殺了。因為葛伯不仁,葛國人民早就怨恨,見湯殺了葛伯,就表示願意歸順商。湯將葛的土地、人民、購物全部佔有,組織葛的人民從事農耕,發展生產。

湯滅葛的行動,在諸侯中不但沒有人反對,還指責葛伯的不仁,被殺是咎由自取。有的諸侯、方國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還盼望商湯前去征伐,願意從夏王朝統治下解脫出來歸順商湯。還有一些諸侯、方國就自願歸順湯,湯對歸順的諸侯、方國都分別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顯然是居於一個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國王的權力。這樣,商湯從伐葛國開始,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勢力,所以有“十一徵而天下無敵”之說(《孟子·滕文公下》)。

賢相輔佐

商湯與有莘氏通婚後,運用賢臣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以亳(今河南商丘市)為前進據點,積極治國,準備滅夏。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兩個身世和經歷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個奴隸主,從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個奴隸,從他少年時代起就過著流浪生活,後來成為商湯妻子陪嫁的奴隸,湯差使他在廚房幹活。伊尹很有才能,為了讓湯發現自己,故意有時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時卻或鹹或淡。有一次,湯就此事責問他,他就趁機向湯談論了自己對治理國政的見解。湯大為驚奇,知道他是一個賢才,就免除他奴隸的身份,任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謀劃下,湯積極準備滅夏。他們都很有才幹,看見夏桀的暴虐,殘害人民,不關心生產,只知淫樂,引起了人民的咒罵,諸侯的叛離,深知夏王朝的滅亡已為時不遠。他們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個有力的諸侯,推翻夏桀的統治才能辦得到。他們看見商的勢力在東方地區諸侯國中是最強大的一個,認為商湯是一個理想的諸侯,於是先後透過不同的途徑來到了商湯身邊。

湯是個識才之君,任用了二人為左右相。商湯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輔佐,首先是治理好內部,鼓勵商統治區的人民安心農耕,飼養牲畜。同時團結與商友善的諸侯、方國。在商湯的仁義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動下,一些諸侯陸續叛夏而歸順商,歸商的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個,商湯的勢力也愈來愈大。

伊尹臥底

商湯首先在政治上採取了爭取民眾和與國的政策,開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勢,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在軍事戰略上,他在賢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輔佐下,巧妙謀劃,“先為不可勝”,逐一剪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後一舉攻克夏邑。

伊尹向湯出謀,由他親自去夏王都住一段時間,觀察夏朝的情況。湯準備了方物(土特產)、貢品,派伊尹為使臣去夏王都朝貢。伊尹帶著隨從、駕著馬車、馱著方物、貢品來到夏王都。伊尹在夏都,取得夏王妃妹嬉的寵信。三年後的一天,妹嬉對伊尹說,桀做了一個夢,夢見天上兩日並出,相互搏擊,一日勝,一日不勝。伊尹認為,這是滅夏的時機到了,迅速回到商都,告訴了商湯。

伊尹向湯獻計說:“夏自禹建國以來,已經歷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天子。雖桀暴虐無道,民有怨恨,但在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時機再行動。”於是伊尹和仲虺商議後,向湯獻了一策,就是不能急於出兵伐桀,還要蓄積更大的力量,繼續削弱擁護夏王朝的勢力,等待時機。湯接受了伊尹的主張,做了積極的準備。

商湯被囚

時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商王國赤地百里,但商湯決定發兵。夏桀舉行盟會,有緡國未到,並且公開叛亂。夏桀決定先滅有緡,再滅商。與有緡的戰爭使夏桀盡失精銳之師。

自夏桀滅有緡氏以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諸侯、方國中,雖然叛離者不少,但擁護夏王朝的也還不少,忠實於夏桀的也不是沒有。在東部地區就有三個屬國是忠於夏桀的:一個是彭姓的韋(今河南滑縣東),一個是己姓的顧(今山東鄄城東北),一個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境內)。這三個夏屬國的勢力都不小,他們所處的地區又與商較近。湯滅葛以後,又征服了一些不歸順商的諸侯、方國,所謂“十一徵而天下無敵”。但這三個方國執意以商為敵,他們監視著商湯的活動,還經常向夏桀報告。

湯和伊尹、仲虺決心除掉這三個夏桀的羽翼。就在準備進徵韋時,夏桀得知湯還在繼續征伐諸侯,擴大商的勢力,於是派使臣至商召湯入朝,湯沒有拒絕就帶領隨從來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湯已來到,就下令將湯囚禁在夏臺。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將湯囚禁起來以後,就蒐集了許多珍寶、玩器和美女獻給夏桀,請求釋放湯。夏桀是一個貪財好色之徒,看見商送來的許多珍寶、玩器和美女,非常高興,也就下令將湯釋放回商。夏桀囚湯之事在諸侯、方國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紛紛投奔商,願助湯滅夏,同一天就有五百個諸侯到湯那裡去任職。

揮師東進

湯回商以後,被囚禁的痛苦經歷使商湯更堅定了滅夏的決心。見叛夏歸商的人愈來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議征伐韋和顧國的事。經過一番謀劃和準備之後,湯和伊尹就率領了助商各方的聯合軍隊,先對韋進攻。湯率大兵壓境,韋連求援都來不及,很快就被商軍滅亡。韋被滅,顧國勢單,湯接著又揮師東進,乘勝也將顧國滅了。韋、顧二國的土地、財產、人民盡歸商所有。

商滅昆吾

夏桀下令罷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後,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軍向商進攻。伊尹見昆吾死心塌地效忠於夏桀,一心與商為敵,就請湯率軍迎戰昆吾。一戰而大敗昆吾軍,再戰而殺夏伯滅昆吾,並昆吾土地、入民入商。湯還採納伊尹的建議,停止朝貢夏朝以試夏桀的實力。訊息傳到夏都,桀召九夷之師攻商,商湯見桀還能調動九夷族的兵力,知道夏的勢力還很強大。商湯知道時機不到,就馬上向桀請罪,卑辭厚禮表示臣服,恢復進貢,去掉了桀心中的芥蒂,贏得了等待時機的時間。一年後,因桀反覆無常,昆吾又是助桀為虐,與商為敵,九夷的首領們也看出夏桀不會長久,就不聽調遣。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殘暴統治,紛紛叛離,使桀的力量大為減弱。

興兵伐夏

公元前1766年,商湯在景亳誓師,宣告夏桀的罪行。商湯正式興兵伐夏。湯和仲虺、伊尹率領由七十輛戰車和五千步卒組成的軍隊西進伐夏桀。夏桀調集了夏王朝的軍隊,開出王都。夏商兩軍在鳴條之野相遇,展開了大會戰。

會戰開始之前,湯為了鼓動士氣,召集了參加會戰的商軍和前來助商伐夏的諸侯、方國的軍隊,宣讀了一篇伐夏的誓詞。商軍經湯動員以後,士氣大振,都表示願意與夏軍決一死戰。夏軍士氣低落,人有怨心。兩軍交戰的那一天,正趕上大雷雨的天氣,商軍不避雷雨,勇敢奮戰,夏軍敗退不止。夏桀見兵敗不可收拾,就帶領五百殘兵向東逃到了三*(上兇中八下文)(今山東定陶北)。三*是夏王朝的一個方國,三*伯見夏桀兵敗逃來,立即陳兵佈陣以保夏桀,並揚言要與湯決一死戰。湯和伊尹見夏桀投奔三*,即摩師東進。商軍和三*軍在(成耳)(今山東汶上北)交戰,結果商軍打敗三*軍,殺了三*伯,奪取了三*伯的寶玉和財產。夏桀見三*又被湯所滅,仍就帶了那五百殘部向南逃走。湯和伊尹率軍緊迫不放,夏桀逃到了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商軍追至南巢,夏桀又想從南巢逃跑,但是剛走到城門口就被商軍捉住。

湯將夏桀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商朝建立後的第三年,夏桀就憂憤病死在亭山。

湯和伊尹為了徹底消滅夏王朝的殘餘勢力,又率軍西進。因為韋、顧、昆吾和三*這樣一些較有勢力而又忠於夏的方國都被商湯所滅,商軍在西進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佔領了夏都斟(尋耳)。夏朝的親貴大臣們都表示願意臣照於湯。湯和伊尹安撫了夏朝的臣民後,就在斟(尋耳)舉行了祭天的儀式,向夏朝的臣民們表示他們是按上天的意志來誅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歷數”(帝王相繼的世數)已終。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滅亡。湯先征伐韋、顧兩國,然後滅昆吾和夏桀。

湯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後就率軍回到了亳。這時期商的聲威已達於四方,各地的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長們部紛紛攜帶方物、貢品到毫來朗賀,表示臣服於湯。數月之間,就有“三千諸侯”大會於亳(《逸周書·殷祝》)。

建立商朝

湯經過二十年的征伐戰爭,最後滅了夏王朝,統一了自夏朝末年以來紛亂的中原,控制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其勢力所及,遠遠超過了夏王朝。就連遠居西方地區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來朝見,都說商湯是他們的君主。湯滅夏後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礎。由於商湯以武力滅夏,打破國王永定的說法,從此中國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稱“商湯革命”。

湯建立商朝後,對內減輕征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從而擴充套件了統治區域,影響遠至黃河上游,氐、羌部落都來納貢歸服。

四百多年前夏禹建國時在塗山大會諸侯時,“執玉帛者萬國”。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這些上萬的“諸侯”由於兼併、融合,到湯建國時,只有“三千諸侯”。但是這時商湯統治的地域遠比夏禹時大。

湯對前來朝賀的諸侯皆以禮相待,湯自己也只居於諸侯之位,表示謙遜。“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史記·殷本紀》)。也就是在“三千諸侯”的擁護下,湯作了天子,告祭於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湯二十五年,商湯命伊尹作《大濩樂》。初巡狩,定獻令。湯二十七年,商湯遷九鼎於商邑(今河南商丘)。 湯二十九年,商湯百歲而崩。

以上就是我帶來的本期內容,不知道你們對於以上的內容有沒有自己的看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們不一樣的見解哦。謝謝啦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