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自古帝王之心不可測,尤其是多疑的帝王,可同患難,卻難以共富貴;畢竟,帝王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平定天下後,功高蓋主的權臣大多難有好結果。不過,也有許多理智的聰明人,懂得功成身退,給自己一個安然的未來。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說到功成名就後懂得急流勇退的功臣就不得不提范蠡,在公元前493年春秋時期,與越王勾踐一同入吳國為奴三年;為奴期間,不斷為勾踐出謀劃策,令勾踐臥薪嚐膽,終得實現霸業,重回越國。

按理說范蠡為勾踐立下了如此大功,霸業得成後自該享受權力與地位,但范蠡心中卻很清醒,他知道功高蓋主的道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況且勾踐此人,可與人同患難,卻難以安寧時候相處;因此范蠡功成名就後當即辭官離去,泛舟五湖,以平民身份遊歷大好河山。

正因為范蠡處世如此理智,即便疑心如勾踐,也未在之後為難范蠡絲毫,使范蠡老年得以安然。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春秋末期齊國的孫武就沒有范蠡那般好的時運了。雖然孫武也是聰明人,立下累累戰功卻並不居功自傲,為人處世十分謙和。可即便如此,他的君主卻是隻聽得進讒言的夫差,對戰功煊赫的功臣名將總是猜忌。

終於,在至交好友伍子胥被吳王夫差猜忌致死後,孫武不再為吳國對外戰爭出謀劃策,辭官隱居鄉間。

雖然因伍子胥之故,孫武有了先見之明離開吳國朝政這趟渾水,但終究自身抱負難得實現,鬱鬱而終。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王翦就比孫武的運氣要好得多了,王翦比孫武更早看到自己君主的固執己見,急流勇退,得以善終。

王翦是秦王嬴政麾下最為得力的大將,在嬴政統一六國的大業中,為秦國攻破燕國都城,又消滅楚國;可以說,秦國統一天下的霸業,六分之五都是王翦與其子王賁打下來的,是絕對的大功臣。

但在統一天下後,王翦並沒有繼續身居高位令嬴政忌憚,反而稱病辭官,急流勇退,迴歸故里,得以善終。

相比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白起與李牧,王翦的結局可以說是好上太多。看來,功成身退才是作為權臣的大智慧。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同樣擁有這樣大智慧的還有戰國末期韓國的張良。張良是西漢的開國功臣,被劉邦稱讚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大智者。

張良最為出名的事蹟就是鴻門宴上運用無雙智謀助劉邦安然脫身,而後協助劉邦贏得了楚漢戰爭,這才有了劉邦建立大漢王朝。

張良的智慧,多次使劉邦轉危為安,也多次避免了劉邦決策上的失誤,這才有劉邦得民心,勝項羽的結果。同樣,也正是因為張良的智慧,在天下大定後,張良不戀權位,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以體弱多病為由,閉門不出,不再過多涉及劉邦的朝政之事,在朝堂上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也正因為這樣的可有可無,才令張良得以安度晚年。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與張良同為“漢初三傑”的蕭何,與張良一樣有個不錯的結局。不過與張良不同的是,蕭何並不是一開始就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而是在身邊許多人的提點下,才意識到自己身居高位的危險;因此不惜自汙名節、散盡家財以保性命。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同樣以獻上家中錢財保性命的還有南宋名將韓世忠。

韓世忠曾在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與劉正彥的兵變時集兵救下宋高宗趙構,因此,在岳飛被陷害之時,即便韓世忠為岳飛說話,趙構也因著這份救命之情沒有對韓世忠有何處罰。

但眼見忠臣良將被莫須有罪名誣陷致死,兔死狐悲,韓世忠對朝廷與自己忠心的君主失望至極,於是上書辭官養老。

自辭官歸鄉後,韓世忠閉門謝客,絕不談論兵事,時常騎驢攜酒,縱情遊覽西湖,即使是昔日的部下,也很難見他一面。也多虧韓世忠表現出如此“墮落”情狀,才得以老年安然。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所謂“功成身退”,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畢竟,人對於權力都有天生的慾望與嚮往。所以,當身處高位之時,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對局勢的認知,不得不令人敬佩!

歷史已經成為過去,只願以史為鏡,我們都是知進退的“聰明人”。

功成身退後安度晚年的權臣:助帝王平定天下只是“經過”

(歡迎大家與我分享更多功臣名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