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究竟坑了誰?

秦始皇究竟坑了誰?

秦始皇“

焚書坑儒

”一事,略有歷史常識的人無不知曉。有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活埋的四百六十餘人不是知識分子,全是盧生一類煉丹的術士、江湖騙子,死有餘辜,並指出“焚書坑儒”的說法有誤,準確的表述應該是“焚詩書,坑術士”。秦始皇活埋的是術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說是在歷史過程中不斷演變形成的,這很可能緣於儒家學者對秦始皇使用法家那一套治國之術以及焚燒詩書的本能抵制,對秦始皇的暴力行為進行了放大。

這種觀點顛覆了兩千多年的傳統說法,確實很有“創意”。但

學術創新必須以切實可靠的事實為依據,絕不能信口雌黃。

秦始皇究竟坑了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開始學習寫作,寫了一篇《不許歪曲“焚書坑儒”的性質——駁羅思鼎的謬論》的批判性文章,發表在一家學報上。

對於“坑儒”,我當時認為坑的大部分是術士,少數是儒生。如今,讀過上述觀點的文章後,我又懷著好奇心,想檢驗我過去的觀點是否正確,便查閱了相關資料。仔細思考一番,卻怎麼也得不出秦始皇活埋的都是術士的結論。

首先看看“坑儒”事件發生的經過。

此前,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先後派遣方士徐福和盧生、韓眾、侯生、石生等帶領童男童女去求仙藥。始皇帝三十五年(前 212),侯生與盧生在私下議論秦始皇天性剛戾自用,以為自古無人可及;專任獄吏,樂以刑殺立威,天下畏罪,誰也不敢說他的過錯;日益驕橫,事無大小,皆取決於他。他如此貪於權勢,不可為他求仙藥,遂不告而逃。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寫道:

秦始皇聞侯生等逃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徐福)等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我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

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由上述過程可知,

秦始皇花費鉅額金錢派術士去求仙藥,藥未求到,有人業已攜款潛逃,還說了他的壞話,他受到欺騙,的確異常惱怒。

但卻沒有一字表明他因此直接下令殺害術士。原因在於他仍妄想長生不老,尋求仙藥之心不死。關於這一點,還可從其後的事實中得到驗證。

秦始皇究竟坑了誰?

“坑儒”兩年之後,他再次去山東琅琊,“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的徐福等人非但沒有畏懼被殺害而逃避,反而前往謁見他,詐稱仙藥可求,只因被大鮫魚所苦,不能到達海中的蓬萊,所以找不到仙藥,請派善於射箭的人跟著一起去射殺大鮫魚。秦始皇呢?只命令他們攜帶捕魚工具入海,並親自跟著上船,準備用連弩射殺大鮫魚,從琅琊一直航行到芝罘。這一事實說明,秦始皇並無殺害術士之意,否則,徐福等人逃脫不了一死。

由上述過程亦可知,秦始皇使人查訪的物件是“諸生”,命令御史審訊的是“諸生”,輾轉告發、牽連的還是“諸生”,被活埋的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當然也是“諸生”。從查訪到活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其間根本沒有提到術士。因此,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秦始皇活埋的是“諸生”,不是術士。

術士即方士,這一派人專門求神仙、鍊金丹,與“諸生”不是同一個概念,不能將被活埋的“諸生”以術士替代。“諸生”是些什麼人?活埋之後,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立即諫道: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扶蘇口中的“諸生”“皆誦法孔子”,實乃儒家弟子。看一看《史記·叔孫通列傳》,就更加不容置疑了。其中寫道:

“陳勝起山東,使者以聞。二世(秦二世胡亥)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陳,於公如何?’博士諸生三十餘人前曰……”

“諸生”就是“諸儒生”的簡化,指許多知識分子。一般的讀書人,包括在朝的博士,當時也稱儒生或儒。

司馬遷確曾寫道:“

焚詩書,坑術士。

”如果僅看這兩句,自然可以判斷為活埋的都是術士。然而事情並非如此。這兩句話是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寫的,原文為: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顯然,這裡所說的術士是指研習“六藝”的儒生,故在被“坑”之後,“六藝從此缺焉”。倘若都是不研習“六藝”的江湖騙子,“六藝從此缺焉”便成了畫蛇添足,純屬多餘。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在《秦始皇本紀》中寫的是“坑諸生”,在此處又寫“坑術士”呢?原來,有些術士能讀書識字,算是知識分子,故術士有時也被稱為儒生。不過他們是儒生中的一個懂得陰陽災異的特殊派別,與真正的儒生不同。所以司馬遷雖然寫的是“坑術士”,為避免人們誤會,又立即在其後加上一句“六藝從此缺焉”,將術士嚴格限制在研習“六藝”的範圍之內,以示與特殊派別的江湖騙子有所區分。倘若無視“六藝從此缺焉”,那就歪曲了他的原意。

總之,要說活埋的四百六十多人當中有極少數江湖騙子,那是可能的;但若說均為江湖騙子,沒有知識分子,雖很新鮮,究竟不是歷史事實。秦以後“焚書坑儒”的傳統說法沒有錯誤,並非為了揭露秦始皇的暴行而故意放大。

秦始皇究竟坑了誰?

秦始皇“坑儒”是典型的滅絕人性的殘暴行為,總的目的固然是搞思想文化專制,妄圖封住人民的嘴,讓人民老老實實地服從他的統治。但直接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如此殘暴呢?過去史學家總愛從政治立場,從儒生們不知時勢變異、總愛“以古非今”等方面進行分析,從不涉及個人性格、品德,以致有許多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釋。考察一下秦始皇的為人,對其“坑儒”的動機或許就不難理解了。

秦始皇繼立為王時十三歲,由於年幼,掌握實權的為相國呂不韋。呂不韋雄心勃勃,招致賓客遊士,欲並天下。以後實權又轉入長信侯嫪毐之手。可以說,他即位的前十年,不可能有多大作為。

他真正親政時二十多歲,至秦吞併六國,還不到四十歲。統一天下,結束各國紛爭的混亂局面,人民少受離亂之苦,其中無疑有秦始皇的一份功勞,但也應看到出謀劃策的文臣李斯等人和指揮有方的武將蒙驁、王齮、王翦等人及浴血奮戰的廣大將士所起的重大作用。秦始皇則不然。滅六國之初,他對丞相、御史說:“

寡人以渺渺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

”命他們商議一下。硬是貪天之功,據為己有,把別人的功勞全部抹殺。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很會拍馬,討論後答道: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人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

秦始皇究竟坑了誰?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不是稱皇,就是稱帝,其後的最高統治者皆稱王。秦始皇思考一陣,在“三皇”與“五帝”中各取一字,號稱“皇帝”,表示功德高於三皇,蓋過五帝。接著又下令以他“

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以至於千萬世,傳之無窮

”。並追尊其父為太上皇。這是他的一大“創新”,為此後的歷代君主所承襲。

秦始皇自以為神聖、偉大、英明、正確,從古至今,無人可及,傲視天下,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狂妄至極。為要人們永遠記住他的功勞和德澤,對他感恩戴德,世代讚頌,他再次“創新”,到處建立聖政碑,宣揚誅伐之功,記述巡幸之跡,自吹自擂,唯恐別人不知,埋沒了他的英名。

像他這種狂妄至極的人物,勢必只愛聽周青臣之流的阿諛奉迎之詞,容不得半點聲威受損。如三十六年(前 211),天上一顆星星墜地變為隕石,有人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幾個字。他聞報即派御史逐個審問在隕石旁邊居住的人,見沒有人承認,便把他們全部殺掉。但他還是“不樂”,於是又“使博士為仙真人詩及行所遊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聽不到老百姓歌功頌德,他就利用大權命樂人歌頌。再如,他所訂的法律之所以有“

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

”這樣空前絕後的苛酷條款,就是因為害怕人民在一起議論他的罪行,予以嚴禁。即使原六國的歷史書籍對秦國“有所刺譏”,他也不能容忍,下令燒燬。至於自我反省,那就更談不上了。

故他開始雖因術士們的欺騙而非常憤怒,但並未下令殺害。而一聽到諸生們“或為妖言,以亂黔首”,也即損壞了他自以為高大無比的形象,傷害了他那狂妄驕橫的虛榮心,危及了他的極端專制統治,他就無比暴怒,斷然下令“坑儒”了。

-

END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選編自《底色:侯宜傑讀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