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夫-錢謙益:我本欲殉國,怎奈小妾不認可?

錢謙益:我本欲殉國,怎奈小妾不認可?

堯曾問於舜:“世界上什麼最貴?”舜回答說:“生命最貴。”

古今中外關於生死的態度千奇百怪。一般而言,人皆貴生而惡死,但對於死亡,卻有懼死、祈死、順死等幾種迥然不同的態度。

劉立夫-錢謙益:我本欲殉國,怎奈小妾不認可?

一、 祈求永生

古代帝王祈求永生的不在少數。比如秦始皇,派了五百童男童女往東海求取長生不老藥。李世民親征高麗後,視道教丹藥為己命。明世宗尚道家,崇其延命煉丹之術,為此二十多年不上朝。

在諸多求生的帝王中,東晉的晉哀帝第一個為此而獻身。晉哀帝22歲即位時就開始追求永生。他案頭擺的是《抱朴子》,皇宮中建的是煉丹房,夜以繼日工作的是術士。晉哀帝把煉製的丹藥當寶貝,一日三藥,從不間斷。結果,服一年,朝政不能自理;服兩年,生活不能自理;服三年,一命嗚呼。

劉立夫-錢謙益:我本欲殉國,怎奈小妾不認可?

二、 死亡是一種解脫

持這種看法的多是西方人,如米開朗基羅。這位偉大的雕塑家認為“死是生命中唯一的幸福”。因此,當有人慶祝孩子的出生時,他說“活著是為了承受苦難”;當他侄子第二個小孩夭折時,他寫去賀電。在他看來,最不幸的是在世間羈留最久的。

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甚至提出“以一種歡樂的心情等待死亡”。在他看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迴歸自然。在死亡這一過程中,構成生命的元素沒有受到損害,反而為自然生命的再生做出貢獻。因此,滿意地結束這段旅程就好。

我國的荀子也提出“以死為安”,視“死”為安息之城。他發出感嘆:“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不過,在他看來,對待死亡的態度有小人與君子之別:小人怕死,君子則是無所畏懼。

劉立夫-錢謙益:我本欲殉國,怎奈小妾不認可?

三、順其自然,好死不如賴活著

歷代的思想家,道家人物對於生死看得最淡。因為道家認為“萬物皆一”,生死亦然,對於生死,不可執著,順其自然便是,所以便有莊子妻子去世、莊子卻“鼓盆而歌”的灑脫。

儒道二家,雖然不如道家看得透,但大多也想得通。孔子以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當他的弟子伯牛病重時,他雖心痛,但也只是感慨這就是“命”,斯人而有斯疾。儒家還提出“殺身成仁”,為正義獻身的生命價值觀。這個看大墨家也認同,可以視死如歸,“萬事莫貴於義”,人為大義而死是值得的。

但是,儒家的信徒未必人人能做到為正義而獻身,畢竟求生才是本能。明末清初的大文人錢謙益就是一個典型。

劉立夫-錢謙益:我本欲殉國,怎奈小妾不認可?

明末,清兵入關,明朝大臣或是抵抗而死,或是逃命,或是出降而榮。柳如是力勸錢謙益以身殉國。錢謙益同意了,還聲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盡——投水而已,卻搞的人盡皆知。可笑的是,錢謙益從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陽西下,都沒投湖,原因是 “水太涼了”。一個欲意殉國的人竟怕水涼。反倒是柳如是奮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

後有人指責錢謙益大節有虧,他大言不慚:“我本欲殉國,奈小妾不予可?”如此無恥,難怪陳寅恪會在晚年雙目失明後,還專門寫出40多萬字的《柳如是別傳》,為柳如是辯護,痛斥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