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種族主義思想是怎樣來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思想意識形態進入一個較為混亂的時期,各種思潮彼此起伏,對理性主義、民主主義、人本主義形成嚴峻挑戰。種族主義就是在這些潮流中逐漸誕生的。

其實,古代早已出現了種族歧視、種族偏見、種族壓迫的思想、行為。不過,現代的“種族主義”逐漸上升並形成理論,超出宗教所劃分的“異教”範圍,更像一種世俗化產物。

納粹的種族主義思想是怎樣來的?

按照該理論,人歸屬於價值不等的種族,不僅“進化度”不同,價值也不同,因此要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種族。

19世紀後半期, 整個德國社會開始氾濫各種主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其中種族主義最不好的形式就是反猶太人。

正如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德國“反猶太人”由來已久,每當出現動盪,猶太人總會成為種族偏見的焦點。

比如1881年,225萬人請願簽名了一份“反猶太人請願書”,交到了首相俾斯麥手中。

該“請願書”要求:禁止猶太人移民,禁止猶太人從事教育以及擔任某些高階職務。

納粹的種族主義思想是怎樣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批東方猶太人進入德國,他們通用意第緒語,著土耳其長袍,留黑色捲髮,逐漸形成一個排外團體。給當時很多德國人的感覺就是,這個有點不一樣的“社會群體”,正以“國中之國”的身份,硬生生地擠入德國社會中。

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認為:人應當以種族劃分,世界上各種人種劃分為文明的創造者、文明的承載者及文明的破壞者三大類,雅利安人——北歐日耳曼人,為一切高階人類創造者,是文明創造者、維護者,而猶太人、吉普賽人則為劣等種族、文明的破壞者,就應被淘汰,直至滅絕。

接著,他又按照猶太人在歐洲歷史不允許擁有土地的事實,認為“雅利安民族和猶太民族求生的方式不同——雅利安人為了生存鬥爭的基礎是土地,他們耕種土地,使之提供一般生活必需品以滿足經濟上的需要——猶太人沒有土地,為了生存就成了寄生於其他民族生存之中的民族。”

納粹的種族主義思想是怎樣來的?

最後,他總結道:猶太人是“寄生的民族”,且其“求生鬥爭的最終目標是奴役富有創造性的民族”。

可見,希特勒的種族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其實質與西方近代以來就存在的種族主義理論並沒有什麼不同。

實際上,納粹掌權前就利用德國社會存在的大多數人“反猶”心理,大力宣傳其種族主義思想,樹立“政敵”物件,達到攫取政權的目的。

1933年1月30日上午,時任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內閣總理。一個最反動、最富有侵略性的法西斯政權在德國建立,它標誌著歐洲已形成一個最危險的戰爭策源地。

納粹的種族主義思想是怎樣來的?

希特勒的種族主義政策,開始以國家名義實施,種族優生、種族暴力達到巔峰。

納粹政府控制社會主要輿論導向,啟用國會、行政、司法、醫學衛生、教育、科學等各界力量,讓“種族主義”政策開始科學化、法律化、社會化和公開化,並結合戰爭手段,進行反人類、反文明的罪惡行徑,給世界人民帶來巨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