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第一人口大區:人口近100萬,是衛青、霍去病故里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對匈奴作戰中規模最大的漠北之戰,派衛青、霍去病兵分兩路遠征漠北。衛青一路北進一千多里,大破匈奴單于主力,殲敵近兩萬人,進擊至趙信城後回師;霍去病一路北進兩千裡,殲滅匈奴左賢王部七萬多人,最終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禮,兵臨北海後得勝班師。

山西第一人口大區:人口近100萬,是衛青、霍去病故里

漠北之戰後,匈奴主力幾乎被殲滅殆盡,再也無力南侵漢朝邊境。衛青、霍去病在漢朝對匈奴十餘年的反擊作戰中,均戰功卓著,數敗強敵,開拓疆土,為當世名將,保障了祖國邊疆的安全,是偉大的民族英雄。

另一方面,衛青、霍去病還是親戚,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而且兩人均為河東平陽人,即今臨汾市堯都區人。

山西第一人口大區:人口近100萬,是衛青、霍去病故里

堯都區是山西省臨汾市的主城區,位於山西省南部,區境東鄰浮山縣,南連襄汾縣,西交鄉寧縣、吉縣,北交蒲縣、洪洞縣。

平陽縣

上古時期,今境屬冀州地域,堯舜禹時期稱為平陽,五帝之一的堯帝曾建都於此。周朝建立後,推行分封制,今境屬晉國領地,

公元前514年晉國設平陽縣,治所位於今金殿鎮

。三家分晉後,平陽縣初屬韓國後屬魏國,韓國曾建都於此,戰國後期為秦國河東郡屬縣。

秦朝統一後,推行郡縣制,仍為河東郡平陽縣,秦末亂世中魏王豹曾建都於平陽。漢高帝二年即

公元前205年,復置平陽縣

,兩漢魏晉南北朝延續不變,西晉末年漢趙皇帝劉淵曾於公元309年遷都平陽。

西漢時,平陽縣為平陽侯國國都所在地,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為首任平陽侯,漢武帝的姐姐陽信公主嫁給第四任平陽侯曹壽,因此又稱為平陽公主。

山西第一人口大區:人口近100萬,是衛青、霍去病故里

出生於平陽縣的衛子夫

本為平陽公主府的歌女,後來被漢武帝看中選入後宮,伺候漢武帝49年,母儀天下38年,為史上傳奇皇后。

衛子夫的弟弟衛青

本為平陽公主府的奴隸,後來因衛子夫之故晉升為外戚,在後來的漢匈之戰中屢立戰功,封邑萬戶,還成為了平陽公主的第三任丈夫。

另一方面,平陽縣的小吏霍仲孺被派往平陽公主府服役時,與公主府的侍女衛少兒即衛青的姐姐私下歡好,後來衛少兒生下一個男孩即為

霍去病

。而霍仲孺服役期滿返回平陽縣後,又娶妻生子,生下了

霍光

,漢武帝臨終前託孤於霍光,霍光前後掌權二十年,是漢昭帝、漢宣帝時的權臣。

山西第一人口大區:人口近100萬,是衛青、霍去病故里

臨汾縣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後,改平陽縣為平河縣,公元584年再改為臨汾縣

,縣治仍位於今金殿鎮,臨汾縣為晉州治,唐朝、五代、北宋延續不變,五代時遷治今城址。

北宋末年,公元1116年晉州升為平陽府,臨汾縣為平陽府治,金朝時延續不變。元朝時,臨汾縣為平陽路(晉寧路)治;明朝時,臨汾縣為平陽府治,清朝延續不變。

山西第一人口大區:人口近100萬,是衛青、霍去病故里

堯都區

新中國成立後,臨汾縣先後位山西省臨汾專區、晉南專區、臨汾地區駐地。1971年,臨汾縣分為臨汾市(縣級)、臨汾縣兩部分,1983年臨汾縣併入縣級臨汾市。2000年縣級臨汾市被撤銷,改設臨汾市堯都區。

堯都區總面積1316平方千米,下轄10個街道、10個鎮、6個鄉,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99。25萬人,是山西省常住人口最多的縣級行政區,全區生產總值333。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