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為啥急著入北約?諾基亞的故鄉也曾有過慘痛的血淚史

俄烏衝突,為啥芬蘭美女總理頻頻登上熱搜,前幾天突然到訪日本,這兩天又宣佈申請加入北約。很多網友嘲諷這芬蘭女總理咋這麼得瑟啊?其實,這事兒還真不能全怪芬蘭。

芬蘭為啥急著入北約?諾基亞的故鄉也曾有過慘痛的血淚史

芬蘭總理桑娜·馬林(Sanna Marin),1985年11月16日出生於赫爾辛基,社民黨人,曾任芬蘭交通部長。

芬蘭總理為什麼這麼力挺烏克蘭,是有深刻地理和歷史原因的。

翻開世界地圖,你會發現所有歐洲國家中,芬蘭與俄羅斯的邊境線最長,長達1300公里。鄰居是搬不走的。想想看,誰跟一個人高馬大,動不動就會秀肌肉的大塊頭比鄰,心裡能不害怕呢?

芬蘭為啥急著入北約?諾基亞的故鄉也曾有過慘痛的血淚史

俄芬邊界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跟俄羅斯的歷史交往,讓芬蘭內心充滿恐懼。

100年前的芬蘭就是類似一個隸屬於沙皇俄國的共和國或者自治州,地位跟車臣差不多。當初沙皇一直給了芬蘭很高的自主權,包括立法、行政、貨幣發行等等,可到了後期,沙皇俄國對芬蘭進行了壓迫性統治,遭到芬蘭人的反抗。

芬蘭趁著俄國十月革命的火種,脫離沙俄統治獨立了。可是,斯大林卻在蘇芬邊境的無人區大修機場和鐵路,讓芬蘭人覺得這是在為入侵芬蘭做準備。

這個時候,希特勒登上了歷史舞臺。

1938年,希特勒治下的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讓斯大林再次對希特勒《我的奮鬥》中實現德國東擴、吞併蘇聯的最終目的深信不疑。斯大林於是找英法商量阻止希特勒的野心,但英法沒答應。

結果,斯大林與希特勒突然就簽訂了著名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芬蘭人很清楚,自己當初就是被德蘇兩國給禍禍得不成樣子,這倆仇敵突然媾和,背地裡肯定沒幹好事兒。

芬蘭人的猜測是對的。

斯大林為了放著希特勒,要把蘇聯的戰略縱深西移。於是,蘇聯向波羅的海四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發出通牒,對前三個國家,蘇聯要求建軍事基地,軍隊可以出入軍事基地。這三個國家掙扎無望,只能答應,結果在1940年到底是被蘇聯吞併了。

(這回知道立陶宛為什麼那麼堅定地反了吧。

當然,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自知沒那個實力,繼續認慫保平安吧。)

蘇聯對芬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芬蘭必須西移兩國邊界,免得被德國利用轟炸列寧格勒,蘇聯在首都赫爾辛基附近海岸建立海軍基地,芬蘭割讓一些芬蘭灣的小島。

儘管芬蘭國內有左右兩個派別,但對“喪權辱國”的壓迫,一致拒絕。

斯大林很惱火,其他三個小國乖乖就範,就你芬蘭搞特殊?

於是尋了個類似日本人炮製盧溝橋事件的藉口,進攻芬蘭。雙方參戰人數是50萬對12萬。蘇聯又是火炮又是飛機,芬蘭基本上只有機槍。

弱小的芬蘭邊抵抗,邊向國際社會發出求救,但只有瑞典人組成了志願軍入芬作戰,英法疲於應付希特勒,對芬蘭是“口惠而實不至”。

都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但殊不知古老的北歐民族那真是“戰鬥機中的戰鬥機”。

在這種不利條件下,蘇聯軍隊進攻的戰損成本是:犧牲8名士兵才能消滅1名芬蘭士兵。

糟糕的戰績一方面刺激著希特勒東進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讓英法看到打嘴炮維持歐洲大國地位顏面的希望,因此兩國不斷鼓勵精疲力盡的芬蘭人英勇抵抗。

(難怪芬蘭美女總理“叫囂”俄羅斯:放馬過來吧,芬蘭的森林埋葬著你們20萬祖先的屍骸。

抵抗的結果是,蘇聯放棄了征服芬蘭的想法,但芬蘭丟掉了佔國土面積10%的一個省,蘇聯大兵還在芬蘭的陸地海洋上來去自如。

蘇芬戰爭焦灼著,最大受益者是希特勒。這段時間,納粹德國一點沒閒著,迅速拿下挪威、丹麥,完成了對蘇聯的包圍圈。

包圍圈外,只剩下瑞典、芬蘭不聽使喚。當時瑞典是中立國,本身實力也很彪悍,德國還希望從瑞典拿搞鐵礦搞飛機大炮打蘇聯,所以希特勒不可能進攻瑞典,而芬蘭跟德國曆史上關係比較好,德國就要求芬蘭跟自己一起去搞蘇聯。

芬蘭儘管反對德國納粹和希特勒,但是在德蘇之間不可能選擇中立了,相比較被蘇聯蹂躪,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與德國共同對蘇作戰,以避免被兩國瓜分的厄運。

於是,“同床異夢”的德芬兩國共同進攻蘇聯,但德國的目標是實現佔領征服蘇聯,而芬蘭則是要回第一次蘇芬戰爭失去的領土。

在這個過程中,芬蘭拒絕德國要求圍捕猶太人的要求,也拒絕配合德國進攻列寧格勒,客觀上幫助蘇聯免於失去列寧格勒。

而斯大林也終於明白,芬蘭真是不好惹,但只要自己不主動找事兒,芬蘭也不會成為他國打擊蘇聯的工具。這也為二戰後蘇芬兩國的政治互信奠定了一些基礎。

二戰後期,蘇芬戰場趨於平穩,蘇芬也達成停戰條約,具有濃厚的沙俄味道:

1、處分戰犯,把蘇芬戰爭期間芬蘭的領導人全都抓起來;

2、戰爭賠款,賠款3億美金;

3、貿易約束,芬蘭必須購買蘇聯的石油,進口蘇聯的工業產品。

芬蘭是怎麼做的?

1、抵抗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怎麼可能被判有罪呢?但是迫於條約壓力,該判還得判,反正芬蘭監獄條件賊好,相當於養老院,“戰犯”們在裡面正好可以休息休息,修養好了幾年出來繼續擔任國家領導人。

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購買蘇聯原油,結果陰差陽錯地避免了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就是進口蘇聯的破汽車,體驗太差了,德國的汽車是敞篷的,蘇聯的汽車居然能開到敞底,蘇聯的工業基礎有多差真不是虛的。

如果換位思考下,假如我們是芬蘭人,會對蘇聯持有什麼態度。

但不管怎樣,芬蘭人沒有繼續採取敵對措施,而是進一步認清國小力弱以及孤立無援指望不上列強幫忙的歷史和現實,反思自己在二戰前後對蘇聯的做法,決定必須理解蘇聯的想法,並與蘇聯各級官員保持密切對話,讓蘇聯放下戒心,爭取蘇聯信任。

芬蘭做到什麼程度,為了消除蘇聯戒心,竟然專門立法允許領導人連選連任,讓與蘇聯交好的兩位芬蘭總統一直執政了35年,推行以兩位總統命名的對蘇友好和解的“巴西基維-吉科寧”路線。兩位芬蘭總統與與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關係相當好,好到蘇聯最終不但主動從芬蘭撤軍,減少芬蘭賠款,還對芬蘭加入歐共體都無所謂的地步。

是蘇聯沒有能力阻止芬蘭麼,顯然不是,而是蘇芬兩國確實建立起了戰略互信。

而這長達70年之久的互信,隨著俄烏衝突,正在走向瓦解。

隨著芬蘭的公然怒懟俄羅斯,俄羅斯將重新陳兵俄芬邊界,而芬蘭當然知道區區600萬人口哪裡頂得住俄羅斯的壓力,尋求加入北約,給自己買個保險,也是必然。

可世界已經變了。普京不是斯大林,俄羅斯也不是前蘇聯了。從普京和默克爾、小布什的交往上看,這是一個很想融入世界的俄羅斯領導人,而俄羅斯的實力就跟前蘇聯不可同日而語了,已經不是那個“誰罵我我打誰”的大熊了。

面對北約東擴和烏東地區的種族歧視暴行,俄羅斯不能不聞不問,但是真趟進這渾水,好像又在重複當年蘇芬戰爭的往事。仗打不贏,說話就沒底氣。就連俄羅斯駐波蘭大使獻祭被潑的事件,俄羅斯也只能要求波蘭道歉了。這真不是斯大林時代蘇聯的尿性。

而芬蘭、瑞典這些北歐國家,極度不能忍受俄羅斯的入侵行為,本來就對俄羅斯的大導彈心存疑慮,雖然俄羅斯基本不大可能對北歐作戰,但趁這個時候加入北約恰恰是個好時機。而北約似乎還在歡迎芬蘭加入,這或許對德法而言,並不是好訊息。萬一發生衝突,德法絕對不能袖手旁觀了,大家這條船都得跟著下去。可人家英美遠離歐洲大陸,到時巴不得隔岸觀火呢。

吉科寧總統執政25年,說過最著名的一句話:

“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並非是絕對的……無須屈服於歷史必然性的國家是不存在的。”

這句話,對烏克蘭是個警醒,沒有當年芬蘭的水平、經歷和定力,還想在種族問題上搞事兒,就是給自己挖坑。芬蘭當年的歷史在那裡擺著呢。

但對俄羅斯同樣是提示,不是普京對西方做得不夠多,努力還不夠,改革還不徹底,而是歷史上沙皇以及斯大林的所作所為,對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有揮之不去的恐懼。所以,俄羅斯一有點風吹草動,歐美就會上綱上線。這是沙俄和前蘇聯的孽債還沒還完啊。

全文完。感覺有道理,順手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