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戰爭決定東亞文明主導權,漢武帝的戰爭則奠定封建王朝的版圖

漢武帝自然是一位傑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間,對外四面出擊,極大拓寬中原生存空間;對內確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治思維,並且落實了推恩令,在思想與體制上夯實了大一統政權的基礎。因此,而從他為中原文明做出的貢獻來看,稱其為民族英雄並不為過。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由於打擊匈奴而給漢朝帶來的巨大損失,成了漢武帝“窮兵黷武”的口實。

西漢與匈奴的拉鋸戰,決定了東方文明主導權的歸屬

西漢建立之初,劉邦的王朝空前虛弱。由於秦末農民起義、楚漢相爭這連續兩次大型戰爭的摧殘,西漢國力極為虛弱,對內,經濟困頓、百姓疲憊,《史記·平準書》對此有形象的描繪:“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

對外,原本在秦朝時由蒙恬打下的河套地區被匈奴人奪去,而遠征百越的趙佗也封關自立門戶,西漢的國土比秦朝時更要狹小。為了改變局面,劉邦攜戰勝西楚霸王之餘威,率領32萬挑戰匈奴,卻遭受了白登之恥。其後西漢王朝不得不以和親、贈禮的方式與北方霸主維繫和平;中原尚且如此,西域各國、東邊的扶余等少數民族政權,無不依附於強大的匈奴。中原王朝的權威,從未遭遇如此挑戰。

漢匈戰爭決定東亞文明主導權,漢武帝的戰爭則奠定封建王朝的版圖

劉徹

其後,漢王朝轉為以黃老之道的無為之術休養生息,經過文景之治後,到了漢武帝即位時,西漢雖在經濟上達到了新的頂峰,但時不時南下掠奪的強悍匈奴成了橫在歷代統治者面前難以逾越的大山。若只是富而不強,西漢王朝代表的農耕文明則永遠無法體現出面對北方遊牧文明的優勢。

在前代打下的基礎上,漢武帝時期,開啟了對匈奴的全面反擊戰。經過漢軍持續幾十年的打擊,匈奴逐漸被削弱、瓦解;直到漢宣帝時期,才以匈奴全面落敗、俯首稱臣結束。東方兩大文明之間的戰爭,以中原農耕政權的勝利落下帷幕。從此,中原王朝在東方的藩屬體系逐步建立,中華文明也確立了在東方的主導地位。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共同的身份認知被強化,民族自豪感逐漸增強,漢民族得以形成。

開疆拓土,不僅拓寬了中原政權的生存空間,更奠定了封建王朝疆域的格局

在與匈奴這一強敵的博弈中,漢武帝往東平定衛滿,往西佔領河西走廊,設立敦煌、酒泉、武威、張掖四郡,打通了與西域的關聯。這一條往西延伸出的條狀疆域,不僅宛如中原控制北方草原的鏈條,也使得中原的先進技術、產品源源不斷進入中亞乃至西方,這就是後世所稱的絲綢之路。

漢匈戰爭決定東亞文明主導權,漢武帝的戰爭則奠定封建王朝的版圖

西漢疆域圖

漢武帝時期還徹底將西南、南方納入直接管理之下。在其後的數百年中,中原王朝的核心疆域一直未能跳出漢武帝打下的框架。直到盛唐時期,才實現了新突破。

對內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落實推恩令,為後世大一統王朝提供了模板

漢隨秦制,西漢雖全面繼承了秦朝的法律、政治體系,但一方面吸取了其二世而亡的教訓,另一方面為了休養生息,在漢武帝之前,西漢王朝基本實行道家的黃老之術。在最大利益的驅動下,西漢經濟遂迅速恢復,但也存在了諸多隱患:“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但若只採用嚴刑峻法,顯然已不符合維護政權穩定的需要,正如賈誼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時所說:“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必須用其他流派思想來進行包裝。在董仲舒的建議下,漢武帝把不研習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罷黜,各級官員主要從儒生中選拔,透過罷黜百家、獨尊儒家的手段,主張仁義、提倡三綱五常的儒家成為其後二千年中國封建王朝的官方流派,為大一統王朝的穩定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

漢匈戰爭決定東亞文明主導權,漢武帝的戰爭則奠定封建王朝的版圖

賈誼

同時,為了將郡縣制落實到底,徹底斷絕七王之亂的類似事件,漢武帝吸取了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戰略,在主父偃的建議下發布推恩令,將諸侯王的封地一代代分散給後代,最終對政權絲毫形不成威脅。到這時,周王朝時期創立的分封制才徹底被化解。

因此,漢武帝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制度、思想、軍事、疆域等各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的時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如果說秦始皇為中國封建社會打造了模型,那麼漢武帝則將這個模型修補完善、強化落實,並且實現了突破。其後中國曆經兩千年仍能維持大一統,並且在上千年內領先於世界,這二位的先驅作用功不可沒,這樣的帝王,怎麼會配不上民族英雄的稱號?

當然,持續數十年的戰爭給中原軍民造成了巨大傷害。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放任匈奴的威脅存在,後世西晉末年那樣的慘狀可能要提前上演,那才叫人間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