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難的覺醒,收斂自己

古語曾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人,太過招搖,禍必將至。

做人真正的智慧是:口上不說,心裡明白,足下行動。

深藏不露是智謀,得意忘形是災難。

做事顯擺,終究被拋棄;為人低調,方能保長久。

我們只有身處繁華而不叫囂,位於高處從不嘚瑟,取得成就卻未飄搖。

如此,方能不亂於心,不怯於行,終得正果。

01

“狂妄自大”終究作繭自縛。

《菜根譚》裡寫道:“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有才華的人,要小心翼翼,不可將本領拿出來炫耀。否則,會給自己帶來口舌之難,滅頂之災。

不由想起清代文人沈德潛的故事。

沈德潛,蘇州人,在67歲那年,才考上進士,本已到退休年紀,卻因詩作得好,被乾隆皇帝看重,直入南書房。

“一朝得中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棲。”沈德潛確實憑藉著寫詩,深得乾隆喜愛,甚至答應他為父母乞誥命的請求,還給了三代封典。

在沈德潛80歲告老時,乾隆還封其禮部尚書的頭銜;90歲時,乾隆給他晉級為太子太傅。

然而再大的榮譽,也會被狂妄虛榮所毀。

沈德潛不甘心籍籍無名,在遺稿中炫耀自己給乾隆寫過的詩,招致乾隆的憤怒,並因此被削掉了封號,奪去了官職,甚至墓碑都被推到。

沈德潛因為寫詩的才能被重用,結果卻毀於自身性情的狂妄自大。

明朝文學家呂坤曾說:“氣忌盛,新忌滿,才忌露。”

做人,如果血氣旺盛,會容易意氣用事;胸中稍有見地便目中無人,則很難被人容納;才華過於表現,會造成傷人傷己的後果。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有點才華就不知天高地厚,誇誇其談,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最終被人嫉恨、輾軋,止步不前,落得終身不能翻身的下場。

過於鋒芒畢露的人,會為人生之路埋下危機的種子,一旦失誤,必將萬劫不復。

只有內斂不高傲,謙虛不放浪,人生才能順暢,事業才能長久,生活才能安康。

成年人最難的覺醒,收斂自己

02

“韜光養晦”始能光芒四射。

鬼谷子有言:“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人活於世,唯有懂得光華內斂,才能行穩致遠。

正如清代名臣曾國藩的故事。

曾國藩曾經率領湘軍,多次擊敗太平天國,最後攻佔了天京。

在與太平天國運動中,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

這也使得曾國藩的威望在長江一帶如日中天,隨之而來的不是朝廷的嘉獎,而是“功高震主”的猜忌。

面對此等情況,在消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藩主動提出減裁湘軍。

並寫信告訴弟弟曾國荃: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就像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滿過後就是虧缺一樣,我們家現在就處在發展頂峰時期了。”

也正是他對家族發展過盛則跌的自知,讓他在道光年間,多次被提拔重用,十年之內,連升數級。

徐浩在《論書》中寫道:“用筆之勢,特需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

做人就像寫字,鋒芒過盛,必會敗北。

生活中的我們,不自比劉備後園種菜以避危險,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做到,學習上取得好成績不沾沾自喜,工作上取得好業績不招搖過市。

此刻的藏,只為未來的揚;此刻的斂,只為未來的敞。

我們只有忍得住破繭成蝶前的黑暗,鑽土成蟬前的含蓄,才能享受化蝶後的燦爛,成蟬後的光明。

成年人最難的覺醒,收斂自己

03

“低調內斂”造就厚積薄發。

古語有云:“鷹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攝人噬人的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鋸的力量。”

老鷹站在那裡像是睡著了,老虎走路時看著像有病的樣子,然而這是他們捉人吃人前的手段。

因此,一個人想要做大事,有擔當,就要學會運籌帷幄,厚積薄發。

低調內斂是強者最好的外衣,司馬懿用一生來踐行著這個道理。

前半生在曹操和曹丕手下即使功名赫赫,依然低調隱忍,特別是面對曹操的懷疑,他叮囑其兒子行事更加謹慎,全身心撲在工作上,以庸才自居。

之後慢慢熬死了曹操等曹家三代,作為魏明帝的託孤之臣,他能夠忍受被曹爽架空實權十多年。

在曹爽專斷朝政後,他以退為進,故意裝病,以極其邋遢的模樣騙過曹爽的寵臣李勝,進而給曹爽造成一種病重將死的假象。

等曹爽放鬆警惕,密謀稱帝之時,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掌握政權,開啟了晉代的歷史。

司馬懿的低調,讓他笑到了最後。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

上學時,有些看上去資質平庸的同學,最後成功考研,或被知名企業錄用;

而平時取得一點成績,就顯擺得人盡皆知的同學,卻名落孫山,碌碌無為。

工作中,那些放大自己功勞,浮誇之人,最後一事無成;

反而平時勤勤懇懇,做事認真踏實的同事,升職加薪,前途開闊。

殊不知,這些看起來極其普通的人,都在暗自學習,默默提升,只不過是行事低調,做事不炫耀而已。

厚積薄發在於“積”,不顯山不露水在於“藏”。悄悄耕耘,成長的同時又低調,“薄發”不過是必然。

成年人最難的覺醒,收斂自己

04

《莊子·庚桑楚》中有言:

“故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也。”

鳥獸想要保全自己,都會盡可能地去高遠或者深海之處,人也是一樣的,想要長久,就要學會“藏”的智慧。

擯棄浮誇和炫耀,方能練就通融豁達;

唯有含而不露,方能心平氣和,應對自如。

鋒芒畢露的人,如同曇花,瞬間消亡,不留痕跡。

處事低調內斂,藏巧於拙,深諳處世之道,才是大智慧。

點個

關注

,願你學會藏言於口,藏器於身,待到時機成熟之時,一擊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