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明朝對很多人來講是一種遺憾的希望,是對明黑的一種反彈,是對現在一些事情的寄思。很多人對明朝是恨鐵不成鋼的悲憤,是對近代遭遇的一種不甘,是妄想它能早點讓賢死亡或者扭轉乾坤續命,這是一種糾結心理。明朝是大多數中國人最為糾結的一個朝代,愛它的人未必最愛,恨它的人未必最恨。其次說實話,明朝的政治體系其實比較商業化,內閣類似於董事會,宦官接近於總裁辦。兩者相互制衡也齊心協力,讓皇帝這個董事長有充足的時間去“實現自我”,比如說煉丹、做木匠。

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無論是大奸大惡的九千歲魏忠賢還是把持朝政的嚴嵩,明朝的政治制度都充分的利用了他們有用的一面,然後再一腳踢開,沒有讓他們形成大而不能倒的惡果。再者,明朝優秀將領太多了,比如戚繼光,很多人熟知他是因為抗倭,創立鴛鴦陣,戚家軍、戚家刀。其實倭寇大部分是禁海時期流民和商人組成的海盜,日本武士。戚將軍最厲害還是跟北方瓦剌、兀良哈、韃靼作戰。

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明朝改進創造了許多火器,“夷狄畏我者火器也”,關於火器詳情可以百度。還在火器上創立了三點一線射擊打法。明朝規定,下到地方几十兩銀子的懲罰,上到最高官員的處置,都需要皇帝作出批示。任何臣民,不僅僅是大臣,都可以透過一定的渠道上達天聽。在明朝,沒有皇權決定不了的事情。

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位極人臣的臣子,皇帝從來也是一句話就拿下,比如嚴嵩,比如高拱,比如馮保,比如魏忠賢。這在清朝這是不可想象的,因為清雖承明制,但成立之初就有八王議政制,后皇太極繼位,又有“四尊佛”。清朝皇帝的地位有時候都不是至高無上的,到後來的軍機處,權力也比明朝的內閣大很多。明朝的每一個皇帝都是非常有性格,首輔的學問也高深不可測。

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文官可以追溯到王陽明,張居正,武將則是戚繼光。現存的舉世聞名的長城,鄭和下西洋,以及永樂大典都是明朝的傑作。其實從文學藝術來說,明朝也有突出表現,現在的四大奇書都是在明朝時候編篡的,當然還有湯顯祖的牡丹亭。其實那時百姓都是安居樂業的,可是這個朝代最終也沒有逃脫被推翻的邏輯,內部的貪汙腐化,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制度問題,還有沒完沒了的黨爭,都是明朝滅亡的原因。

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其實我們在談明朝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感嘆,感嘆一個浮華時代的結束和近代落後的開始。明清兩代作為中國最後的兩個古代王朝,在許多方面比前面的朝代都有極大的進步,畢竟經歷了幾百上千年的發展。若把漢唐和明清橫向對比是不公平的,畢竟相差太大,但是有些“朝代粉”就喜歡那麼比。

為什麼有人熱捧明朝不瞭解它的真面目,因而產生誤會!

明朝能被熱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以前並不瞭解它的真實面目。幾百年來明朝一直被黑,從昏庸無為的皇帝到陰險狡詐的宦官,以及朱元璋和朱棣的殘暴。這篇文章想要嘗試給我們開啟一扇窗子,讓我們知道一個豐富多彩的明朝,它其實是治隆唐宋而且遠邁漢唐的。明朝最有威望的是朱元璋,起先是他起義軍領導人,後來是殺功臣,可以說他的威望是殺人殺出來的。朱棣的威望,是利用國家資源,創造功績堆出來的。越到後來,皇帝的威望越是降低,以至於到明後期,威望對於皇帝來說是比較難得的了。

文:風軟一江水

參考文獻:《明史·卷一》、《明史·本紀第九》

林苑浮生工作室:求識、趣味、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