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小時候,就聽過村裡的老人講過“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說法,在毛骨悚然的同時,也可見這個說法的流傳之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到底在哪個朝代會有這樣的規定,這句俗語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真相呢?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活埋老人

人類的生存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經歷過蠻荒時代,才形成了當代文明。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孝”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尤其是在中國,“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都會宣稱以孝治國。

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會出現活埋老人這樣喪心病狂的風俗呢?然而,這個風俗是確實存在的,前文中所提到的那句俗語,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棄老風俗的一種體現。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活埋老人

最早的棄老風俗的傳言,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代。很多人認為,對於當時的秦始皇暴政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據民間一些野史記載,當時秦始皇頒佈了一項律令,老人一旦活到了60歲還沒有死,就要將老人活埋,否則將是殺頭之罪。

在野史記載中,秦始皇之所以會推行這項律令,與兩個原因有關。第1點:他認為活到60歲的老人智慧太高,會動搖自己的政權;第2點:年邁的老人,嚴重拖慢了國家生產力的發展。當然,這也只是野史而已,在正史之中,卻從來沒有過這種說法。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連坐之罪

除此以外,據考證,這一風俗主要在元朝年間常見,當然,活埋老人的所謂“習俗”在以孝治國的漢人王朝中並不流行,也不可能流行,反倒是元朝時期流傳度最廣。

元朝是一個由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朝代,早在遠古時期,由於生活環境極為惡劣,畜牧的生產力由極端低下,遊牧民族為了提高整個部落生存下去的機率,同時提高整個部落的戰鬥力,就出現了遺棄喪失勞動能力老人的風俗。

尤其是在蒙元時期,民間出現了眾多的花甲墓,這些墓地還稱之為“瓦罐墳”或者是“老人洞”。這種特殊的墳墓就是為了花甲老人所專門準備的。除此之外,遊牧民族中諸如父妻子繼等令中原人瞠目結舌的習俗,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其實,類似瓦罐墳這種墳墓在全國許多地方都並不少見,尤其是在湖北、陝西等地更為多見。根據《遵義府志》記載,古時候,西南漢江一帶的山上,就會有一些預先建好的墳,一些老人到了花甲之年,就會被送到這種墳裡去。

但是最初的時候,墳墓並不是封死的,起初的時候墳墓還會敞開一個口子,家中的人每天都來給老人送飯,同時還會給墳口增加一塊磚,直到整個墳口合攏為止,老人最後是被活活悶死在墳墓中的,而且這種墳墓的形狀非常像一個瓦罐,所以它才被稱之為“瓦罐墳”。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瓦罐墳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特殊的墳墓出現,會有遺棄、活埋老人的風俗,與古時候人們的低下的生產力和落後的思想觀念有關。在古代的個別地方,尤其是生產力十分落後的地方,人們會將超過花甲年紀的老人當成累贅。

因為,老人們年紀大了,失去了勞動力,成為了所謂的對社會沒有用的“廢物”,為了讓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和代表希望的孩子生存下去,最終導致了這些老人被活生生的遺棄。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全球各地都曾有著遺棄老人的風俗,這是獨屬於那個生產力和物質極為落後的時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