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中教育,靜待花開”,父母需要做好這一點

前兩週應孩子要求帶他到海邊去玩,沒想到遇到了以前的同事KK,於是便約在一起共進午餐。KK的兒子剛滿3歲,從我們坐下開始,他就一直在哭鬧。

我們拿著各種零食哄他,他都無動於衷,吵著要找姨姨。KK解釋說,姨姨是孩子的保姆。孩子出生後就寄養在保姆家,只有週六週日才接回家。如果夫妻倆某個週末想過二人世界,那這個星期孩子就不接回來了。

聽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明白孩子那一臉的焦慮從何而來了,也特別能理解為什麼媽媽在身邊,孩子還要哭著找保姆了。父母不能帶給他安全感,他就只能從旁人身上去找了。

看到我一臉的驚訝,KK解釋說:“等孩子大一點能自理了再接回家,現在教育孩子不都說‘靜待花開’嗎?我也是在保姆家長大的,現在不也過得挺好嗎?”

靜靜地等待,什麼也不做就能等到花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慢中教育,靜待花開”,父母需要做好這一點

“靜待花開“就等於撒手不管嗎?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父母把成人世界的焦慮轉嫁在孩子身上,所以總會出現一些“拔苗助長”的行為。

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相信,放下急進的功利心,遵循孩子的腳步“用心栽培,靜待花開”,才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

“靜待花開”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理念,但有些父母走著走著方向卻走偏了,認為“靜待”就是撒手不管,什麼也不做。

正如KK的孩子一樣,自從寄養在保姆家,一個星期也未必能見上父母一次。在孩子3歲前的重要階段,父母這個崗位都是缺失的。

KK撒手不管的弊端在孩子身上已有所體現:孩子怕生、沒安全感,身處陌生的環境顯得焦慮而不安。偏偏最應該得到他信任的父母,卻未能給予他安全感。所以他只能無助地哭,去尋找那個照顧他信賴的保姆阿姨。

KK說她自己也是在保姆家長大的,所以孩子的感受她應該特別能理解才對。沒想到她還是為孩子選擇了同樣的成長環境。

也許她與父母間生疏的親子情,導致她在處理與孩子的感情時也變得遲鈍了。又或者陪伴的缺失令到她根本不知如何面對孩子的哭鬧,只知道用冷冰冰的零食去哄,而不是給予孩子最需要的情感寬慰、溫暖的擁抱。

我不知道KK所期待的“花開”是怎樣的,我只知道

一棵本應茁壯成長、燦爛盛開的花開,在父母的撒手不管之下漸漸失去他的養分。

“慢中教育,靜待花開”,父母需要做好這一點

“慢中教育,靜待花開”,父母需要做好這一點

很明顯“靜待”不等於撒手不管,靜待除了要放下功利之心,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教養,更需要適時給予孩子成長所需的各種養分。

一種花的種子,從它播種開始到成長,離不開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還有生長所需的陽光和各種營養成分,以及一定的成長時間,它才能盛開出我們所期待的花朵。而育兒的道理也是一樣,拔苗不能助長,靜待才能花開。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媽媽,在其他父母都在心急地為孩子各種報班,各種助長、助跑的時候,她卻 始終能保持淡定的育兒心態。

她認為孩子的教育急不得,只要用心培育,定能迎來花開一刻。她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從孩子出生,她就一直用心陪著,做孩子喜歡做的事,讀孩子喜歡讀的書。孩子做不到的,她從不過多地要求,也不催促孩子,只是用行動潛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做著孩子的榜樣。

她的孩子陽光又自信,每逢看到他們一家出行,一家人都是笑語盈盈的,親子感情很好。孩子的成績也很優秀,今年初中畢業了,中考成績是全區前三。多年的用心栽培,換來孩子的厚積薄發。父母的靜待,終於等到孩子花開的一刻。

靜待,需要父母放慢腳步,跟隨孩子的成節奏,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愛與陪伴、信任與鼓勵、行動與榜樣。環境適合,養分充足,花期到了,孩子就能如花兒般燦爛盛開。

“慢中教育,靜待花開”,父母需要做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