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漢字二次簡化”方案,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自191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之時,漢字簡化就已經被各界學者提出來了。這種簡化乃是一種簡單化,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更加輕鬆地學會漢字書寫和使用,從而打破封建社會當中少量知識分子和達官顯貴對文化與知識的壟斷,進而提升中國人的文化和教育水平,使中國變得更加強大。

這種漢字的簡單化,首先是表現在漢字的拼讀上的,清末民國時期,社會各界向後製作出來了例如《傳音快字》、《盛世母音》、《江蘇新字母》、《中國音標字母》、《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等等著作,但最終中國漢語使用了現在的《漢語拼音方案》,從此漢語拼讀不再是難事,而且還跟西方工具型語言接軌,由此音意兼備,讓漢語變得更加完善。

而漢字簡化的第二步,自然就是字形簡化了。漢語在1955年之前,基本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繁體字太過複雜難以書寫和辨認,並不利於漢語的教育和傳播,是封建社會時期上層壟斷知識的一種方式,必須要將字形簡化,在保留漢字本身的文化和歷史的基礎上,讓漢字得到簡化,從而讓所有老百姓都能夠輕鬆識字,以降低國家的文盲率。

70年代“漢字二次簡化”方案,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於是,在1955年的時候,《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就被髮布了出來,經過一年的實驗和反饋之後,到了1956年1月18日,正式的《漢字簡化方案》就被髮布了出來,超過500多個漢字被簡化,54個偏旁被簡化,比如以前的“瞭解”就被簡化成為了“瞭解”,而這種簡化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國百姓的識字率快速上升。

經過20多年的使用和實踐之後,漢字簡化工作得到了更多的經驗,積攢了更多科學的實施辦法和漢字簡化辦法,因此,在1977年的時候,又推出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以響應當時剛剛恢復的高考。

70年代“漢字二次簡化”方案,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這次總共簡化了800多個漢字,其中的簡化方法總計包括了8個,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主要是同音代替字、形聲字、特徵字等。

所謂同音代替字,就是用具有相同拼音的簡單字代替相對複雜的字,比如“藉”當時就提出用“笈”來代替,從而使其利於書寫,同時減少漢字數量。形聲字,則在漢字結構當中使用同音部分進行替代,舉個例子,當時的方案中提出,“董”可以用“苳”來代替,這樣更能凸顯出“dong”這個聲部。特徵字,則用原字的部分特徵來進行簡寫,比如“貳”就被簡寫為“弍”,好寫又好記。

70年代“漢字二次簡化”方案,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當然,以上提到的幾種簡化漢字,在爭取全國人民的意見之後,最終並沒有被選取。但二簡字還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至於一些人的姓,都為此而改了。比如“傅”這個姓,根據同音代替字的簡化方案,就將其姓改成了“付”,雖然現在還是以“傅”為主,但“付”這個姓還是保留了下來。

另外,“蕭”這個姓也改成了“肖”,在那時候不僅人們的姓改為“肖”,連蕭姓歷史人物的姓也全用“肖”來代替,蕭寶卷成了“肖寶卷”,“蕭何”成了“肖何”,當然這個最終也被取締了,但“肖”這個姓卻在中國快速增長。

70年代“漢字二次簡化”方案,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再比如,“閻”這個姓也被改成了“閆”,結果“閻婆惜”變成了“閆婆惜”,《武林外傳》中佟掌櫃,也因此成為了“閆妮”而不是“閻妮”了。但總的來說,二簡字中的很多簡化方案雖然都沒有得到後來的長期採用,但是對姓氏的影響確實十分顯著的,這倒成為二簡字實施後的無意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