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我們的日常生活,三維空間就足夠了,用長、寬、高就能夠描述事物所處的維度。可是如果用三維空間理論去解釋宇宙,那麼就顯得不太夠了。歷史上也曾經有過“第四空間”的騙局,之後人們認為多維空間就是偽科學,可是近現代科學家們發現,多維空間確實能夠解決很多物理問題,尤其是宇宙科學。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多維空間的由來

萬有引力,電磁力,還有核力當中的弱力與強力,這四種力貌似互不相干,描述它們各自的物理規律,萬有引力描述我們日常所看到的重力以及宇宙當中星體的引力等,電磁力則是我們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礎,現在所用的所有家用電器,都源自於這個理論。弱力解釋中子的衰變,強力則表示夸克之間的力,它們是量子領域當中普遍的規律。

這讓物理學家非常苦惱,難道我們生活的不是同一個物理世界嗎?為何自然規律還呈現出多種形態呢?在大部分物理科學家看來,描述世界的底層規律就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簡潔而又優美。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所以科學家們相信肯定有那麼一個公式,能夠把這四種力結合在一起。如果我們在多維空間當中描述這些自然規律,那麼一些就變得和諧而又優美,在這種背景下,多維空間的超空間理論就這樣誕生了。

還拿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來說,如果把我們的世界理解為三維的,很難理解他的理論,但是如果我們把世界描繪為四維,也就是說時間不再是一個恆定的,而是變化的、可更改的,那麼他的理論就容易理解了。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這就好比我們站在更高維度去理解這個世界,在三國時期,人們認為東風是諸葛亮借過來的,可是如果我們瞭解到氣壓的概念,就知道受到氣壓的影響,如果我們透過衛星,還能夠觀察到雲層。這就是不同視角所帶來的改變,在三維世界當中看似紛繁複雜的物理現象,在多維空間當中,就比較簡單。

以前在三維空間當中描述電磁現象的麥克斯韋方程組,要寫密密麻麻的8個方程組,才能描述清楚這個方程,可是如果我們放在四維空間當中,增加時間這個維度,就形成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相對論形式,這個方程就表現得非常簡單、簡潔。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之後人們利用四維空間的概念,去從新定義引力,這就是廣義相對論的由來。在廣義相對論當中,引力的本質就是四維空間的彎曲。當這個理論被提出之後,超越了人類的想象力,就好像你回到三國,說天氣是由氣壓引起的一樣,不但周瑜理解不了,諸葛亮自己也理解不了。

後來有位叫卡魯查的數學家,他在四維空間的基礎上又引入了第五維空間,居然能夠把愛因斯坦的引力場理論,和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融合了,也就是在五維空間當中,引力和電磁力結合在了一起。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但是在卡魯查的五維空間當中,沒有辦法把核力當中的弱力與強力統一起來,但是這讓物理學家們看到了希望。人們只需要在三維空間當中增加兩維空間,人類就可以實現統一四種基本力的兩種。那麼再增加幾個時空維度,是不是就能夠實現四種力的統一呢?這就是多維空間研究的由來。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多維空間的弦理論

20世紀30年代,由於量子力學的興起,人們逐漸把注意力轉向了量子領域,多維空間理論的研究陷入了停滯。

在量子領域當中,認為我們的宇宙是由各種粒子組成的。比如電磁力就是電子之間,把光子這種粒子扔來扔去,核力當中的強力是玻色子這種粒子扔來扔去,而弱力則是W和Z玻色的扔來扔去。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到了20世紀80年代,量子理論幾乎主宰了整個物理學界,人們利用量子物理當中的標準模型去解釋物理學當中的四種基本力。

但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人們發現量子領域的研究陷入了瓶頸,人們在原子對撞機當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粒子,這些海量資料雖然證明了量子理論的正確性,但是物理學又陷入了紛繁複雜的混亂當中。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在標準模型當中,人們認為最基本的夸克是36種,但是不同的夸克又可以組成不同的粒子,標準模型中就已經有了6種輕子、12種楊-米爾斯場和至少19個需要人為確定的常數,這些讓標準模型理論異常複雜。

在物理學家看來,這些模型和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相比,太缺乏美感。更為重要的是,在標準模型當中,無法描述引力,對於引力的解釋還需要依靠廣義相對論。人們無法將量子理論和廣義相對論相互統一起來,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標準模型,一點也不標準。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此時被物理學家們遺忘的多維空間理論,又重新被拾起。多維空間理論被認為是一種精妙的表現形式,有希望成為量子理論之後,能實現大一統的理論,之後被人們稱之為十維超弦理論,簡稱為弦理論。

在弦理論當中,組成宇宙的不再是粒子,而是弦。弦理論認為,如果我們把粒子再放大一萬億倍,你可能發現這些粒子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正在振動的弦。和我們吉他、二胡等絃樂器上的弦一樣,我們手指摁動弦的不同位置,能發出不同的振動頻率,這也就產生了不同粒子。所以理論上來講,只要弦振動不同,可以產生難以想象的粒子。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弦理論真正的魅力是它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為根據弦理論,一根弦如果想要在時空當中完成複雜的運動,就需要遵循時空當中的限制條件。物理學家們在計算這些限制條件的時候,弦理論居然可以直接匯出愛因斯坦方程。

也就是說物理學界應該先有弦理論,然後才會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就好比應該先有1234這些數字,才有1+2,1+3這種數學公式。而愛因斯坦像從高年級過來的學生,先有了數學公式,然後再研究這些數字。物理學當中的廣義相對論只是弦理論的一個派生理論。

科學家們透過計算發現,弦理論必須在一個特定的維數當中運動,也就是十維空間當中運動。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十維空間

在弦理論當中,宇宙必須是十維的,可是我們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空間只有四維,空間三維再加上時間,那剩下的6個維度去哪兒找呢?物理學家認為,剩下的6個維度,被捲曲到一個很小的尺度裡,所以我們人類無法觀測到。

空口無憑,那如何驗證呢?弦理論並不是不可被驗證的,只是目前檢驗手段超出了我們人類的科技水平。比如我們對於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驗證,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其他星系的造父變星,這是一個有規律膨脹與收縮的恆星,只要觀察它,我們就能夠觀察到這個恆星與地球的距離。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然後再透過多普勒效應,能夠測算出這些造父變星離開我們的速度。多普勒效應也非常簡單,如果我們觀察水滴落入平靜的湖面,不同的水滴會產生不同的波,離我們越遠的水滴,它的波長就越長,離我們越近,波長就越短,宇宙當中光其實也是一種波,因此我們就可以測算出宇宙膨脹的速度。有了速度與距離,我們測算出宇宙大爆炸的範圍與時間了。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你看這就是科學,透過已有的科學方式去驗證那些不可測量的資料。弦理論也是一樣,雖然不能觀察到十維空間,但是不能否定這個理論的價值。考慮到科學的發展速度,總有一天我們能夠透過空間探測器或者宇宙線計數器等各種手段,間接探測到第十維時空的存在。

那麼弦理論還可以解決哪些物理問題呢?我們現在都認可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可是宇宙為什麼會爆炸呢?現有的相對論還有量子理論,都無法解釋。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誕生於一個奇點,這個奇點體積無限小,能量無限大,而且時空無限彎曲。但是量子力學認為,這樣一個體積極小,能量極大的空間,如何避免量子效應呢?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弦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是十維宇宙撕裂的過程,十維宇宙裂解成四維宇宙和六維宇宙。原始宇宙溫度極高,能量極高,此時宇宙當中的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都融為一體,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在這裡沒有分別。

但是這個十維宇宙又不穩定,它會裂成四維宇宙和六維宇宙,這個分裂的過程就是宇宙大爆炸。在這個不到一毫秒的時間裡,四維宇宙會不斷膨脹,而六維宇宙不但坍縮,坍縮到一個極小的尺度,所以我們無法觀察到它。

什麼是“十維空間”,到底有何用

結束語

科學家們之所以對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產生懷疑,因為他們都相信宇宙的物理世界底層規律是簡潔的,統一的,那些看上去複雜的自然規律,肯定要走向統一。當我們在多維空間當中進行表述的時候,這些規律似乎都找到統一的路徑,於是多維空間的弦理論就誕生了。

十維超弦理論不僅能解釋粒子的本質,也能解釋時空的本質,從而令量子論和相對論實現了互相相容,為物理學的進步打開了新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