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在海底撈過一次生日無異於一場酷刑。

有過親身體驗,或看到過別人過生日場景的小夥伴,一定會被那個場面深深震撼,並感動尷尬到想要當場自爆。

以至於網際網路流傳著這樣一句警世箴言:如果你愛一個人,請帶 TA 去海底撈過生日;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請帶 TA 去海底撈過生日。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能想象在公眾場合,突然被浩浩蕩蕩十幾個人帶著生日祝福的燈牌,唱著生日快樂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你包圍,然後360度沉浸式為你慶生的畫面嗎?

沒錯,這就是海底撈特色的慶生場面!

如此陣仗的生日,不可避免的會引來其他人的關注,甚至你的生日還會變成其他顧客免費觀賞的一項娛樂活動,大家都會抱著獵奇和看人出糗的心態,伸長了脖子看是哪個憨批在海底撈過生日。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網路上大家常說的社死現場,恐怕指的就是這種場面。

在瀏覽網友們關於海底撈過生日的經歷時,我發現他們提到的最多的詞都和社交有關。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很多人都把這種尷尬歸結於自己有社交恐懼症,進而從心裡嫌棄和排斥自己,希望自己能像社交牛逼症患者一樣,可以不懼任何人的目光,嗨翻全場。

但在我深入的研究後發現,無論社牛還是社恐,背後其實都是人們對改善個人社交現狀的美好願景。

01

現實生活中人均社恐

人類的悲歡或許並不總是相通的,但對於社恐的感受卻出奇的一致。

前些年曾流行過一本漫畫書叫《芬蘭人的噩夢》。

這本書說的是芬蘭人的內向、恐懼社交和對話。

很多人在看完之後紛紛表示:“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鹹魚撲滿魚)

在日常生活中,你或多或少的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在公眾場合發言,明明話已經到了嘴邊,大腦卻一片空白;

在路上遇到半生不熟的鄰居、朋友,大老遠就在思前想後要不要打聲招呼,一番鬥爭後,最終還是選擇低頭看向手機假裝沒有看見對方;

正準備出門時聽到鄰居也要出去,會在門後悄悄躲著,等對方下樓後,如釋重負的長舒一口氣,再開門下樓。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於社恐人士來說,“能打字就別語音,能手機溝通就別見面”堪稱是保命指南。

曾有機構發起過一項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000多人裡,只有60多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而97%的參與者表示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

顯然社恐已經成了當下一個普遍的現象,這並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Zombie)

有人將社恐歸結為一種病症: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社交焦慮失協症,也就是焦慮症的一種。

也有人把它歸結於一種自戀情結。

但不論怎麼劃分、歸類,社交活動對於社恐們都是一個很難邁出去的坎。

02

網路上人均社交牛逼症

似乎是對社恐的反制,當現實生活幾乎人人社恐時,網路卻又開始掀起了一場“社交牛逼症”的流行。

所謂社交牛逼症,其實就是社交恐懼症的反義詞,形容在社交方面毫不膽怯、遊刃有餘的人。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社牛患者”通常不在意成為人群的焦點,更不害怕他人的眼光,不擔心被他人嘲笑,擁有極佳的心理素質。

他們表現為可以和任何人無差別的聊天,哪怕跨越物種: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C位存在感”,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能成為人群焦點: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自信感爆棚”,他們任何時候都非常自信,即使言行在別人看來十分古怪,也不畏懼他人的眼光: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社交牛逼症患者,能在公共場合如入無人之境,從不怕引起注意,甚至更希望引起人注意。

因為在他們眼裡,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一定是別人。

社交牛逼症開創與集大成者是功能機時代,江湖人稱“B哥”的網紅焦雙喜。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安徽衛視)

他整活的方式就是透過噁心自己和身邊人,搞笑觀眾,內容不限於“在公交車上高聲指出他人放屁”、“在餐廳裡為童年的味道失聲痛哭”。

名場面則是在地鐵裡高喊自己叫馬牛逼,敢吃屎,誰敢拉就敢吃,每天都要吃三斤,越吃越牛逼。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儘管B哥的這些整活影片已是10多年前的老古董,但如今再次流行的社牛症影片,基本都還是這個路子。

他們熱情、卑微的“服務態度”,甚至讓海底撈服務員都自愧不如: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們也可以做到在美女們面前,放下男人的面子和尊嚴,只為博取美女們的嫣然一笑: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甚至還有人冒著被當場擊斃的風險,戴著只有電影裡劫匪才會裝備的絲襪頭套,旁若無人的在鬧市出沒。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03

當社牛成為一種新型“社恐”

彷彿一夜之間,社牛患者們突然間就佔領了網路各大平臺。

社牛們毫無心裡包袱和壓力、盡情彰顯自我的行為,引起社恐們一陣羨慕、讚歎。

社恐們刷著社牛們的影片,彷彿沉浸式體驗了一把社交爽文,在將自己代入別人社交牛逼故事的同時獲得短暫的解脫。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隨著社牛們的內卷,開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他們的行為越來越讓人感到迷惑,甚至以對他人進行冒犯為樂。

有人在食堂搶奪他人的食物: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DAPENGPRANK)

有人用手故意觸碰巧克力柱: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有人在人群聚集的地鐵站,大聲宣佈自己練成了六脈神劍,還像模像樣的比劃: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些行為,儼然變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社恐”——社交恐怖主義。

顯然就算看了100個小時這樣的影片,社恐們現實裡的社交生活也不見得會變得更好,甚至還會更糟。

04

寫在最後

但不論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均社恐,還是網路上的人均社牛,似乎都從側面反應了,當下人們面對社交時的無所適從。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姨太太的吃瓜大會)

純粹意義上的有效交往大大減少,交往被賦予了更多工具性質的目的,諸如日常工作的溝通、工作關係的維護等等。

不擅長或不喜歡這類交往的人,往往被搞得身心俱疲,進而產生厭倦和牴觸情緒。

而社牛則進入了另一個極端,功利和目的性極強,往往會因為浮誇的表現,讓人感到尷尬和不適。

在海底撈過生日,是多少人的噩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無論社牛還是社恐,可能都折射出我們當下對社交無奈卻鮮明的態度:或積極迎合、或避而不談。

當社交現象被一次次拿出來討論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