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當社恐時代遇上“社交牛×症”

中秋將至,部門計劃團建聚個餐。就去哪兒吃的問題,老員工討論得熱火朝天。突然,我收到一條微信,發件人是去年入職的新同事、一位94年的小哥哥。小夥子寫道,“吃啥都行,就是別吃小龍蝦。”原以為是他河鮮過敏,沒想到後來問及原因,小夥子臉一紅,低頭說道,“我有點社恐,不能跟姐姐比,你是天生的社交牛X症。”

借用一個網路熱梗,“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年輕同事一句發言,給我帶來兩大震撼——

首先,在我印象中,小龍蝦才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為只有吃這個,才能放下手機嗦蝦肉,端起酒杯敬朋友,順便聊一聊好久沒說的心裡話。沒想到,在當代年輕人眼中,小龍蝦是社恐天敵。與不熟的同事“尬吃”,無異於新時代社交酷刑。

其次是,啥是“社交牛X症”?帶個“症”字,怕不是什麼病吧?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學會這麼夸人了。

上網查詢才知道,這是個新晉網紅詞彙,就像紅極一時的絕絕子、YYDS一樣。坦白講,如今網路造詞運動的迭代速度,快趕上二倍速播放的蘇炳添百米衝刺了,借用網梗的現實表達,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感受,不是我在說話,而是“話”在說我。

“社交牛X症”的緣起,也是先從短影片生髮,被打造為網路熱梗,繼而向現實延展。

一開始,“社交牛X症”用來定義過度放飛自我,譁眾取寵博流量的短影片博主。他們的共同點是在公共場合進行“大聲喧譁”式表演,在刻意製造的尷尬中尋求快感。還有一位博主,自稱曾患超強社恐,透過在陌生環境咆哮、旁若無人演講,不僅成功擺脫口吃困擾,還變身社交達人。

不過,隨著“社交牛X症”的推廣使用,它逐漸脫離貶義詞的這一面,走向褒義詞的另一面。有人解釋,這個詞就是社恐的反義詞,指在公共場合或不熟悉的人面前,毫無包袱且肆無忌憚地散發著自身魅力,並樂在其中的一類人。

網上有人總結了“社交牛X症”的幾大臨床表現,分別是海王式打招呼、無門檻式交友、百科全書式聊天、C位式存在感等。我對著症狀逐項打勾,這才發現,原來同事眼中的“天生社交牛X症”患者,真的是我本人了。

其實,在俺們老家東北,這個“社交牛X症”幾乎人人都有。要讓東北大爺大媽來點評,他們肯定會說,別整這些新詞,這不就是說人“自來熟”嗎?確實,東北字典裡似乎壓根沒有社恐這個詞,只要方圓五米之內有一個東北人,場子就絕對不會冷,拋梗接梗、人生八卦,什麼都能聊幾句。

除了東北人以外,老年人似乎也與社恐二字“絕緣”,人人皆是社交達人。他們似乎和誰都能搭上話,從不用刷手機掩飾被迫社交的尷尬。

從這個角度看,當代年輕人可能面臨兩個結局,要麼是“社恐”變老後患上“社交牛X症”,把嘮嗑變成晚年生活剛需。要麼是30年後的公園裡,老“社恐”鍛鍊個身體,也要時刻隔著自認為舒適的社交距離,絕不侵佔對方的私人領地。

村上春樹說過,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罷了。不少當代年輕人自詡社恐、羨慕社交達人,可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身處陌生人社會,他們更不易與他人建立互信關係,也不敢輕易交付真心,更擔心言多必失,給自己帶來傷害。

社恐也好,“社交牛X症”也罷,我們選擇何種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方式,都是在傾聽內心的需求。願每一個溝通的需求,都能得到迴應,願每個年輕的靈魂,都不孤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