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湖北省馬山一號墓的出土,令考古專家們眼前一亮,在出土的眾多絲織品中,不少文物都具有獨特的價值。荒帷、瞑目、襠禱,每一件文物都顯得陌生而又神奇,它們究竟是什麼?考古專家又會給出怎樣的評價?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82年1月上旬,此時正值隆冬時節,然而湖北省馬山村公社的村民們,卻並沒有畏懼寒風凜冽,而是早早起床來到後山,在堅硬的土地裡取土,準備春天時建築村中新房。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村民們熱火朝天干得起勁時,一座埋藏於地下的墓葬,居然呈現在村民的面前。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當地考古研究所接到舉報後,迅速來到現場進行保護性發掘。隨著發掘進度的加快,考古專家們發現,該墓葬所處時期應該為戰國中晚期,是當時楚國舊式貴族的墓葬。與此同時,墓中出土文物也十分豐富,包括各類金器、銀器、青銅器、竹簡帛書等,甚至還有不少木俑以及生活用品。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馬山一號墓內的文物構成,其實存在很大的比例傾斜,除上述文物外,其中佔比數量最多,也是最珍貴的文物,當屬墓中大量儲存完好的絲織品。據考古專家統計,馬山一號墓中出土的絲織品數量約有35件,皆為墓主人生前所穿用織品,它們分別為錦衾3件、衿1件、綿袍8件、單衣3件、夾衣1件、單裙2件、綿袴1件,甚至還有一件名為“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面衿”的蠶絲被。該蠶絲被整體呈正方形,並在頭頸部存在一個凹形口,顯然是貼合脖子而設計的結構,其儲存程度完好,對後世考古學研究古代貴族生活,提供了相當大的啟示作用,因此也被專家們譽為是“天下第一被”。以此而言,馬山一號墓也以其巨大的絲綢織品出土量,被國內學者贊作是出土古墓中的“絲綢博物館”。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既然是“絲綢博物館”,馬山一號墓中所出土的其他絲綢織品也同樣惹人眼球。在墓中,考古專家們於墓主人的棺材上,發現了一種特殊飾物,該飾物由絲綢編制而成,其上存在不少繁縟的花紋裝飾,反映出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與豪奢的生活。根據據歷史文獻記載,此絲綢棺飾,應為“褚”、“荒”、“帷”。“褚”是貼在棺蓋和四邊的絲織物,而“荒”則需要套在棺蓋上,“帷”是垂掛在“荒”下方的裝飾,緊緊圍繞於棺材的四周。換句話說,所謂的“荒”與“帷”都需要套在“褚”的外面,後兩者需要連成一片而不能分開,故此它也被稱作是“荒帷”。考古專家稱,馬山一號墓中荒帷的出土,印證了《禮記。喪大禮》中關於國君、大夫和士階層,對於使用絲織棺飾的規定。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除此之外,在開棺之後,考古專家們發現,在死者的雙手上,各握有一件捲成長條狀的絹團。根據文獻來看,這一對絹團,很有可能是文獻中所提的“握”或“握手”,並且死者面部所覆蓋的一件梯形絹巾,也應是文獻中所說的“瞑目”,喻示死者安心離去、瞑目於九泉之下。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件絲織物更加特殊,它便是開襠綿禱。這件出土於墓中的絲織開襠綿禱,共由禱腰和褲腳兩部分組成。禱腰四片, 分為每隻禱腳各連兩片,每片寬30。5釐米、長45釐米。禱腳四片,左右腳各兩片,而在禱腳上部一側位置, 存在一塊長12釐米、寬10釐米的長方形禱襠,一邊與禱腰相連,一邊縫於禱腳上, 形成摺疊狀三角形,展開後整體呈漏斗狀。有趣的是,在禱腳下部位置,還拼有長32釐米、寬9釐米的錦邊,做成了精緻的小禱口。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此時一個問題接踵而至,所謂的“開襠綿禱”究竟是什麼?它的作用又會是什麼?根據《漢書·上官皇后傳》記載稱,“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禱內有裨(古之短褲),則禱或只是以帶系之,不必合襠”。 意思就是說,早在漢代的時候,宮廷中便已經產生了穿綿禱的潮流,它似乎成為了當時上流社會人士普遍穿著的服飾。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重要的是,考古專家們也從其他記載中發現,早在商周時期,開襠綿禱便已經出現,它是一種由“脛衣”(類似於現代人所使用的“全包裹型護膝”)演化而成的服飾,屬於一種前連體後開檔的套筒褲子,既可以內穿也可以外穿。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荒帷、瞑目,更讓我們知道了綿禱是什麼東西

由此我們也能看出,馬山一號墓的確是一座文物的大寶藏,它所呈現給人們的,是一件件凝結歷史瞬間的重要文物,更是後世考古界探尋歷史文化的一盞明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