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築淺析

徽州,古稱歙州,又名新安,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1357-1367)外,直到辛亥革命後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後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共同構成的徽學,更是博大精深。本文就對其中的徽派建築做些簡單的分析和了解。

一、形成原因

徽派建築的形成過程,受到了徽州獨特的歷史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 這裡原來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為適應山區生活的“幹欄式”建築。中原士族的大規模遷入,不僅改變了徽州的人口數量和結構,也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與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體現在建築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築中典型的“樓上廳”形式,樓上廳室特別軒敞,是人們日常活動休憩之處。這是因為山區潮溼,為了防止瘴癘之氣,而保留了越人“幹欄式”建築的格局。同時,由於大量移民的湧入,人稠地狹,構建樓房也成為最佳選擇,但多依山就勢,侷促一方,為解決通風光照問題,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變成為適應險惡的山區環境,既封閉又通暢的徽州“天井”。而山區木結構的房屋又易於遭受火災,為了避免火勢的蔓延,便又產生了馬頭牆。早期的徽派建築形式,正是外來移民與原住民文化交融的產物。

明朝中葉以後,徽商崛起,此後雄踞中國商界長達二、三百年,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中晚期唯一可以與財力雄厚的晉商平分秋色、鼎足而立的商賈大幫。與此同時,一批批富商大賈不斷湧現,清代壟斷鹽經營的徽商竟富得可以先後接待清帝康熙、乾隆南巡。另外,徽州人“儒而後賈”、“賈而好儒”,廣交官府、文士,有的本人就有較好的文化素養,因此“亦儒亦賈”,實現了“官”“賈”“儒”的三位一體。這些徽商為光宗耀祖、炫躍鄉里而大興土木,建豪宅、修祠堂、豎牌坊、造園林給徽州的鄉村面貌帶來了巨大變化。這些古建築風格獨特,佈局合理,裝飾精緻,變化自然,具有純正天然的鄉土氣息;加之徽州盛產木材,民間向來就有雕刻、繪畫傳統,磚雕、木雕、石雕別具一格;同時具有很高文化素養的徽商們在建築中注入了自己對佈局結構、內部裝飾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築逐漸形成風格獨特的建築體系,不僅實用性強,而且內涵豐富,被譽為“中國建築藝術的一大派系”。

二、分佈區域

徽派建築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宣城市績溪縣、江西省婺源縣)以及泛徽州地區(浙江淳安、江西浮樑)。它的工藝特徵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物中。黟縣境內至今還儲存著3500多幢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其中西遞村、宏村有古民居361幢。有950年曆史的西遞村面積近13公頃,整個村落呈船形,現有從14世紀到19世紀的祠堂三幢、牌樓一座、古民居224幢。這裡至今完好地儲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其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被譽為“古民居建築博物館”。

徽派建築淺析

圖一 徽州六縣地圖

三、藝術特點

徽派建築藝術特點相當鮮明,其中以三絕和三雕最為世人所熟知。

1、三絕

祠堂、牌坊、民宅,號稱“古建三絕”。

祠堂建築有兩大類:一類是宗祠,一類是支祠(包括房祠)。宗祠是指某一姓氏後裔子孫為祭祀一世祖所建的祠堂為宗祠。支祠是指宗祠下屬某一支內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它的祠名便是突出某一支內的某一個祖宗,以其名字為署祠名即某某公祠。房祠同樣是支祠下屬某一房內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又稱香火屋)。

徽派建築淺析

圖二 徽州古祠堂

牌坊以石製為主,仿木結構,有四柱沖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種式樣,造型雅緻。根據功用可分為旌表坊和題名坊兩類。旌表坊必須經朝廷頒旨才能興建,只有官績顯赫、孝行義舉突出的人以及貞女烈婦,才有資格享受。題名坊一般建在府邸、書院、祠堂、墓門道前,作為莊重、權威的標誌。

徽派建築淺析

圖三 徽園許國八腳牌坊

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稱為“三間屋”,有明三間、暗三間、迴廊三間之別。

傳統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間式,一般為三開間、內天井,民間俗稱為“一顆印”。平面佈局對稱,中間廳堂,兩側廂房,樓梯在廳堂前後或在左右兩側。入口處形成一內天井,作採光通風用。在此基礎上建築縱橫發展、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廳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說是兩組三間式相向組合而成,可分為大四合與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廳與後廳相向,中間是大天井。前廳是三間式,但地坪較高,為正廳堂;後廳亦為三間式,但進深可略淺,地坪面較前廳低。前後二廳以廂房相連,活動隔扇,樓梯間有設於廂房的,也有設在前廳背後的。內部木板分隔,外牆均為磚牆出山馬頭牆。天井則根據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廳背後再設廂房、小天井。這種大四合式住宅前後均有樓層。小四合式前廳三間與大四合式同,後廳則為平房,也更小,進深淺,一般中間明堂不能構成後廳,而作為通道,兩個房間供居住,天井也較小,樓梯均在前廳背後。

徽派建築淺析

圖四 徽州古民居平面圖

2、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的簡稱。“徽派三雕”以歙縣、黟縣、婺源縣最為典型,儲存也相對較好。主要用於民居、祠堂、廟宇、園林等建築的裝飾,以及古式傢俱、屏聯、筆筒、果盤等工藝雕刻。“三雕“的歷史源於宋代,至明清而達極盛。

磚雕是徽州盛產質地堅細的青灰磚上經過精緻的雕鏤而形成的建築裝飾,廣泛用於徽派風格的門樓、門套、門楣、屋簷、屋頂、屋瓴等處,使建築物顯得典雅、莊重。它是明清以來興起的徽派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磚雕有平雕、浮雕、立體雕刻,題材包括翎毛花卉、龍虎獅象、林園山水、戲劇人物等,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徽州磚雕的用料與製作極為考究。

徽派建築淺析

圖五 徽州磚雕

石雕在徽州城鄉布很廣,類別亦多,主要用於寺宅的廊柱、門牆、牌坊、墓葬等處裝飾,屬浮雕與圓雕藝術,享譽甚高。徽州石雕題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與磚雕複雜,主要是動植物形象、博古紋樣和書法,至於人物故事與山水則較為少見。在雕刻風格上,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刀法融精緻於古樸大方,沒有清代木雕與磚雕那樣細膩繁瑣。

徽派建築淺析

圖六 徽州石雕

木雕主要用於舊時建築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裝飾,遍及城鄉,其分佈之廣在全國隨處可見。宅院內的屏風、窗楹、欄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風采,幾乎是無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題材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獸、蟲魚、雲頭、回紋、八寶博古、文字錫聯,以及各種吉祥圖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據建築物體的部件需要與可能,採用圓雕、浮雕、透雕等表現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規模,雕風拙樸粗擴,以平面淡浮雕手法為主。明中葉以後,隨著徽商財力的增強,炫耀鄉里的意識日益濃厚,木雕藝術也逐流向精雕細刻過渡,多層透雕取代平面淺雕成為主流。

徽派建築淺析

圖七 徽州木雕

四、表現形式

徽派建築只所以能自成一派,是因為其建築風格有著鮮明的外在表現形式,建築都具有統一的樣式和規則,下面就幾種最明顯和最具特色的表現手法進行分析。

1、粉牆黛瓦

粉牆黛瓦單從字面意思來說是指雪白的牆壁,青黑的瓦。這兩個色彩的元素是徽派建築中最顯著的特點,能讓人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直觀的感覺到徽派建築的風骨,探索這兩個色彩的運用可以看出徽學中的一些人文氣息。黑與白這種在繪畫藝術中的兩極色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陰陽兩界、象徵天與地的色彩,被成功運用到徽派建築的主體外觀上,使其成為徽派建築最為貼切的質樸外衣。有了粉牆黛瓦的綴飾,徽州的山水就更加如詩如畫了,這種黑白色彩在徽派建築外觀上廣泛整體的運用,在世界地域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徽派建築淺析

圖八 徽州古村落

2、馬頭牆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為封火牆。馬頭牆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嶽朝天”。 馬頭牆的“馬頭”,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顯示出主人對“讀書作官”這一理想的追求。看到這些馬頭牆,人們常常會為徽派建築設計師們那種高超的藝術創造力而驚歎,徽派民居,高大封閉的牆體,因為馬頭牆設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那靜止、呆板的牆體,因為有了馬頭牆,從而顯出一種動態的美感。 馬,在眾多的動物中,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吉祥物,中國古代“一馬當先、馬到成功、汗馬功勞”,等等成語,顯現出人們對馬的崇拜與喜愛。而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牆,給人視覺產生一種“萬馬奔騰”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

徽派建築淺析

圖九 西塘古鎮馬頭牆

3、天井

徽州宅居的基本形式為天井庭院形佈置,即由房屋和圍牆組成封閉的空間,院內以南向廳堂為主,東西兩廂為輔,中間為天井,平面組成為凹字形。房屋除大門外,只開少數小窗,採光主要靠天井。雨天可以承接雨水。三間屋的“天井”設在廳前,四合屋的“天井”設在廳中,這種設計可以使屋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但不好的地方是冬天冷,雨天潮。“天井”的設計跟徽商也有極大關係。經商之人,總怕財源外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順勢納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歸堂”,圖個財不外流的吉利。

徽派建築淺析

圖十 宏村古民居天井

4、雙層屋簷

飛簷是中國建築的特有造型,是我國民族風格的重要展現。徽派建築在飛簷上的運用也是獨具匠心,其他地區的建築飛簷多用於亭、臺、樓、閣,而徽派建築中飛簷徽州民居在屋簷下面和門、窗上面,還有個小屋簷,這叫“短簷”。而在徽派建築中宅居的屋脊、牆頭、門罩等地方均可設定飛簷,輕盈活潑的飛簷翹角就象滑動的旋律、跳動的音符,消化著座座高牆深院的禁錮與呆板。關於這種飛簷設定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說當年宋太祖到徽州時在山中遇雨,在一家山民的屋簷下避雨,因屋簷短小,宋太祖被淋得渾身透溼,後來山民發現當朝天子竟在自家屋簷下避雨,連忙跪下請罪。太祖問他屋簷為什麼造得這麼短小?山民回答說是從祖上沿襲下來的,一向如此。太祖說:祖上的舊制雖說不能更改,但你可以在屋簷下再造一個屋簷,以利行人避雨。山民聽後連稱遵旨,當即請人在門、窗上端修了一道屋簷。一家修簷,百家效仿,漸漸地徽州的民居都修上了上下兩層屋簷。

徽派建築淺析

圖十一 古民居雙層屋簷

五、結束語

徽州文化作為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另兩個為敦煌文化、藏文化),是歷史上的徽州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無論在器物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還是在精神文化層面,都有深厚的底蘊和傑出的創造。徽派建築只是整個徽州文化中的一個分支,但是其蘊含的文化底蘊同意極其深厚,本文僅就徽派建築中的部分特色進行淺顯的分析整理,以引起更多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做出微薄貢獻。

此文摘自於《幕牆設計》雜誌2012年第三期(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