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第一章

昨天九點就睡了,今天半夜三點半起來補作業,今天閱讀的是進行《思考,快與慢》的閱讀。

這本集中了丹尼爾·卡尼曼多年來研究成果的作品用嚴謹的學術化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思維世界。

不知道是否因為前面“推薦”裡的“趕緊買,慢慢讀,而且反覆讀”的影響,我讀的非常慢,試圖快速找到關鍵知識點,但是比較難,作者用了很多案例來證明觀點,整個過程感覺很吃力。

40分鐘只讀完了第一章《系統1和系統2》

本書在第一部分中,先介紹了人類思考決策的兩個系統:

系統 1:直覺性思維。

系統 2:理性思維。

系統1 就像大腦的自動反應模式,會根據生活經驗總結無數下意識的反應,它幫助我們產生印象、感覺、傾向、直覺。

系統2需要經過資訊處理,透過控制注意力和記憶力,付出努力才可以完成。系統2接到系統1的求助後,就將大腦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統1碰到的難題上,集中精神處理該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系統2的所有運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運作也會隨之中斷。

就像你在散步的時候可以天馬行空地隨便想一些東西,但如果此時有人請你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比如“請用5分鐘瀏覽這本書並概括書籍主旨”,此時你往往會發現自己散步的腳停了下來。

因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統2會將它們優先使用在當前遇到的難題之上,同樣的道理,假如你以極快的步速散步,你也會發現因為需要更快辨別更多眼前轉換的景物,你就無法同時在腦中盤算事情。

系統2十分謹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處理多重任務,這就決定了透過系統2運作得出的結論往往更靠譜。

3。 系統1和系統2的協作

如上文所述,我們知道,當某樣事物令系統1蒙圈兒,違反了系統1熟悉的模式,系統2會被啟用。這告訴我們:系統2是非常懶惰的,它通常不會主動干預系統1的工作,除非系統1發出求助。

而系統1是全天候24小時線上,且

無法關閉

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系統1先出面,而不能繞過系統1直接面對系統2。因此當系統1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問題並給出答案時,就沒有系統2什麼事了。

這種配合模式使它們的協作非常高效,能花最少力氣解決問題的絕不多費一分腦力。

而系統1也很善於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它在熟悉的情境中採用的方式是精確的,所作出的短期預測是準確的,遇到挑戰時做出的第一反應也是迅速且基本恰當的。但是它也因經驗而存在成見,因此經常犯錯。

系統2也負責抑制系統1因直覺反應產生的衝動,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個人應該都有過強忍著不詛咒別人去死的經歷。但它通常的做法是不加驗證地同意系統1的解決方案。

並且,根據心理學家的多項實驗證明,當系統2在忙著處理某些難題時,系統1更容易把控人的行為。

——這些就導致我們做出的很多決策其實都是依賴系統1的直覺反應,而不是經過系統2的理性分析與計算的——但對於這點,我們甚至都一無所知。

二、 大腦思考機制引發的心理學效應

由於系統1和系統2的這種運作模式,導致我們常跟著直覺走而不自知,心理學家們為這些非理性決策而著迷,在經過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後,他們發現了諸多建立在直覺思維上的有趣現象:

1。 曝光效應

系統1對出現過的人、事、物會產生熟悉感,然後根據這種熟悉感作出判斷。

因系統1的熟悉感,我們所產生的對此物或此事放鬆的感覺就是認知放鬆。

當某個人、某句話、某樣事物頻繁出現,反覆在我們面前曝光自己,就會引發認知放鬆,進而更容易被判定為可信的。

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就被叫做曝光效應,或者純粹接觸效應。

2。 啟動效應

比如當你用嘴咬著一支鉛筆,你並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狀,但這種微笑的狀態,就會啟動你“高興”的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為笑了所以才開心。

再比如你剛好聽了一首歌,歌詞中有“月亮”這個詞,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你對“月亮”這個詞敏感度會升高,無論是在別人的閒談中無意被提到,或者某個角落出現“月亮”這個詞,你都會更容易注意到它。

這種對行為和情感不知不覺間被他物啟動的現象,就是啟動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啟動效應十分常見,甚至是你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被什麼毫不起眼的東西啟動了。

3。 常態理論

例如卡尼曼夫婦外出度假巧遇老友喬恩,他們回家兩週後在影院又一次碰到了喬恩則不再驚訝,因為喬恩在他們心中的印象已變為“只要我們外出就會遇見的心理學家”。

常態理論指的就是當我們已遭遇過某種小機率事件,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時我們就會不以為意。而這就可能引起面對危險缺乏防備、無所警覺等問題,比如自己第一次遭遇搶劫毫髮無損,就會在下一次看到搶劫犯時降低防備認為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大。

4。 因果關係錯覺

我們常習慣將接續發生的事件聯想為因果關係,將前一件事解釋為後一件事發生的原因。

比如因為蘋果熟了,所以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而實際上蘋果為什麼從樹上掉下來?牛頓的解釋更為靠譜。

再比如考試前你在課桌裡發現了一隻蝴蝶,然後那次考試你分數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覺得是因為蝴蝶的出現導致自己超常發揮。

5。 確認偏誤

例如當有人問你“山姆友好嗎?”你會想起山姆的各種行為,而當問題變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會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為,進而得出“山姆的確不友好”的結論。

這種先有猜想或觀點,然後人們就會尋找證據支援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現象就是確認偏誤。

6。 光環效應

當你對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會覺得Ta什麼都好,後續瞭解到的資訊如果是符合你對Ta的判斷的,則會加固Ta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相反,則很大程度上其負面意義會被消解掉,這就是光環效應。

7。 框架效應

舉例來說,同樣概念的兩句話:

A。 “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為90%”

B。  “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為10%”

它們描述的是同一個意思,但前者比後者讓人更覺安心。

像這樣本質含義一致,但因為表現同一含義的框架不同,就會導致人們的感受不同,認為它們有差別的現象,就是框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