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理髮店學徒患上“社交恐懼症”,持刀搶劫只為進監獄遠離人群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在網路上,眾多年輕人以此自嘲,表達對社交的焦慮和恐懼。但是,“社恐”不僅僅是自嘲,更是恐怖性神經症的一種亞型,對有些人來說,就是一種切切實實的病。在上海一家理髮店做學徒的19歲少年王某就是一名患者,為了逃避無處不在的人群,他甚至想出了持刀搶劫進監獄躲躲的主意。

“我總是胡思亂想,停不下來,想的東西很雜,腦子裡很亂,也很反感身邊有人,覺得很吵。”面對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某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少年搶劫未果主動自首

王某原本是一家理髮店的學徒,包吃包住還能學手藝。可是因為患有“社交恐懼症”,他厭惡與人打交道,導致無法專心學習,手藝進步很慢,賺不了多少錢。這又反過來讓本就受病情煩擾的他更加沮喪。“我就想到牢裡去,暫時逃避外界的一切,遠離人群。”王某說。

2021年除夕夜前一天,王某開始實施他的“入獄計劃”。他隨身攜帶了一把水果刀,找了一家鮮有人光顧的小便利店,開始搶劫。王某拿過便利店老闆遞給他的一條香菸之後,有些膽怯地後退兩步,才將口袋裡的刀拿出來,隨意揮了一下以示威脅,對老闆說:“我要打劫,你快報警。”

老闆以為他在開玩笑,未予理睬。王某沒辦法,乾脆拿著煙走到了門外,老闆見狀,招呼了一聲讓他回來付錢,他乖乖地走回了店裡,再一次對老闆說:“我打劫,你快報警吧!”老闆依然沒有理睬,隨手就將王某手裡的煙拿走放回了貨架。無奈之下,王某隻能在店門口自行報警,投案自首。

自稱有“社恐”的人很多,但產生這樣荒唐的想法並付諸實施,王某的情形與網上的自嘲者顯然有很大差別。因此,王某被抓獲後,司法機關請專業鑑定機構對他進行了精神檢查。檢查結果和他2019年初自行檢查的結果一致,患有“混合型焦慮障礙”,時常會胡思亂想、感到煩躁等。鑑定結果認為,王某對本案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也具有受審能力。於是,2021年3月,公安機關提請松江檢察院對其批准逮捕。

坐牢治不好“社恐”

根據在案的種種證據,王某的所作所為確實足以構成搶劫罪。但是,坐牢真的能幫助這個年輕人治好“社恐”嗎?

帶著這個問題,承辦檢察官諮詢了精神鑑定專家。一番交流後,兩人都認為,如果逮捕羈押王某,他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監管場所內魚龍混雜,反而會導致他的病症加重。本案中的被害人,便利店店主也表示,自己完全沒有把王某的行為當作搶劫,絲毫沒感覺受到威脅,願意出具諒解書,希望不要追究王某的刑事責任。

此時,王某尚被羈押在看守所,檢察官又擔心,如果貿然對其取保候審,王某會為了“進監獄”選擇再次犯罪。為此,檢察官聯絡上了王某的父親,對方表示,王某自從患病後,就十分牴觸和人打交道,對家人也是如此,所以他也儘量避免和王某見面。現在孩子出了事,如果檢察機關作出不批捕決定,自己一定會花精力照顧好他。

隨後,檢察官依照法律程式邀請人民監督員參與公開聽證審查。聽證會上,人民監督員一致認為,以王某目前的精神狀況,社會和家庭的幫助是必要的,羈押候審只會加重他的病情,同意對王某採取非羈押強制措施。2021年3月,檢察機關綜合多方考量,對王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決定,公安機關對王某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

王某暫時從看守所離開了,但一心想要入獄的他,對於檢察機關的這一寬大處理內心其實並不情願。

多方合力助重回正途

松江檢察院也想到了這一點。

參加公開聽證的一位人民監督員來自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她表示,可以為王某介紹一份醫院志願者工作,為就醫人員使用智慧手機預約、掛號等提供志願幫助。大家討論後認為,在手機上操作app對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麼難度,不會有學習理髮那樣的壓力,諮詢時也是一對一的溝通,不需要一下子和太多人接觸,可以避免社交困擾。同時,幫助到他人後的心理滿足感,對王某來說也是一種社交後的正向激勵。

在和王某溝通後,他同意接受這份工作,並很快上崗。檢察官還聯絡了心理學專家,多次對王某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正確面對自己的病症,並對他進行科學治療。根據醫院的反饋,王某在志願者工作中表現良好,還因為拾金不昧而獲得了表揚。雖然還是會有不敢開口、與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等情況發生,但心理專家認為,治療精神疾病應當予以足夠的耐心,王某的表現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2021年6月,該案移送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再次對王某進行了訊問。這一次,王某的精神面貌明顯振作多了,對自己此前的行為深感後悔。雖然和之前一樣認罪認罰,但這一次,他不想再去看守所“治病”了。

從作案動機、作案手段、危害後果等方面綜合評估後,松江檢察院認定,王某的主觀惡性不大、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較小,且有自首、認罪認罰情節及取得被害人諒解等法定、酌定從輕情節,也因是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人可以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符合不捕不訴條件。經公開聽證,松江檢察院正式對王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從案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時間,承辦檢察官仍然透過微信工作群關注著王某的成長,併為他的學習、就業及治療提供意見建議和必要的幫助。群內的志願者和愛心人士也持續為他後續的生活尋找出路,幫助他申請相關補貼、帶他前往開放大學諮詢可報考的專業、為他聯絡學技術學手藝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