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崆峒區:打造養老“升級版”托起幸福“夕陽紅”

平涼日報訊(記者

胥蕾 孟康寧 蘇婷

)立春後的崆峒大地還披著寒冷的外衣,接連幾場大雪,又給城市增添了幾分寒意。81歲的白效憲早早起床洗漱,準備去崆峒區西郊街道辦事處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養老服務中心離白效憲家不遠,但工作人員知道老人腿腳不靈便,路上積雪未消,又怕老人等得著急,一大早就上門來接人。工作人員一路攙扶著老人,有說有笑地走進了養老服務中心大門。9點不到,長者食堂裡熱騰騰的花捲、米粥和各式各樣的小菜已經裝盤上桌,老人們笑呵呵地互相打著招呼坐下用餐,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該養老服務中心位於平涼中心城區南環路580號康居園小區大門東側,於2021年9月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183平方米,設有護理型床位20張,各類功能服務室一應俱全,可為轄區內以民政兜底保障物件為主的老年人採用無償、低償、有償的方式提供助餐助潔、心理慰籍、文化娛樂等各類線上線下服務。老人們正在用餐的食堂一次可容納40人左右,在全力保證食材採購衛生安全的基礎上,為老年人提供經濟實惠的營養膳食,讓他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養老服務中心廚師張曉銳告訴記者:“咱們的食材都是特別新鮮的,當天用當天進。我們還會根據老人們的不同口味適當調整和豐富菜品,讓老人們能夠吃上可口的飯菜。像白效憲老人不愛吃米飯,我們就經常給他做一些麵食,有的老人不愛吃肉,我們包餃子的時候就專門給他們包一些素餡餃子。”

吃完早飯,老人們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拉家常,有的在娛樂活動室裡打牌,有的在圖書室裡看最新的報紙,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工作人員小寇陪著白效憲老人下跳棋,老人輸了棋笑呵呵地說:“自己終究還是棋差一著。”

白效憲老人的老伴去世十多年,兒女工作又忙,他曾獨自在鄉下生活。今年經家人勸說,他在元旦期間來到了養老服務中心。“來這裡後,從領導到工作人員對我照顧得很周到,每天把我接來送去,感覺我的身體比以前好多了,柺棍都不用了。”老人感慨地說。

護理員寇婕說:“老人跟小孩一樣,平時會因為時間太久見不到自己的兒女,產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緒,我們就要更細心、耐心地化解他們的心結,只有心結打開了,他們才會感到舒心、快樂。”

設施完善是基礎,服務理念才是關鍵。除了為轄區老人提供日間服務,該養老服務中心還合理運用“醫養融合”+三社互動的經營模式,安排4名護理員照料老人,7名後勤生活護理員為老人們開展生活服務,並與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平醫院建立了綠色就醫通道,與社群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單位,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義診活動,為老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同時打造了“長者日託、長者餐桌(送餐)、短期特護、老年人專享超市”等多項具體服務,面向社會輸出養老服務和社群服務,面向散居“五保”老人開展開放日活動,透過這些活動提升中心內老人的社會融入感,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截至目前,共為轄區老年人進行上門服務160餘次,提供送餐服務337次,每日接待服務約90人,開展大型活動3次,平均到場參加活動人數600餘人。在滿足老年人用餐基本需求的同時提供“精神大餐”,進一步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實提升了老年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子女忙於工作,無法為家中老人進行日間照料的社會現狀使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居家養老服務逐漸成為解決當下社會養老問題的一種重要模式。

去年以來,崆峒區西郊街道辦事處聯合崆峒區民政部門先後多次實地調研、走訪摸底、分析論證,廣泛徵求意見建議,透過社群養老和居家養老相結合,立足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管理,為老年人提供周到細緻、優質健康的養老服務,滿足轄區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關愛等各方面的養老需求,解決了居民們的這一煩惱,真正做到了“心為老人所想,情為老人所繫,事為老人所謀”。

西郊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白潔表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快,老年人家庭數量不斷上升,如何關心關愛老年人群體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是民生重點工作。我們轄區常住人口12。76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1。23萬人,佔總人口的9。6%。今後,我們將會全力推進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有機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

編輯:平涼市民政局辦公室

稽核:徐亞榮

【來源:平涼民政】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