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歷史遺留專案解決不動產登記難題 北京8.1萬戶居民拿到了“大紅本”

為歷史遺留專案解決不動產登記難題 北京8.1萬戶居民拿到了“大紅本”

5月10日上午,豐臺區彩虹家園小區居民代表拿到了房產證。目前,彩虹家園小區1890戶居民房產證辦理通道已經打通,居民可以陸續辦理房產證了。今年,豐臺區計劃解決1。8萬戶房產證辦理歷史遺留問題。 本報記者 劉平攝

“等了這麼久,盼了這麼久,終於拿上房本了!”昨天上午,豐臺區彩虹家園小區第一批3戶居民在不動產登記中心領到了紅彤彤的產權證。因開發單位對地下倉儲空間的違規使用,專案無法透過相關驗收,小區居民入住7年難以辦理房產證。如今問題終於得到解決,後續1800餘戶居民將陸續領證。

去年以來,本市加速解決歷史遺留的“辦證難”問題,經過市區兩級合力推動,截至目前共為140餘個歷史遺留專案、約8。1萬套房屋解決了不動產登記難題,其中2020年辦理了約5。1萬套,2021年已辦理約3萬套。按計劃,本市年內將解決10萬套不動產登記的歷史遺留難題。

無錯優先 為居民產權“解套”

不動產登記的歷史遺留問題,多是在城市快速發展建設過程中產生。

有的開發企業為了加快建設,立項、規劃、工程開工建設手續不齊全;有的沒有完成規劃中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等,導致專案無法滿足規劃驗收和建設工程驗收;有的挪用了代收購房人繳納的契稅款和專項維修資金,資金鍊斷裂後,相關款項無法按要求繳納……

沉痾舊疾逐漸演變為疑難雜症,更成為壓在相關小區住戶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隨著產權意識提高,前來辦理房產證的居民迅速增長,這幾年全市每年都要辦理100萬件左右。”市規自委確權登記處處長詹奕介紹,也是在此過程中,“辦證難”問題從零星發現到集中暴露。

問題導向,政策先行。

2019年,《關於切實解決歷史遺留房地產開發專案不動產登記有關問題的意見》由市規自委、市住建委、市稅務局共同印發,確立了“尊重歷史、無錯優先、違法必究”3項重要原則,為解決“辦證難”問題提供依據、引導方向。

所謂“無錯優先”,就是將完善不動產登記前置審批手續與為履行合法購房手續的購房人辦理登記分開,對現狀基本符合規劃的歷史遺留專案,除涉及安全使用的質量驗收外,不再將其他審批、驗收等作為購房人辦理登記的前置條件。

以豐臺區彩虹家園小區為例,專案的問題歸根結底在於地下倉儲空間的違規使用。規劃的庫房住了人,改變使用用途,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自然無法透過相關驗收。“開發商的問題不應該影響合法安置居民的房產證辦理。”區級工作專班按照《意見》規定,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依據實際情況分開處理,先行為符合登記條件的地上部分建築辦理首次登記和轉移登記,後期透過執法手段,對用途改變情況進行整改,並長期進行監督。

“拿到房產證,感覺自己終於在北京落地生根了。”首批拿到“大紅本”的居民馬老師滿心歡喜。

查缺補漏 用政策助力“痛點”解決

“4月30日,恆大名都小區3號樓1單元、2單元的252戶業主,已經可以領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發票。”五一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朝陽區房管局工作人員矯恆霞更新了恆大名都小區佔用業主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一事的最新督辦進展,“每天都督,直到全部資金交齊為止。”

去年9月,恆大名都小區3號樓業主透過北京12345熱線投訴,入住已經3年,開發商代收的小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還沒能上繳。

在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過程中,主管部門發現,在造成居民入住多年後仍拿不到產權證書的原因中,因開發企業挪用預售階段代收的購房人繳納的契稅款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是較為集中的一項。通州華業東方玫瑰小區,就因開發企業無法替購房人繳納已代為收取的契稅,導致部分業主至今無法辦理產權證書,落戶、孩子入學、就醫等好多事兒也因此被耽擱。

“居民的‘痛點’在哪兒,我們的著手點就在哪兒。”市住建委房屋市場管理處處長王爭說,自從房產證辦證難被納入“每月一題”後,市住建委就將其作為一根“必須啃掉的骨頭”,高位推動。

4月7日,《關於禁止房地產開發企業違規收取契稅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全市下發,明確對開發企業提出三“不得”:不得代收、代繳新建商品房交易過程中應由購房人繳納的契稅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不得將代收購房人應繳契稅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作為商品房銷售和交付的前置條件;購房人委託開發企業或第三方代辦的相應款項不得轉入開發企業或其它第三方賬戶。同時,各區住建部門也要及時排查轄內已代收契稅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專案,因開發企業代收、代繳契稅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影響購房家庭無法辦證的專案,納入各區歷史遺留專案不動產登記專班協調推進解決。

上述政策的出臺和嚴格執行,一方面化解房產證辦理的存量矛盾,另一方面則最大限度遏制新的歷史遺留問題產生。

精準施策 打通辦證“最後一公里”

去年以來,市規自委會同市區有關部門地毯式梳理,逐步摸清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總體情況。經統計,全市存在住宅類歷史遺留不動產登記問題專案900餘個,涉及房屋50餘萬套。如今,140餘個歷史遺留專案、約8。1萬套房屋“辦證難”問題已得到解決。

“既然是歷史遺留專案,這就意味著問題的複雜程度超乎預料。”詹奕介紹,一個專案往往由多個原因共同引發形成,需要不同行業主管部門從專案建設手續辦理各環節進行研究突破,合力推進解決。

去年4月15日,海淀區將雙榆樹東里甲20號樓列為第一批要解決的辦證難小區。這是一處普通商品房專案,於2000年開工建設,2003年竣工,竣工當年就銷售完畢,業主陸續入住。“所有的業主都聯絡不上開發商,而且相應的營業執照被吊銷,相當於這個專案主體沒了,直接導致後期的竣工備案、確立大產權、分戶登記等都無法辦理。”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程躍深入調查後發現,開發企業還存在一房兩賣問題,套取銀行貸款致使36套房屋被查封。

諸多問題疊加,讓該小區的房產證辦理陷入越拖越難、越難越拖的惡性迴圈。

多方努力下,這個小區的大難題有了解決方案:針對開發企業營業執照被吊銷的問題,小區業主委員會可作為申請主體辦理;針對無法正常辦理竣工備案手續的問題,可委託檢測鑑定機構對整棟房屋進行避雷、安全檢測鑑定;針對法院查封、一房兩賣問題,一攬子與海淀區法院聯動解決。如今,160戶居民的房產證問題已順利解決。

值得關注的是,本市還明確了“誰違法、誰擔責”的原則,在堅持“無錯優先”的同時,要對開發企業違法違規及不當牟利行為依法嚴厲追責,在維護居民合法權益和整治違法違規行為中取得良好平衡。

破解群眾“急難愁盼”顯擔當

京平

久拖未決的煩心事最終得解,居民手中嶄新的“大紅本”,是相關部門敢於擔當、主動作為的生動體現,是為民辦事、為民造福的現實彰顯。

一本房產證,不僅關乎住有所居,更影響著落戶、入學、就醫等重要民生訴求。由於種種複雜原因,一些居民雖合法合規購入房屋,卻遲遲未能拿到房產證,加之年深日久、利益巨大、牽涉眾多、追責困難,逐漸就拖成了“急難愁盼”問題。對這樣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相關部門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將“辦證難”視為“必須啃掉的骨頭”。

在“辦證難”問題上,本市確立了“尊重歷史、無錯優先、違法必究”的原則。這其中的關鍵是“決不讓無過錯的老百姓吃虧”,這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瞄準民生痛點到明晰解題思路,從摸清存量情況到嚴格遏制增量,從強化主體擔當到尋求治理合力,隨著相關工作穩步推進,解決問題的閉環機制逐漸形成並日趨最佳化。事實證明,持續探索、破解難題的過程,既是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過程,也是積累經驗智慧、提升治理能力的過程。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彰顯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句話一定要在事上見,要看廣大黨員幹部能不能聽民聲、察民意、辦實事、求實效,能不能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正在深入展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正在火熱推進,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就要緊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動真碰硬、務實求解。

開展工作,首先看態度,關鍵看行動,最終看效果。自去年至今,本市已有8。1萬戶居民拿到了“大紅本”,群眾的笑容,正是對所有付出和努力的最好褒獎。初心恆心皆是為民之心,排除萬難、為民解憂,便是對初心與使命的最好踐行。(陳雪檸 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