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年輕時,我們總想去看看,因為內心不能接受這“一畝三分地”,認為外面的世界會更好。也許是對“鐵飯碗”的執著,又或許是不敢跨越,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只是停留在原地。

但6年前,有一位女教師選擇裸辭,辭職的原因只有六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很多年過去了,她是否享受到了“詩和遠方”的快樂呢?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見遠方的苟且

曾經教師行業中出現了一件引眾人熱議的事情,河南一所中學的女老師顧少強,決定離開那座生活了接近35年的城市,辭去“鐵飯碗”工作,去更大的世界看看,去體驗外面的“詩和遠方”。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顧少強的第一站是雲南大理,在這裡,她遇到了能和自己一起生活的愛人,他們結婚生子,本以為能夠領略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沒想到孩子的到來,讓他們的經濟出現了“危機”。

為了能緩解壓力,顧少強暫時放下了“詩和遠方”,選擇眼前的“苟且”,幹自己的老本行心理諮詢師,丈夫也會接一些商演活動貼補家用。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辭職6年之後,當顧少強再次面對眾人時,她告訴大家:“你不知道我鋪了多少張床,刷了多少個馬桶”。原來為了適應遠方的“苟且”,他們夫妻二人開了一間民宿,以此來維持生活。

如此看來,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苟且”,任何“詩和遠方”都只能存在於短時間內,人生本來就是苦的,無論是在遠方還是在當下,苟且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而顧少強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現狀,在很多人眼中,女教師有能力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值得敬佩和尊重的。

可也有一些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作為一名擁有“鐵飯碗”的女教師,顧少強的“離職”無疑是幸運的,如今雖然看到了遠方的苟且,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她過得已經很好了,一般人是不敢輕易辭去“鐵飯碗”工作的。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若“鐵飯碗”工作不能帶來“詩和遠方”,辭職是最好的選擇嗎?

看到顧少強“尋找新鮮感”的故事之後,相信會有一部分初入職場的畢業生想到了“裸辭”,想到外面的世界尋找更多可能性。

但很多人卻說:離職一時爽,辭職很後悔,因為大多數90後和00後辭職都屬於“衝動”行為,逃出穩定工作之後才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也不那麼美好。

為什麼奉勸大家不要輕易離職?其實有兩點原因非常關鍵,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顧少強”一樣,能夠坦然接受“遠方的苟且”。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大部分年輕人都抱著“懷才不遇”的心態選擇辭職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剛畢業之後,覺得自己的能力不錯,可以勝任更好的工作,可是到了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打雜工”。

無法接受現實落差的他們,通常會選擇裸辭,特別是那些擁有“鐵飯碗”工作的學生,直到他們辭職之後,才明白你放棄的現在,是多少人想要擁有的未來。

但你想要再回去,又談何容易,畢竟“鐵飯碗”行業,不是想進就進的,既有能力限制,又有年齡要求。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教師辭職6年,如今看到遠方的苟且

大多數人“辭職”之前,都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與顧少強都有些許相似之處,他們沒有做好辭職前的充足準備。一是沒有足夠的人脈和實力;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積累,辭職之後,可能換來的不是“詩和遠方”,而是更艱難地“苟且”。

正因如此,所以奉勸大家不要輕易辭職,一般人很難承擔辭職後所帶來的結果,畢竟“詩和遠方”不是生命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