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廠商降維競爭, L2 前裝量產未必是救命稻草

“現階段做 Robotaxi 的公司都得完蛋。”

這是去年 4 月時任華為智慧駕駛產品部部長蘇箐所下的定論。彼時這一觀點引起了一陣關於 Robotaxi 以及佈局 L4 自動駕駛商業化前景的討論。

近兩年來,隨著Momenta、輕舟智慧、文遠知行等等曾專注於L4 自動駕駛的公司開始做 L2 級別的前裝量產, L4 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問題再次受到質疑。

L4 向下降維,是否說明 L4 商業化難題已難以解決?走 L2 前裝量產路線又能否突破瓶頸?

“自動駕駛理想與難以商業化”的現實矛盾

自動駕駛汽車一直呈現出兩條發展路徑——一是以 Waymo 為代表的跨越式全自動駕駛路線,即一步到位製造達到 L4或L5 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另一種則是漸進式路線,從 L2 級的輔助駕駛量產開始向 L3、L4、L5 的無人駕駛等級逐步升級,特斯拉、蔚小理等都是這一方向。

儘管兩條路線殊途同歸,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不同的實現路徑已將場內玩家進行分流,L4 自動駕駛重技術實現,L2 輔助駕駛重量產應用。

縱觀 L4 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歷程,在經歷了 2015 年技術熱潮帶來的融資熱、2017-2018 年的估值泡沫期、2019 年的行業冷靜期後,終於在 2020 年下半年再次重獲資本青睞。

彼時,自動駕駛找到了商業化落地路徑,即透過Robotaxi成為出行運營商。資本再次湧入,融資訊息頻現,在 2021 年達到了高潮。資料顯示,2021 年中國自動駕駛行業融資事項共計 105 次,合計融資金額達 575 億元。

據鈦媒體 APP 統計,2020 年 6 月至今,僅是文遠知行一家就獲得了 6 次融資,緊隨其後的分別是小馬智行、元戎啟行的 4 次與3 次融資。在融資熱潮下,Momenta 也在時隔三年之後於 2021 年獲得了兩次融資。

在資本再次為自動駕駛狂熱期間,百度、小馬智行、AutoX、文遠知行等部署自動駕駛的廠商陸續開放 Robotaxi 約車服務,2021 年也被稱為自動駕駛商業化元年。

儘管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已在部分地區試點開放 Robotaxi 約車服務,但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要實現規模化落地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變現週期也非常漫長——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動駕駛難以實現造血能力,仍需依賴外界輸血。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目前融資大環境處於低迷狀態,資本進場愈加謹慎,再加上大部分自動駕駛玩家已達到估值水平,要再拿到融資具備更大的挑戰性。

“自動駕駛公司融資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它的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短期內要真正批次落地運營,形成正向的現金流和產生盈利非常難。”一位關注自動駕駛的業內投資人向鈦媒體 APP 表示。

當理想與現實碰撞,對 L4 自動駕駛廠商而言,面對資本謹慎,外援不足的現實狀況,亟需另謀生路,找到一條能夠短期變現的道路——在此背景下,L4 降維進入 L2 前裝量產成為趨勢。

在 Momenta、輕舟智航走 L2 前裝量產路線後,文遠知行在 5 月 25 日也官宣與 Tier1 廠商博世進行戰略合作,佈局L2 至 L3 級別自動駕駛應用。

文遠知行與博世的合作被視為降維競爭的開始(圖片來源:文遠知行)

一方面,L4 自動駕駛公司能夠利用 L2 前裝量產快速變現,獲得營收;另一方面,規模化量產的車輛能在現實場景中獲得大量資料以反哺技術,提升自動駕駛能力以及安全性。

L4 演算法是否能夠複用到 L2?追求演算法優先、不計前裝成本的 L4 廠商深入需要嚴控成本、功耗的 L2 之間的矛盾將如何協調?再者,車企是否願意將自動駕駛這一“靈魂”交給 L4 廠商來做,都是 L4 廠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

L4 玩家能做好 L2 前裝量產嗎?

對 L4 廠商來說,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演算法能力和資料處理能力。他們在資料閉環和資料鏈路上投入了很多資源,但涉及前裝量產方面需要考慮到的供應鏈管理,硬體整合、量產工程能力等方面則有所欠缺。

在 L4 廠商降維做 L2 的路線中,既有自主拓展產業鏈,直接交付方案尋求與車企合作的,也有像文遠知行選擇與頭部 Tier1 廠商合作,僅提供軟體開發和技術支援,由 Tier1 廠商進行整合和規模化量產,進而向主機廠銷售。

無論哪一種模式,對 L4 廠商來說,降維 L2 並不意味著演算法能夠直接複用,而是從頭再來。

即便是Waymo,同樣面對著商業變現的難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L4 的演算法很難複用到 L2 ”,一位汽車行業觀察人士向鈦媒體 APP 說道,“僅是在感知層面就完全不同,L4 多采用鐳射雷達,L2 則是純視覺或是視覺與鐳射雷達的結合,不同感測器所採用的演算法完全不同。”

鐳射雷達採集的是點雲資料,攝像頭採集的是影象資料,在時間記錄上也有一定差異,因此需要對不同感測器的資料做融合。再者,不同鐳射雷達路線採集方式不同,最終也會影響資料分析處理。

不只是感知硬體,不同品牌的不同車型在電子電器架構、域控制器、晶片所適配的平臺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性,這意味著 L4 廠商需要針對不同量產專案進行定製化適配。

也就是說,即使 L4 廠商積累了強大的計算能力,但依舊難以複用至 L2,因此需要新增一部分人力物力對不同量產專案進行定製化開發,這也將進一步衍生更多成本支出。

一家佈局 L2 前裝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高層曾向鈦媒體 APP 表示,在實際專案交涉中,相較於技術能力實現,車企更看重價效比,“車企更關注如何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

測試階段儘可以堆砌硬體,量產便必須考慮成本(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往 L4 公司佈局 Robotaxi 時,會為了達到某些功能、確保安全性而堆疊大量感測器,即便出現了感測器效能的冗餘也是必須承擔的成本。

AutoX 創始人兼執行長肖健雄曾透露,Robotaxi 的價格基本是普通乘用車的兩倍。百度此前也曾提及過,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是 48 萬元——這個價位顯然已經是乘用車中高階水平。

車企並不在乎自動駕駛技術能力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畢竟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來看,各家量產方案都相差不遠,車企更關心如何在用上智慧駕駛方案之餘,用足夠的價效比作為競爭力賣出更多車。

由此也不難看出,如何打造出兼顧安全性和高性價比的量產方案是 L4 廠商進場的必修課,L4 廠商要補的功課還有很多。

誰來買單?

“隨著智慧駕駛技術新車裝機率的不斷提升,高階智慧駕駛正成為行業角逐的下一片藍海”,博世智慧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中國區總裁李胤曾在採訪中提到。

隨著 L2 輔助駕駛從高速場景走向城區場景,L2 輔助駕駛和 L4 自動駕駛在場景應用上已十分趨同,這給 L4 廠商提供了進場時機,也預示佈局 L2 輔助駕駛的主機廠將和降維至 L2 的自動駕駛廠商將在同個競技場上較量。

當下越來越多主機廠投入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其中既有堅持全棧自研的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也包含長城、吉利、上汽、一汽等傳統主機廠,有的甚至在體系外搭建了專門團隊,如上汽的零束科技、長城的毫末智行、吉利的億咖通等。

“任何一家汽車公司不做自動駕駛,就是死”,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曾在公開採訪中直言,這也足以反應車企掌握自動駕駛技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蔚來汽車 CEO 李斌也曾在採訪中提及自研自動駕駛的邏輯,他表示:“越是涉及產品及時迭代、改進和反饋的部分,就越應該由車企自己來做。因為整車企業比供應商離使用者更近,當用戶反饋意見之後,車企可以及時改進並回應。如果要透過供應商才能處理,就等於增加了一個環節,會變得很麻煩和低效。”

某種程度上,李斌的這番話已經將車企與供應商放在對立面。那麼,對降維至 L2 成為供應商角色的 L4 公司來說,其量產方案的銷售物件又是誰?

“不具備自研能力的車企”,一位行業人士說道,“有能力自研的車企都不願意把靈魂交給供應商,長此以往,主機廠最後會成為代工廠角色。”

不過,一位關注汽車行業投資人告訴鈦媒體 APP,主機廠自研初期能力不那麼強、技術不太成熟的時候,可能需要與外部供應商進行專案性質合作,這對 L4 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

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旦主機廠能夠實現技術自研,完成了“先上車,後補票”的操作後,L4 廠商的應用價值也會相應受到挑戰。

L4的理想與L2的現實之間有著商業化這道鴻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外,即使 L4 廠商與主機廠達成合作,關於自動駕駛資料歸屬權的問題也需要雙方博弈。對 L4 廠商來說,無論是安全性驗證還是自動駕駛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資料。對車企而言資料同樣十分重要;畢竟,自動駕駛競爭的關鍵在於資料。

主機廠會因為 L4 廠商強大的演算法能力,資料處理和分析能力而選擇與其合作,也不排除會因為資料問題而產生忌憚。

隨著智慧化越來越成為汽車競爭的重要標的,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也並不是傳統的供給關係,而是競爭與合作並存。

主機廠越來越深入供應鏈環節的方方面面,試圖將智慧化這一“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是目前資金不夠寬裕的造車新勢力,也在堅持全棧自研。

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也對 L4 玩家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 L4 的量產方案優於車企自研,才能保證市場競爭力。

即使是降維進入,但並不意味著 L4 廠商就能夠輕鬆做到前裝量產,其不僅需要補足短板,還要應對來自車企和競爭環境的不確定性。

L4 廠商能否在 L2 前裝量產的路線上走出一片天地,一些都還沒有定論,一切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