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建特色體育名城 增城市發展動能

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省體育局與我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支援全市建設“中國板式網球推廣示範城市”,從政策、專案等方面予以傾斜。未來,我市將集聚資源,全力推進中國板式網球運動培訓基地、賽事服務基地、產品研發基地、產業聚集基地和運營中心“四基地一中心”建設。

體育產業是德州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為促進體育產業全人群、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發展,德州以建設特色體育名城為抓手,以改革思維破解瓶頸短板,以創新思維啟用發展動能,不斷壯大體育產業規模,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為建設體育強國注入“德州力量”。

德州:建特色體育名城 增城市發展動能

政策護航 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4月17日,德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專案建設現場,地上物已完成拆遷。“我們的規劃設計方案已上報市規委會進行評審,預計上半年即可開工,2024年底竣工。”校長徐金月介紹。該專案被列入全市“掛圖作戰”重點建設專案,建成後將致力於優秀體育後備人才、體育產業職業技能型人才培育,為我市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而這只是德州堅持頂層設計、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縮影。

德州成立體育產業鏈鏈長辦公室,由市領導任鏈長,統籌協調多方資源支援體育產業發展。全力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對泰山體育、邁寶赫、寶德龍等列全市前10位的龍頭、鏈主企業逐一研究五年發展規劃,圍繞企業需求每月召開現場會,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針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實施規上體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力爭3年內實現規上體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四個“60%”,即:有研發機構、有研發活動、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產學研合作的企業佔到60%以上。各縣市區也成立縣級領導掛帥的體育產業專班,深入調研瞭解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幫助解決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融資、品牌建立等難題。透過“串珠成鏈、聚鏈成群”,凝聚起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為最佳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全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體育產業發展的意見》《德州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從審批手續簡化、土地供應優先、資金人才扶持、費稅減免等領域提供全方位支援。對重點體育產業專案實行領導掛包制度,定期排程、重點推進。樂陵、寧津、慶雲等縣市區出臺《加快體育產業發展的意見》,對境內投資體育產業及與體育產業緊密關聯的生產、研發型工業專案(企業),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執行最低行政事業收費標準。

翻開《德州市體育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一帶引領、三核發力、一圈覆蓋”的發展思路清晰可見。一帶即以樂陵市、寧津縣、慶雲縣為核心,發揮各區縣特點和優勢,形成相互協作、互為支撐的體育器材製造帶,打造世界級體育器材製造基地;三核即以中心城區、樂陵市、齊河縣為核心,基於市場和骨幹企業基礎,鼓勵骨幹企業向體育服務業拓展,大力發展體育服務業,形成體育服務產業發力點;一圈即以主城區為核心,全面覆蓋德城區、陵城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新舊動能轉化區,不斷輻射禹城市、平原縣等周邊地區,打造“體育+”產業生態,融合大資料、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營造體育生態圈。

經過多年發展,全市體育產業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飛躍。據統計,全市現有體育產業企業1969家,規模企業27家,行業總產值400億元。

德州:建特色體育名城 增城市發展動能

科技賦能 產業發展融合提速

2022年北京冬奧會,諸多“德州元素”閃現:首輛國產雪蠟車、消毒產品、“雪飛燕”看臺系統、防護面屏眼鏡……“德州智造”彰顯出德州體育產業的無限活力。

作為德州龍頭企業,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深耕市場40多年,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精準把握著產業“風口”。

採訪中,集團草坪研發部部長孫永昌向記者展示了企業最新研究成果——升級版滑雪草樣品:“滑雪草主要應用於滑雪模擬機和高臺滑雪,可以克服場地無雪帶來的不便,保證四季都能在戶外滑雪。”這一成果的背後,是16名研發人員試驗上百次、攻關5個多月的不懈堅持。

具有自潤滑功能高分子模擬冰板、可移動式滑雪跳臺設施、碳纖維雪地腳踏車……科技引領下,泰山集團新產品不斷湧現。“我們與中國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國家體育用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體育用品檢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內高階科技研發平臺,企業創新發展能力躋身全國行業前列。”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青峰自豪地說,“我們致力打造產業結構齊全、產業鏈完整,掌握體育與健康領域人工智慧大資料、晶片、新材料等核心技術的千億級企業,規劃建設的泰山體育國際產業園各專案正有序推進。”

隨著體育全球化推進,體育科技已成為衡量城市體育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體育產業呈現出高科技化、綜合化的發展趨勢。4月15日,在寧津縣山東羅賽羅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天恕透過電腦檢視數字車間生產情況:“我們正在為德國客戶生產有氧器械、力量器械。數字車間24小時自動化生產,實現了研發、設計、生產、倉儲、銷售等環節之間資料的可視共享,運營成本降低了30%,產品不良率下降了23%,產能較普通生產車間提高了近5倍。”

山東寶德龍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注重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去年投入研發資金1116。73萬元,研發佔比達9。5%。他們積極向健身康復裝置轉型,與山東省立醫院、山東省中醫院聯合承擔山東省體育融合試點專案,探索體醫融合“醫院、社群、家庭”三級聯動慢病預防康復新模式;與山東大學體育學院合作,在智慧健身、體醫融合等領域加強技術革新。“目前,我們已與中科院齊魯研究院達成合作意向,在智慧穿戴、醫療健康資料採集等領域開展合作,在健身器材資訊化、智慧化方面持續加大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公司董事長趙世晶說。

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市縣兩級均制定了品牌建立獎勵政策,鼓勵企業爭創國家級品牌。目前,全市體育用品製造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中國名牌產品4件,國家免檢產品1件,透過國體認證的體育企業6家,透過國際奧委會及其他專項專業認證的競技體育器材120多種,全市體育器材生產企業擁有專利200多項。

基地引領 優勢資源加快集聚

202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千億級體育企業、萬億級體育產業叢集”的決策部署,體育產業迎來重大機遇期。全市擁有4個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2個國家級體育產業示範單位、4個省級體育產業基地(示範單位),產業基礎較好,但存在總體規模小、產業融合度不高、體育服務業發展滯後等問題。

如何補齊短板弱項,突破發展瓶頸?德州精準定位、科學佈局,因地制宜發揮基地最大效能,打造集高科技競技器材、商用健身器材和全民健身路徑為一身的德州體育裝備製造航母:

以樂陵市為中心,打造全球競賽體育器材供應基地,重點依託泰山集團、友誼射箭公司,提供全球頂級的體育賽事器材。

以寧津縣為中心,打造全國商用健身器材產業基地。寧津縣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授予“中國健身器材生產基地”稱號,擁有50多項室內商用健身器材專利,健身器材佔據商用健身器材國內市場70%以上、出口市場50%以上。

以慶雲縣崔口鎮為中心,打造全國體育健身路徑生產基地。崔口鎮集聚了50多家體育器材製造廠家,引進美凱地板、深圳領先、奧康達等知名體育企業落戶,產業基地實力進一步壯大。

三個基地功能各具特色,寧津縣是“產能擔當”,樂陵市是“品牌擔當”,慶雲縣是“創新擔當”。獨自美麗不如抱團發展,合作共贏遠勝單兵作戰。基於此,我市成立“寧樂慶體育產業聯盟”,整合三地資源,聚力打造“平臺+生態、產業+配套、技術+賦能”的良好體育產業生態。三縣市堅持政策互認、平臺共享,資訊互通、專案共育,設施互聯、配套共擔,不斷放大專案、人才和技術落地發展的區域優勢和叢集優勢。

“協同聯動是實現基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一劑‘良藥’,從競爭到競合再到融合,能夠形成寧樂慶‘虹吸效應’,打造體育產業聚集高地,打響城市群品牌。”市政協副主席,市教體局黨組書記隋力介紹。

全民參與 體育名城活力迸發

開闊的場地、科技感滿滿的智慧體育設施、私人定製的運動計劃……4月18日,在德城區天衢街道綠景家園小區,新投用的室外智慧健身房吸引了很多居民前來體驗,迅速掀起了運動熱潮。

綠景家園室外智慧健身房是全市首個室外智慧健身房,專案佔地400餘平方米,共有腿部屈伸雙功能訓練、高位推舉雙功能訓練等10餘個健身專案,能滿足居民全方位運動健身需求。除單純運動外,居民還可以開啟智慧競賽模式,在對戰過程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很不錯,首次使用掃一掃二維碼,以後就能透過人臉識別‘打卡’所有設施了。”62歲的居民周景州對“智慧競賽車”專案讚不絕口:“螢幕上會顯示單次運動的各項指標,比如消耗的卡路里、心率,還有速度、運動時間。掃描二維碼後,就儲存在小程式裡了,下次來還可以進行對比,方便又科學。”

打造運動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需要全民參與。我市依託體育產業基礎優勢,以補齊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短板為重點,不斷加快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城鄉社群健身中心、足球場等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更便利、更科學、更智慧的多元化運動健身服務,形成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同時積極搭建平臺,組織企業參加展會推介。2021年5月,第39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我市64家體育產業企業參展,組成山東省最大參展團。樂陵、寧津、慶雲三縣市協同聯動,借勢舉行了體育產業招商推介會,現場簽約15個專案,簽約金額68億元,涉及體育裝備製造、體育綜合體等多個領域。

為進一步激發城市發展競爭力,拓展城市品牌影響力,我市積極承接舉辦區域性、國家級賽事,以賽興城、以賽促產。連續舉辦四屆體育產業交流大會,創新“論壇、展會、賽事”三合一模式,將人力、物力、財力、精力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尤其是第二屆體育產業交流大會,彙集了全國500位產業專家、企業家,透過現場觀摩、產業推介等方式,大力宣傳我市體育產業基地發展成就,提高體育產業知名度。成功舉辦中國·德州“美利達杯”國際腳踏車賽、全國籃球明星賽、京津冀魯龍舟邀請賽等一系列國內重大商業體育賽事。每年5月至11月基本實現“月月有比賽、週週有活動”,多項賽事的舉辦集聚了城市人氣,拉動了產業消費。

(大眾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唐曉穎 李祿超 劉鵬 記者 賀瑩瑩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