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方法論 | 喻軍

讀書的方法論 | 喻軍

葉辰亮 攝於上圖東館

關於讀書的方法論,歷來各有說法,實際上因人而異,只能擇其大端,難以形成篤論。比如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有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或當初二三言明瞭者,因後人種種附會意反有所晦塞,至今仍存不同解讀。先看原話:“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這話的焦點或曰產生歧義之處,便是“不求甚解”四字,因為“好讀書”對於讀書人而言不抱疑義。而“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是指一種專注的狀態,想必許多人也有此體會,惟“不求甚解”容易產生認知的偏差。有人把它解讀為領會讀書要旨,不必摳字斟句窮究其理的意思。南宋大儒陸九淵似乎也同意此說法:“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諸葛孔明好像也是此說的踐行者,其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同讀書時,他們三人務求精熟浹備,獨諸葛亮“觀其大略”即止。然我們從歷史文字中,更多發現的還是漁洋山人(清神韻詩派創始人王士禛,世稱王漁洋)那樣的苦讀派。他官至刑部尚書,一般人求見不易,但經人指點知其每月初一、十五和二十五日必於慈仁寺書攤淘書的嗜好,一試果然應驗。王漁洋是怎麼讀書的呢?其每讀一書,必深究其得失、版本、真偽、字句、作者、源流諸要素,還要加以批註和評語。積數十年之功,竟有五六百部之多。故於未老之年,即生生把一雙眼睛看壞。很顯然,他也不會同意讀書“不求甚解”的。

還有古人把買書、求書或訪書中的甘苦,稱為“八道六難”,具體不作細述,其中一難即指向人求書。何謂“求書”?就是借書回家手抄,宋人《春渚紀聞》有言“古人借書,必先以酒醴通殷勤,借書皆用之耳”,以借還互為探訪,以酒醴作為手信,生生把借書這件瑣事,搞出風雅的眉目來。倘須限時歸還,則借書人必爭分奪秒、挑燈夜“抄”以不誤還期。試想,面對得之不易字字照錄的抄本,能不發憤苦讀嗎?這樣的寒門學子,也斷然不會認同“不求甚解”的。於是,便出現了“鐵錐刺股”、“鑿壁偷光”、“懸樑結髮”、“囊螢夜讀”這般勵志的事主。特別是清乾嘉學派那批矻矻治學、詳考甄辨以至目力昏沉的訓詁考據大師們,都屬“好讀書”且務求“甚解”的。

當然也有人認為,目下對於“不求甚解”的解讀可能跑偏了原意。陶淵明所指在於體悟文章的精義而非咬文嚼字。這個“求”字應作“尋求”解而非“要求”解,即不以“甚解”作為“好讀書”的目的。五柳先生也不屑以功利為目的而“好讀書”,所以才能享受到“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讀書真趣。這麼說當然無可厚非,而且對於絕大多數讀者而言,不失為一種既增長知識又能自娛自樂的閒讀方式。他們不必像學者專家那樣,為了做學問而十分注重微觀層面的研究及無徵不信式的辨析技能,而純把讀書當作一種閒暇時的消遣。前幾日我途經一書吧,進去轉了轉,見不少人在書架下晃悠,這也翻翻那也翻翻,很難專注於某一本,以為恰好勾勒出當今些許的讀書生態。畢竟,對於早已走出校園且一身揹負的成年人而言,即便想深入讀它幾本書,也很難靜得下心來,更無力承擔高昂的時間成本。

大多數的讀書,處於基礎閱讀、憑興趣瀏覽和網際網路式速食的狀態,只有極少數的閱讀,才能進入系統閱讀、主題閱讀和深入閱讀的層面。以治學論,學有所專、思而能精、知且入深為學人上乘之境。元李冶曰“學有三:積之之多不若取之之精,取之之精不若得之之深”。清朱彝尊認為“世安有過目一字不遺者耶?”看來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之類的話不足採信,好記性總是不如爛筆頭。這就不能不講究讀書的方法,所以清人搞了很多種強記之法,無非札錄、分類、複誦、背誦、連誦直至滾瓜爛熟。倘無間寒暑,堅持個三五載,倒也可能腹笥自富。

不過這樣的閱讀,固然令人起敬,卻不能以此涵蓋所有的閱讀。於今而言,對於泛泛而讀、粗略而讀,甚至僅是“書皮報題”隨手翻翻式的閱讀,個人以為還是不能輕視。畢竟,人家不是以學術為業或以文化為生,在紛厖冗雜的社會生態中,能建立起這一最基本的閱讀習慣已屬不易。而且閱讀的方式也變得日新月異,電子資訊儲存技術的運用,開闢了更多的閱讀途徑。透過檢索,使得讀者很便捷地進入海量的無紙文字倉庫,繁多的書籍樣式更令人應接不暇。這或許指向了閱讀的未來,但一書在手的質感和充實,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中年人而言,尚屬難以改變的習慣。倘非此,便難以體味閱讀的自在。所謂“沙汀孤鶩般凝神觀書”(胡適寫錢鍾書語),作為記憶中的閱讀影象,似乎早已定格在大腦的皮層。

如此說來,世間大致有兩種不同的閱讀方法,一為瀏覽式閱讀,只求了知梗概大意,遇不解或滯礙處大可掃眼略之,未必求什麼甚解。陸九淵讀書詩云:“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二為精思熟讀,更兼博詢旁稽,以求爬羅剔抉,斑斑有據。同樣是陸九淵,且在同一首詩中又云:“讀書切記太慌忙,涵詠功夫興味長。”矛盾嗎?不矛盾,可作“一體兩面”解也!前者或能於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之中獲取無形收益、長期效應;後者則以學問的精進及某些專業領域剔膚見骨、探驪得珠為旨歸。在我看來,此二者雖然讀書程度不同,然於心得神會處,似皆能通達陶潛所言“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之境。

作者:喻 軍

編輯:錢雨彤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